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仪风俗     
英国——女士的“天堂” 在英国,有“妇女第一,妇女优先”的社会风气。在家门口,上下电梯、上下公共汽车、宴会就座、宴会结束离开等,都要让妇女先行。在街上行走,男人走在人行道的外侧,这样发生危险时,受到伤害的首先不是妇女。在英国妇女的年龄是一种秘密。妇女年龄越大,越爱打扮,穿着入时。六七十岁的老太也穿花色鲜艳的服装,并涂指抹粉。  相似文献   

2.
从汉字看中国的原始农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以形表义,蕴涵着丰富的时代信息。透过汉字,结合考古发现,探索中国原始农业的发生及农具的演进、农作物的培育生产情况,反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生农业文明的国家之一,对世界农业发生、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男左女右”的习俗与中国古代遵守“男尊女卑”,以左为上,以右为下的“礼”的原则密切相关。本文以古代传说与相关古籍为根据,讨论古人关于左右空间的概念,“男左女右”习俗的形成,这一习俗在政治、军事、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以及这一习俗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字是语言的表记符号。本文以汉字为线索,展示了这种古老的表意文字对中华民族的统一、中国的教育、外来语的吸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汉字适应汉语的发展和特点,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汉字音义二维,高形差度,使其在阅读识别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另外,大量同音词的存在,也是牵制汉字无法走拼音化道路的一大因素。汉字自身的特点决定,汉字拼音化是一条死胡同。  相似文献   

6.
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 ,早在 10 0 0多年前彝族便有了自己的文字和诗歌典籍 ,是它拉开了中国历史的序幕。彝族的风俗文化对彝家民居有着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它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建筑有机结合起来 ,使物质和精神和谐统一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而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彝家民居 ,成为中国建筑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凝聚着传统文化的意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整体思维方式、“意象”结构、天人合一”精神)制约和决定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原始初民头脑中反映和创造出来的“意象”转化为具体的形式就是最初的文字。现行汉字与古汉字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发展至今符号的基本类型没有改变。在汉字的未来发展中,将在传统文化的“意象”结构上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式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汉字节目的热播,激发了更多民众汉字学习的热情,也引发对汉字教学的一些反思。现立足汉字教学的现状,结合汉字节目中一些汉字书写现象,主张汉字教学要有层级目标,并提出将汉语教学与汉字教学相联系、字形教学与字理教学相联系、个体教学与系统教学相联系的统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汉字娱乐节目以审美的方式唤醒深藏于国人心中日趋淡忘的汉字情结;键盘、语音录入背景下的提笔忘字实质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呈现出潜在的文化危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文明,文字是文明的标志,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汉字作为媒介在价值向度上具有文化的储存性、传播性、传承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古代聚居在黔东北万山、铜仁、松桃与川东南秀山、酉阳,以及湘西广大地区的苗族,自隋以后逐渐形成在服饰上的崇尚红色的特点,并把这种特点保持到清朝末期。于是,这部分苗族便得了“红苗”的他称。红苗不仅都使用苗族东部方言,而且风俗习惯也相同。关于它的来源,目前有西来说、土著说、北来说等三类。在这里,笔者试图从红苗的风俗来探讨它的族源。1 有一个红苗广泛流传的故事叫“官母犬父”,有的学者把它称为“神母犬父”,苗语是叫“乃拐玛苟”。这个故事的前半部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所载的盘瓠故事,可以说同出一辙。官母犬父故事在红苗中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3.
从汉字异构看古代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既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的表现。古汉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由于其造字的直观具体性与表词的义理概括性,其形体结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变或不变,从不同侧面昭示着古初民的观念与心态。因此,在研究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过程中,征之以汉字异体的发展与演变,我们可以捕捉到那些流动不居的上古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李建楠 《21世纪》2012,(6):78-80
《说文解字·玉部》中的字不仅仅是玉部字的总汇,更反映了古代中国民族的思想文化。本文主要从等级制度森严的“礼治”、崇尚玉德的“德治”以及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三方面分析这些字所折射出的深刻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礼仪的民族,中国传统音乐中渗透了大量的礼仪精神内容。本文通过原始宗教礼仪这一角度作为切入点,论证了原始宗教礼仪与原始音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对该时期音乐的作用与内涵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关于土族族源问题,目前尚处于继续探讨之中。本文就土族的风俗及口头文学与土族族源之关系提出一点浅见,仅作为资料,供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楚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古老民族.楚民族长期生活斗争在共同的地域上,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作为根植于楚民族文化这块沃土上的《楚辞》“皆书楚话,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是我们考察楚民族特征的珍贵史料来源.本文根据《楚辞》所提供的史料,结合有关历史文献以及考古学的部分材料,就楚民族的风俗习惯,作如下八个方面的考述.  相似文献   

18.
禁忌是社会民俗现象 ,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历史上 ,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经历了剧烈的演变 ,其中女性禁忌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拟从禁忌风俗着眼 ,审视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从《风俗通义》看汉代新生的复音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风俗通义》中新生的复音词作了初次考察,探讨了368个新生的合成词,发现复合式合成词的五种基本形式都已具备,反映出两汉比先秦增加了两种构词形式:主述式和述补式。复合词中复合式合成词占绝对优势,派生词与复合词所占比例是2%;而且《风俗通义》中附加式所产生的派生词中“有”字词头不再构成新词。从《风俗通义》中可以看出两汉时期新生的合成词是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要的3类。另外,本文还针对《辞源》修订本和新近几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收词未溯源及引例偏晚,作了必要的说明,并列举了《风俗通义》早出的实例。所以,本文对《风俗通义》新生的合成词的考察,对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辞书的编纂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东巴文同汉古文字相比,有许多会意字的构形方式以及形声字所处的发展阶段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