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健 《理论界》2007,4(8):163-164
叔本华认为人生之所以痛苦,是由于人有欲望;王国维认为欲望是产生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葛薇龙的悲剧是对叔本华、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观的最好诠释,对物欲、情欲的痴迷使她一步一步走向沉沦的深渊。张爱玲对葛薇龙并没有持有简单的道德价值判断,她在剖析葛薇龙人性弱点的同时,超越其上,对人类众生命运的悲剧性进行了形而上的思考,字里行间充满着悲悯之情。  相似文献   

2.
李新 《东岳论丛》2003,24(6):102-105
张爱玲和王安忆都写了世俗的上海。世俗的日常生活在张爱玲小说里是享乐主义的,在王安忆小说里是有历史感的。张爱玲和王安忆都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张爱玲直指人生的虚无,是反英雄的,王安忆则写出人性的温暖和人性的希望,小人物也有英雄性格。她们的小说的人物命运都以悲剧结束,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感来自乱世以及由此产生的她对人性及人生的虚无绝望,王安忆小说的悲剧感来自她以积极的理性对耽于日常生活的人物命运进行关照,更多的是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3.
试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女性命运主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女性 ,首先是人类整体精神的代表 ,她们对自我爱的追求 ,正是对压制人性的封建传统的突破。其次是女性精神的代表 ,她们在把握自身命运的同时 ,对抗着西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最后 ,她们悲剧的结局也正在普遍意义上揭示出人类命运的悲剧性。本文在此种分析的基础上 ,揭示出她们“爱———反抗———悲剧”的命运主线  相似文献   

4.
"人及其超越性"是由一个时代的总体"精神状况"决定的。雅斯贝尔斯从"无所不有"而又"一无所有"的人类精神处境出发,对"限界状况"、"挫折"、"悲剧的知"、"艺术家的类型"等展开了独到的分析。他综合运用精神分析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的知识资源,对人性中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对人类的"限界状况"进行了重新考察,从而认识到"悲剧"是对"限界状况"的超越,生存是艺术的"根源性"存在,"悲剧"才是"超越性",才是"真理"。  相似文献   

5.
萧红是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饱受被放逐的寂寞、孤独和痛苦。萧红的小说正是她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物性与人性     
庄子认为,性乃人类及万物普遍所具有,人生而具有人性,而物则生而具有物性。人性自然,物性亦自然。人性只有适物性,而不可违反物性,否则,就会在人性达于物性的过程中造成悲剧。  相似文献   

7.
王莹 《河南社会科学》2001,9(3):103-106
重新审视了张爱玲代表作《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一形象的人性价值与命运悲剧,尝试从新的角度分析她走向毁灭过程中宿命抗争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梁祝爱情悲剧能够从古老的民间传说走进电影、小提琴协奏曲和芭蕾舞这些新兴艺术样式,能够从江南一隅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这充分说明她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对于梁祝爱情故事的研究,应该通过对它的悲剧属性及其内在意蕴的深刻揭示,进一步挖掘它的美学价值和人性内涵。这一古老的爱情故事深刻地表现了人类在舍生忘死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时爆发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所显示出来的伟大与壮丽,以及肉体生命的毁灭与精神力量勃发与高扬所形成的反差,正是梁祝爱情悲剧的人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人类如何改造自然界,才具有生态道德合理性,这是当今人们为了能够过上好生活和善生活而不得不认真回答的问题.由于人类历史是人性的自我实现过程,现实自然界是人本质的对象化,人拥有怎样的人性,就必然拥有怎样的历史、拥有怎样的现实自然界.合乎人性地改造自然界具有一种逻辑必然性.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性只有与自然界完成本质的统一,内在地拥有生态内涵,才能够集真善美于一身,实现人的本真存在.从这一意义上讲,合乎人性地改造自然界,亦是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亦是以合乎真善美的方式改造自然界.人类如此改造自然界,才具有道德正当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坛,在揭示人生婚姻悲剧的写作中孜孜不倦又成绩斐然的,当属张爱玲。张爱玲把自己融入到了她笔下的婚恋故事之中,她执著于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的探索,一如执著于婚姻价值与人性弱点的挖掘。她的强烈的感性色彩体现在她与故事人物一起经历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的同时所坚持的对生命情感的追问,对小市民身份的认同以及对理想人生的渴求上。  相似文献   

11.
宋丹 《晋阳学刊》2009,(3):111-114
古希腊悲剧与元代悲剧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悲剧人物尽管都表现出在灾难面前渴望生活,在悲,痛中追求享受等的本能需要和人性中的基本取向,但两个民族作品中的人物在面对灾难时的悲剧意识、悲剧精神等悲剧的人性力量之不同,说明了两个民族悲剧人性品格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源于两个民族不同的人性内涵。  相似文献   

12.
屈原的生命精神是个体与社会绝对统一的绝对集体主义,具有"无我"的"准宗教"性。这种"准宗教"性的生命精神具有走向悲剧的必然性,因为其将知性思维推上了"形而上学"的极端。"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一样,也是人类运用自己的理性把握世界及自身的思维方式,是人的"知性理性"的具体展开,是人性被激发起来的一种存在状态。因此,屈原因其知性思维方式而促成的生命悲剧不是浅层次上的生死观问题,而是在人性层面上显示出来的深度悲剧。  相似文献   

13.
姜蕾 《理论界》2007,(5):176-177
《蝇王》是一部发人深思的哲理性小说。小说以寓言的形式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作者看来,一方面人性邪恶,其邪恶与生俱来,不可摧毁,它总是受到文明的压抑而潜伏在人的内心深处,一旦失去管束,便会释放出来。另一方面正是人性的不完善导致了社会的不完善,人性的邪恶导致了社会的邪恶。人性中固有的邪恶是人类自身悲剧的本质根源。认识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起足够的对于人性邪恶的防范意识,防止人类悲剧的再次上演。  相似文献   

14.
悲剧意识是张爱玲对《红楼梦》精神内核的继承,也是其创作的灵魂所在。传统小说悲剧艺术的现代性演进是张爱玲创造的现代文坛“传奇”之谜。张爱玲与《红楼梦》创作精神的核心都是以人性为突破点写人生悲剧,张爱玲借鉴了古典悲剧中物欲的诱惑使人性沉沦的立足点,将封建余孽与“现代文明”相杂读,使人性特点更主体丰富;同时张爱玲继承《红楼梦》中的人生情理冲突悲剧并进行了重新锻造,将情理打成一片,表达对人性脆弱的洞悉。世俗关怀是张爱玲对《红楼梦》古典主义情怀的继承。两者都杂揉着矛盾与困惑,既枕着依恋凡人俗世,又清醒意识生命悲剧,将悲剧意识沉潜于困阁婚恋、世俗真实之中。《红楼梦》立足于感性世界,指向虚无色空,张爱玲则回归于世俗真实,寻求对抗乱世悲凉的寄托。  相似文献   

15.
自身家庭的畸形,使张爱玲对美好的人性充满了怀疑,对人性阴毒的沉痛经历,使她总是用自己受伤的心灵观察着人们面具下的真面目,将扭曲的人性和阴毒毫不留情地展示在作品中。《金锁记》中的让人觉得可悲但又可恨的曹七巧,表现了一个柔弱的女性经历过不幸婚姻和爱情后对于金钱和权利的追求,但也只是一种无望的挣扎,最终成了男权制度下的牺牲品。《金锁记》的书名取得恰如其分,形象地展示了黄金的锁链将曹七巧这个人物给牢牢地困住,湮灭了她生命的活力,也就注定了她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6.
《金锁记》中的女主人公曹七巧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指责和误解,导致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臭名昭著的妻子和母亲原型。其实,从人类四种最基本关系来重新审视和认识曹七巧,可以探索到催生她人性“恶”的真正原因,即多种合力因素的围追堵截迫使她为求取绝处生存而不断挣扎和反抗,并在痛苦和焦虑中走向人格变裂的悲剧深渊,做了黑暗社会的最无辜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7.
对人性的探讨就是人类自我认识的开始。千百年来,对“人性是什么”的问题,思想家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春秋末年的孔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只是后天的习得才发生差别,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人性问题,但他没有揭示人性的内容。在荀子之前,系统阐明人性学说的是孟子,孟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与其他一切存在物不同的条件,此条件是人类独有的,是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及价值自觉能力,在他看来,封建伦理道德发端于人的本性,其目的是为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寻找人性上的根据;可见,孟子剖析人性,主要侧重于社会性方面。荀子所谓人性,则恰与孟子相反,它是指人生而具有的本能,是人最基本的欲望和要求,荀子的人性理论,也是为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寻找人性依据的,荀子主要从人的自然性上去剖析人性,他得出了“人  相似文献   

18.
万平 《理论界》2010,(3):134-135
从《雷雨》中的悲剧意识我们看到了曹禺创作早期灵魂深处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探询。透过作品主人公悲剧的生存情形及其独特的奋争历程,我们体悟到了男权主导下的物质、阶级社会中人性的弱点和光辉,也感受到了曹禺对人类生命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9.
老舍小说呈现着浓郁的悲剧意蕴。展示人物精神苦楚、揭示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人性异化和构建悲剧艺术世界是其典型表征。  相似文献   

20.
《榆树下的欲望》中,奥尼尔将希腊悲剧场景与圣经叙事结构完美的交织融合,用神话-圣经原型模式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人类悲剧,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灵魂深处的欲望、挣扎与迷失,赋予神话-圣经原型新的时代内涵,阐述了现代人对人性、罪恶、救赎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