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鸿渊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5):14-20
红楼“四春”的命运,是贯穿《红楼梦》的悲剧基调之一。通过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出身与取名、性格、才能、归宿等四个层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进程中,贵族青年女子的种种遭遇及悲惨命运。她们的性格及命运归宿,似乎分别暗合了中国儒、释、道三大学派的思想理念。这是否是营雪芹的精心设计,不得而知,但她们共同的悲凉命运,应当隐含了作者对封建末世的彻底失望。 相似文献
2.
刘操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4)
林黛玉生活在骄奢淫佚、阴森暗淡的豪门贾府之中,寄人篱下,却不仰人鼻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有着叛逆的性格。“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种阴森暗淡的环境使她的灵魂浸透着一种悲凉忧郁的情调,有时不得不循曲折奇险之径,以抒其叛逆、追求之情。千言万语,不便明说,往往寄之于诗。因此,阅读林黛玉的诗词,是了解 相似文献
3.
郭帅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5
关于巧姐的结局,目前比较被认可的说法不外乎是嫁与周姓秀才或嫁与板儿。这两种结局都有不妥之处:嫁与秀才的结局有违曹雪芹所留伏笔;嫁与板儿的结局则违背伦理,因为通过梳理刘姥姥与荣府关系可知巧姐比板儿高了一个辈分。根据文中一系列线索可以推知,巧姐真正的结局应该是经历流落“烟花巷”之难后,由荣府贵族小姐变为乡野村妇,在刘姥姥的庇护下过着隐姓埋名的清贫生活。 相似文献
4.
李玲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5(5)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内容充实,用语精炼。尤其是在诗歌方面,不仅做到了平仄韵律、更是字字珠玑,反映了较多的历史故事,《五美吟》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五美吟》的两个译本通过功能主义翻译观进行比较评述,以期解答诗歌翻译的功胄色Il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南平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托物寓意是诗文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它包含有两个重要构成要素,即寓意物和作者的情思。寓托性诗文中的艺术形象就是这二者的有机结合,寓意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标准和条件,这就是寓意物与作者实际所要表现的对象之间要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在这点上,托物寓意与比喻是一致的,它们有着共同的心理基础,但二者亦有区别:一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同,二是适用的层次、范围有别,托物寓意按照不同的依据可以划分为许多不同的形式:一是从寓意的孢显状态看,可以分为明寓意和暗寓意。二是从托物的形式看,可分为实物型、故事型和理象型。托物寓意是一种形象化的艺术手法,它可以使作品委婉,含蓄、宛转曲折地表达出作者的旨意,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所以古今中外许多作者都乐于采用这种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6.
董俊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本文对美国女作家莫利森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小说通过以奶人为核心的人物对话关系这一纬线 ,展现了黑人生存的异化状态 ,并以贯穿始终的“飞翔”意象和奶人的南方“寻宝”为经线 ,表达了黑人族群渴望真实姓名与自由的愿望。作者在小说中向人们昭示这样一条真理 :黑人只有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 ,才能与美国主流文化抗衡 ,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7.
宋金民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90-94
以往《水浒传》的主题,虽各有一定道理,但都有不尽人意处。《水浒传》实质上是作者作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挽颓救弊、救世情怀的寓意式表达。这在小说的神话构思、谋篇布局、形象塑造三个方面都有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赵杏根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1)
《咄咄吟》是反映鸦片战争中重要战役之一——奕经东征之役——的史诗。作者贝青乔,(1810一约1863)字子木,江苏吴县人,诸生。其著作除《咄咄吟》外,还有《半行庵诗存》、《苗俗记》等行世。 鸦片战争初期,在林则徐、邓廷桢等的主持下,禁烟和抗战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不久,投降派得势,道光帝撤了林、邓的职,局面日非。到广东取代林则徐的琦善放手卖 相似文献
9.
谢柏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111-115
从悲剧角色的生存境遇与心态历程,可以更深刻地透视《红楼梦》这部悲剧中的大悲剧。正是因为这些悲剧人物各自不同的悲惨遭遇,才汇集成小说的凄美色调。这些悲剧角色所共同构建的悲苦世界,为中国小说的忧郁气质、痛苦形象等百味苦态,做了一个百川归海式的总结和升华。 相似文献
10.
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竞西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69-74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美丽、最生动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令众读者为之痴迷、为之惋惜的悲剧性人物.林黛玉的诗情美使她成为众读者瞩目的焦点.曹雪芹为她撰写的二十多首诗词是书中两百多首诗词的精华,记录了林黛玉一生悲酸的心路历程,刻画出桐桐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衡学民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6):112-117
《豪门春秋》和《红楼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这也不妨碍把二者间的共性进行比较。从人物个人境遇和爱情悲剧表现等方面来解读这两部作品,是研究这两部作品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中美文学在塑造妇女形象方面的异同揭示了文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相似或相异的规律。伊迪丝·华顿与曹雪芹对两部作品中男女感情纠葛描摹非常细腻。华顿与曹雪芹同样用悲剧的方式将莉莉·巴特与林黛玉嫁入豪门之梦击碎来向人们展示她们各自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2.
成也孤独,败也孤独--林黛玉形象的一个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萍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9(1):75-79
在《红楼梦》中,"诗人"林黛玉的形象,凝聚着作者的理想和寄托.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是成就林黛玉诗性特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爱情理想的成功和婚姻理想的失败,都与她的孤独境遇有关.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可以窥见作者内心对这种理想人格不可能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得到保全而感到的深重悲哀. 相似文献
13.
多愁善感,以泪洗面,这是林黛玉给人的突出印象,因而决定她的感情基调是悲伤哀怨的。但是丰满而又复杂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应具有很多不同的侧面。林黛玉的性格中同样也有天真活泼、幽默诙谐的一面,《红楼梦》地表现了她那少女的浪漫、青春的欢笑,从而使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真实,更可爱。 相似文献
14.
尹携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4):55-57
红学界普遍认为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是以共同理想为基础的,称他们是封建社会的一对叛逆者.但林黛玉言行实际上并没表现出叛逆者的特征.宝黛爱情是以林黛玉的清纯爱情观为基础的,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不同在于她接受和尊重宝玉的人生价值观,给宝玉一个人生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15.
王丽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83-86
《红楼梦》作为中国小说史上一部经典名著,其复杂的体系、复杂的思想、复杂的人物关系、复杂的故事事件,是学者永远谈论不完的话题。为了表现复杂而难以言喻的体系、思想、人物、事件,作者曹雪芹精心设置了一些特殊的开场人物。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林黛玉、刘姥姥作为《红楼梦》开场前六回中的人物,有如五面镜子,昭示了红楼故事的内在本质。借助诸人,我们可从中窥见伟大作家结构小说时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林黛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深入人心、最富有艺术力量的女性形象,她有花之容貌,竹之气节,散发着一种诗意美和自然美。在封建思想和男权主义的笼罩下,她对自然的纯真热爱和对爱情的炽热追求具有前卫性和启蒙性,她的爱情悲剧命运,激发着人们的思考,呼唤着女性的觉醒,处处渗透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学理论流派,此理论将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提倡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为林黛玉悲剧形象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新视觉。 相似文献
17.
赵方瑜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6):112-114
简.爱和林黛玉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不朽形象,她们的处境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命运却截然不同。全文从她们所处的环境、人格魅力、爱情理想和反抗精神及爱情结局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林黛玉的生活环境及日常家居均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所创作的诸多诗词表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她的诗词先后表现出其自我生命意识、自我情爱意识、自我独立意识及自我爱怜意识等不同层面,且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愈演愈烈,体现着一种趋强性。 相似文献
19.
孙敏强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4):67-72
泣血的杜鹃,是中国古代诗人的象征,黛玉形象便是这样的一个象征.她春恨秋悲的歌哭积淀了千古诗人共通的生命情感,而她的纤弱和无助也意味着明清文士的心性已非复汉唐的雄浑博大.因此,黛玉形象具有中国古代诗人审美追求与心灵历程的象征者和终结者的双重意味. 相似文献
20.
王红相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59-62,93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研究者对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物的争论不断,但多是着眼于她们的异质特征的对比,很少有人论覆其人物形象的共性。从这两个人物的前生、今生和来世等不同的经历寻求二者的相同处,进而阐释了她们作为一个艺术构思整体在小说文本中的意义,揭示了曹雪芹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