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地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历史上发生的数次大移民关系密切。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期间,大规模移民带来的外省中医人才和中医学术思想对三峡地区中医学术发展、中医人才培养和特色专科形成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本荣 《决策导刊》2000,(11):23-24
在东西长七百余公里的长江三峡库区,有着巨量的、独特的、十分深厚的文化蕴涵。适应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发掘三峡文化资源,发展三峡文化产业,构建独具特色的长江三峡文化产业体系,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三峡地区新的支柱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对三峡库区乃至中国弘扬传统人文精神,推进产业系统创新,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医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它同其他的学科一样,也需要不断的革新,不断的发展,与时俱进的。中医的发展并不是否定和抛弃传统,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医发展现状的探讨,阐明中医的独特理论优势是其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基础,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医发展的思路和模式,是中医继承和发展的关键。中医是亟待继承的拥有蓬勃生机和广阔前景的医学宝藏。  相似文献   

4.
梁柱 《科学咨询》2010,(13):83-83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然而,今天中医却面-临着西医的强大挑战。为了促进中医核心理论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创立具有自己特色,符合中医发展方向的,适合中医理论的研究的科研方法。本文首先指出将计算机科学引入到中医研究中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中医的健康发展。之后从数据挖掘、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加入WTO对三峡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 三峡地区是指重庆市的原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和长寿的共19个区县,幅员面积58102km2,占重庆市的70.5%,人口1545.89万,占重庆的50.3%。  相似文献   

6.
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几千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方法和理论。但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中医事业受到了一定影响。本文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分析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医历史悠久,中医档案是中医活动中的精华,在中医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重视中医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8.
该报告回顾了中医呼吸病学科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福建省呼吸病学科发展现状、学科进展及在中医药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我省呼吸内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进展,以及在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深入分析了中医呼吸病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中医呼吸病学科的发展方向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力 《管理科学文摘》2010,(14):127-128
中医院校是中医文化产业的重要参与力量,如何更好的发展以中医院校为依托的中医文化产业,关系到中医院校在中医文化教育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关系到中医院校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福建省中医风湿病学科发展历程、近代研究、主要相关成果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重点分析了阻碍福建省中医风湿病学科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1、长江三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江三峡以其雄奇壮丽而闻名于世,三峡地区物产丰富, 蕴藏着丰富的水力、生物、和矿物资源,并以此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一个重要发祥地。三峡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大峡谷,也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通道,它传承着东西文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荣梅 《管理科学文摘》2011,(27):147-147
加强中医人文素质的培养,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强化中医人才的素质并且促进中医的发展。本文以中医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以及中医人文素质教育之后的原因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新医学模式下中医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非常重视祖国医药学的发展,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中的优秀代表,为祖国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湖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设的要求,对全省中医人才的现状和需求进行了调研,根据存在的问题应如何加强高等中医教育进行了探讨,为制定高等中医教育改革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经营管理者》2009,(10):24-25
驯服长江洪水,是中华民族干百年来的一个梦想。19世纪末,孙中山先生为“平水患、兴水利”,在《建国方略》中曾经有过开发三峡地区水力资源的设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毛泽东在听取治理长江的汇报时,高屋建瓴地指出,先修三峡工程,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  相似文献   

15.
该文简要回顾了福建省中医皮肤学科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近年福建省中医皮肤学科在临床诊疗、教学、科研、传承、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并展望福建省中医皮肤学科的发展前景、发展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付明 《科学咨询》2024,(1):159-162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儒家思想已融入中华民族文化、政治、哲学、医学、生活等的方方面面,“致中和”是儒家对世界万物理想存在状态的阐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中医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传承中形成的独立医学体系;中医以“和”为治疗目标,以适中、适度治疗为治疗原则,以升降、开阖、寒温、刚柔、润燥等方面平衡和谐为用药原则的治疗观的形成和发展受“致中和”思想影响深远。因此,本文将以“致中和”思想的内涵和特征、及其与中医的关联为切入点,深度探究“致中和”思想之于中医诊疗观的影响和影响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事业要发展创新,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优秀中医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制约中医优秀人才培养的因素,结合当前精英教育的主要做法,探讨中医精英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该文简要回顾了福建省中医肛肠学科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近年来福建省中医肛肠学科在临床医疗、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与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及不足,并展望福建省中医肛肠学科的发展前景、目标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近几年随着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使得传统中医模式也受到了极大影响,档案管理作为中医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逐渐受到医院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当下中医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现代化建设策略,供相关专业人士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缺乏适宜的个人中医学习环境是导致中医院校学生中医理论学习困难、学用分离的重要原因。采取多种途径构建适宜的个人中医学习环境,对理解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养成中医思维习惯和中医思维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