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清一代,日本书籍西传中国的规模巨大,数量空前,参与其中者有商人、驻日使节、赴日考察官绅、留学生、旅日文人墨客及政治活动家、来华日人等.而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日本访书活动是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不仅参与人数众多,携归书籍数量巨大,而且所访求的书籍不局限于从中国东渐的典籍及日人著述的和汉书籍等"旧书",还包含了当时中国人所关心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新书",对中国文化典籍的回归及中国近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湖南留日作家虽有不同的思想历程和生活体验,但其留学经历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有的从日本文学中吸取创作灵感,有的受到日本近代文学思潮或某种文体的影响,有的留学前、后的创作风格发生变化,而受异域文学影响最大的湖南留日作家是田汉。当然,他们在接受日本文学影响的同时,母体文化在其精神结构中起着作用,他们的创作又是对日本文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萨苏 《社区》2012,(7):62-62
一次和朋友谈到捏着鼻子灌药也不见起色的日本经济,对方的侄子正要赴日留学,听了不免紧张,忙问不景气之下日本的工作可好找。“好找。”我给他吃了个定心丸,“日本虽然经济不景气,可人口更不景气,缺乏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1912至1936年间,尤其是1920年代,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个性复杂多样的日本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塑造以日本现实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并占据了日本题材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5.
1912至1936年间,尤其是1920年代,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个性复杂多样的日本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塑造以日本现实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并占据了日本题材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6.
德国和日本都是森林覆盖率十分高的国家,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成长的德国作家和日本作家,在浓郁的森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在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具有很多其他国家作家不具备的森林情结。本文通过德日森林文化的对比,分析了两国作家的森林情结在作品中的意义及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众多中国人移居日本并落叶生根,成了远离祖国的华侨华人。他们在适应日本社会文化、习俗的同时,始终怀有浓厚的中华情结,并试图努力保持、延续中华传统文化。但是,这种愿望与努力随着居住年代的增长而逐渐薄弱,被日本文化同化则在所难免。笔者在日本对华侨华人被同化现象进行了问卷分析及社会调查,反映出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对延缓华侨华人被同化的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本“水俣病”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等公害事件是环境恶化的主要标志。日本社会学界围绕“水俣病”事件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展开了学术研究,为事件的最终解决和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水俣病”的社会学研究成果涉及弱势群体、社会结构、性别、社会和文化方面。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水俣病”案例的反思,开始研究环境治理的动力机制。以促使政府改进环境治理的政策和措施。这是日本环境社会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9.
与竹内鲁迅丸山鲁迅等日本学院鲁迅形象一样,池田鲁迅也是在战后日本时代语境中建构的日本鲁迅形象。一方面,池田大作对鲁迅的思想探究和价值传播一直紧贴战后日本变化的时代语境,并积极致力于发掘鲁迅之于当代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池田鲁迅不同于日本的学院鲁迅,它是日本鲁迅实用性研究的典范。另一方面,在1980年代以后,池田大作在注重鲁迅人性革命思想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发掘鲁迅的文化交流意义和教育思想价值,并以鲁迅为媒介,推进东亚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使得鲁迅传播显示出强劲的活力,而池田鲁迅也成为鲁迅在海外传播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运行特征的变化多呈现阶梯状.同时,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变化并非一夜之间就完成了,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这些不同阶段的过渡期被称为“经济转型期”.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经济增速、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结构3个角度对这5个经济体的转型加以界定.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第一,经济转型往往都开始于危机——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的、结构性的变化和问题多是在危机时期被诱发并集中表现出来的.第二,根据经济增长速度对转型期的界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经济体制、运行模式、资源配置机制、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的改变,最终都会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上.  相似文献   

11.
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美丽、最生动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令众读者为之痴迷、为之惋惜的悲剧性人物.林黛玉的诗情美使她成为众读者瞩目的焦点.曹雪芹为她撰写的二十多首诗词是书中两百多首诗词的精华,记录了林黛玉一生悲酸的心路历程,刻画出桐桐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美国梦曾经让人神往.如今,美国梦已风光不再.就像一轮落日的余晖,美国梦正在悄然溜走.到了我们重新审视与思考美国梦的时候了.我们要在批判美国梦中发现中国梦的未来,即:中国梦需汲取美国梦的合理内核,又要反思美国梦的理论与实践路径,以避免出现困境.中国梦将会在修正美国梦中崛起:从人与自身的关系看,中国梦以多向度的梦修正单向度的梦,既强调见物,更强调见人;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中国梦以集体主义修正个人主义,是他人的幸福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国梦以均势“对话”修正强势“独白”,是自然观的反转.  相似文献   

13.
我的奥运梦     
《金陵瞭望》2008,(15):104-105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梦”字取义虚幻,比喻人生若梦,并寓有醒梦、警梦即醒世、警世之意.《好了歌》是醒世歌,《红楼梦》寓有劝惩之意,书中虚幻人物的设计和谋篇布局也都体现了警世主旨.《红楼梦》的主题既非政治主题,也非爱情主题,它的主旨是警世,《红楼梦》是警世书.  相似文献   

15.
梦中的迦南--关于《红字》中的森林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 (NathanielHawthorne)在其代表作《红字》中使用了大量篇幅描述美国文学史上最为常见的森林意象这一文学母题。但霍桑并未将森林与现实社会截然对立 ,通过森林象征的运用 ,霍桑表现了自己的社会探索精神和建立一个充满自由平等的和谐社会 ,使人们获得本真的存在和实现正常的人性欲望的思想。他还通过森林象征表达了对女性问题的关注。由于霍桑对北美大陆的深深眷念 ,他对森林象征的运用寄托了通过社会改造在新大陆上找到梦中迦南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城乡对立的描写,分析了中国现代作家向往乡村文明的文化心态与审美情趣,认为城市文明应当成为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之一,由此建立中国的现代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访问时强调中国梦和美国梦是相通的,这既意味着两国梦想基于各自国情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梦想是互相关联的。美国梦是个人实现理想之梦,更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梦是民族富强之梦,更体现集体主义。我们应当借鉴美国梦中的积极因素赋予中国梦更多的内涵,创造公正、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在集体中充分鼓励个性和创造,打破社会流动固化的问题,最终实现富国强民的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18.
结合语言顺应论的动态语境观,可建立一套劝说言语行为顺应模式,这一模式认为,从劝说语用策略到语言形式的选择是说话人在顺应劝说目的和交际语境的前提下不断进行协商、选择的过程.在劝说言语行为中,交际语境包括心智世界(情感、观念)、社交世界(社会权势、社会距离)、物理世界(时间、场合).交际语境的变化要求说话人不断地选择恰当的语用策略和语言形式,直至实现劝说意图.从《红楼梦》文本中收集到的劝说实例可验证这一模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作者以贾宝玉这一艺术形象实践着警幻仙姑的嘱咐: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以此警醒世人,从而起到补天的作用。《红楼梦》坚持以情悟道,以情传道,是有志于道而又不得其位即有命无运的明清知识分子用小说批评朝政,教化民众而创作出的最为艳丽的文学奇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走过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自己迥异于西方的伦理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尚礼精神追求。道与非道、义与非义、礼与非礼,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矛盾冲突的主线。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王道社会,不仅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主张,也是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模式。对这一理想的追求,是几千年中国知识阶层乃至广大民众一致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孔夫子在面对周王朝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同样,《红楼梦》作者面对满清的黑暗与腐败,提出了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作为社会改革的出路。这就是中华文化尚礼精神在中国文学中的具体体现。这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本书作者张君直心,是我的一位交往多年的学术友人。早在40年前,我们的国家经历过一场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不很了解的大变故。在全民族几乎失掉了任何回旋余地的关头,自上而下地,推行起一场波及全民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直心与我,和我们的千千万万同龄人一样,离开自幼熟悉的大都会,到偏远而贫困的地方“插队落户”。所不同者,是他从上海,到了云南的沧源佤族傣族地区,而我则是告别北京去了内蒙古的达斡尔族地区。当然,那年月我们都还不满20岁,彼此之间也不认识。此后二十几年,当我们各自用心地耕耘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领域的时刻,才开始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