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扶贫在井冈     
一五百里井冈崇山峻岭、连绵不断,如一条长龙盘桓在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深处。1927年,中国第一个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根据地在此建立后,这五百里井冈大地上的无数峰峦,便与中国现代发展史的历史进程结下了不解的缘份。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井冈山区发生过大小战斗一千余次,巍巍青山掩埋了25万井冈将士的忠骨。光是地处湘赣根据地活动中心的永新县参加长征的就有12500余人,其中英勇捐驱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2011,(3):56-64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赣西南苏维埃运动发祥地.毛泽东赞其为"第二个井冈山",陈毅誉其为"东井冈".对于那段风云激荡、渐行渐远的革命斗争历史,丁仁祥同志总能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和部队官兵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3.
吉安是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当年,老区人民"妻送郎、母送子",井冈儿女播撒双拥工作的种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吉安军民与时俱进,弘扬井冈山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成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的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尚卿  黄仲芳 《社科纵横》2008,23(5):125-126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又给后人开创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路径,对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中国化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谱写了中国革命历史长卷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培育和铸造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岁月风貌和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升华。它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如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实事求是、探索创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等。今天,我们既要弘扬它的丰富内涵,更要弘扬它的精神实质。它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呢?这就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袖价值观。这是产生井冈山精神的根本思想基础。当  相似文献   

6.
张春海  郝琦 《社科纵横》2011,26(4):122-127
作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上两块非常重要的革命根据地,陕甘边根据地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相同之处。两块根据地大道相通:共同坚持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共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罗春 《社科纵横》2006,21(12):22-23
井冈山精神是党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总称,是一种政治资源和精神力量,是团结凝聚人民群众跟党走,为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而共同奋斗的重要法宝,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弘扬井冈山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努力做到:一是继承和发扬井冈山军民对革命信念矢志不渝的精神;二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是清正廉洁,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8.
<正>言传身教做严师曾志(1911~1998),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最早的红军女战士之一,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陶铸同志的夫人。这位深受人们爱戴的革命老人,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她从15岁时就进入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湘南暴动、上井冈山、驰骋闽东、转战延安、奋战东北……到全国解放后担任沈阳市委组织部长、广州市委工业书记、中组部副部  相似文献   

9.
文尚卿 《社科纵横》2006,21(3):21-23
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光辉历史,是一部大力弘扬以井冈山精神为源头的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光辉史,是一部不断实践和实现“三个代表”的奋斗史。以井冈山精神为源头的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它的伟大代表,它是我们党实践和实现“三个代表”的基本条件和巨大精神动力。历史启示: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实现好“三个代表”,就必须继续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为源头的不懈奋斗精神,要把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与用不懈奋斗精神武装全党紧密结合起来,党的领导干部要在用不懈奋斗精神武装全党的工作中走在全党的前列,要成为大力宣传和弘扬不懈奋斗精神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列主义只有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只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得益于形成,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新的发展和理论升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有了又一新的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历时十四年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革命光辉的一页。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最后终归失败了。对于失败的原因,后人曾经作了种种有益的分析。然而有一点人们似尚注意不够,即存在于这次革命运动中的家族矛盾。我认为,这个不大为人们所重视的因素,恰恰是天国革命的严重隐患。 一副沉重的精神枷锁 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0页)。当我们考察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时,必须认真地考察构成这种政治关系的社会生产关系。但是,任何事…  相似文献   

12.
<正> 陈士榘早年参加秋收起义,并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此后一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南征北战,为民主革命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解放后他担任军委工程兵司令员,并领导“两弹”基地的建设,为人民共和国作出了新的贡献。他是我党我军高级将领中参加过秋收起义幸存于世的几人之一。至今他虽84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以其亲身经历和切己体会,运用纪实手法,撰写了这本回忆录。《从井冈山走进中南海》一书由19个章节近90个故事组成,纪述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  相似文献   

13.
陈笑雪 《社科纵横》2011,(10):47-49
国美电器的大股东黄光裕和董事局主席陈晓关于国美的控制夜之争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国美之争是否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次经理革命尝试?中国民营企业又是否需要经理革命?国美事件可以给我们提供哪些启示?本文将尝试思考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一九七六年元旦社论 一九七六年来到了。今天发表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六五年写的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两篇光辉的作品,以高度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形象,描绘了国内外“天地翻覆”,“旧貌变新颜”的大好形势,歌颂了革命人民“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英勇气概,揭示了马列主义必胜,修正主义必败的历史规律。毛主席这两首词的公开发表,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全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在跨入新的一年的时候,吟诵毛主席的…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精神是当前干部学院加强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重要素材。当前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党性不纯。二是作风不正。三是纪律不严。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一是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领导干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三是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领导干部的党纪教育。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具有革命性的行为主体,是决定中国革命和现代化道路的决定性力量。近代中国革命有其自身特殊性,从革命的力量来说,中国革命是一场依靠农民的革命;从革命的组织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革命型政党的领导;从革命的方式来说,中国革命具有强大的动员型特征;从革命的历史逻辑来说,中国革命本身蕴含了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农民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新时期国家解决农民问题的政治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一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一场呼吁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一直为人们所铭记。然而它又是一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向传统挑战的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进行文化批判和文化重建是这场文化运动的重要任务。而就文化的批判与重建来说,最显实效的则是维新派发动的文化革命。所谓文化“革命”,实际是一场旨在使中国文化近代化的文化革新、重建运动。自西学东渐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中国产生资本主义、诞生资产阶级之后,一些先进分子就萌生了文化革新的意愿,但文化革命的全面展开还是从戊戌时期开始。维新派的理想是在中国进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8.
从章士钊看20世纪中国思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伟时 《浙江学刊》2002,8(3):46-63
本文通过分析章士钊一生的思想 ,揭示了 2 0世纪中国思潮变迁中两个重要现象 :1 .革命者的产生及其成熟。 2 0世纪中国有一世所罕见的现象 :不同类型的革命者和革命政党一茬又一茬地涌现。他们一上场 ,慷慨激昂 ,勇于献身而又不可避免具有各种革命幼稚病。如何走向成熟 ?这是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2 .中国特点的追寻。作为有古老文化传统的大国 ,最牵动知识阶层心灵的问题之一 ,是如何保持国家的特色 ,让中华文化重光。由此也引出一连串是是非非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与印度革命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伟大的爱国者,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倾注了毕生精力。他不仅对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也非常关注其他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他对菲律宾和越南革命运动的援助,记载较多,为人们所熟知。对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他也给予了支持,不但有道义支持,而且在一段时期内,还有实际的帮助,只是留下的材料少,知道的人不多。  相似文献   

20.
妇女解放理论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尺,也是人们观察和处理妇女问题的重要参照。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所代表的利益不同,以及所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其妇女解放思想也不同。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使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指导中国妇女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