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重远创办的《新生》周刊,是30年代前期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救亡运动发展进程中发生过巨大社会影响的刊物。《新生》的诞生很不寻常。它是在邹韬奋主办的风靡一时的《生活》周刊被国民党当局封闭后,由杜重远挺身而出,利用自已的实业家身份和社会关系,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创办的。它看起来是一个新办的刊物,但它的宗旨、风格和主要工作人员,同《生活》周刊没有多大差别。除了每期的文稿要送审检查外,内容尽可能保持《生活》周刊的本色。邹韬奋在他的最后遗著《患难余生记》中满怀感激之情地写道:“这好像我手上撑着的火炬被迫放下,同…  相似文献   

2.
孟晖 《晋阳学刊》2022,(5):136-139
《生活》周刊是中国近现代报刊史上的著名刊物,邹韬奋的大名与《生活》周刊是密不可分的。邹韬奋就报刊的编辑与经营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开设了多个有特色的栏目,《生活》周刊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文章对邹韬奋《生活》时期的报刊思想及其创新实践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报刊要有正确的思想和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内容、文章内容趣味性和“有价值”要有机统一、树立受众本位意识和为大众服务的精神、经营管理要兼顾“事业性”和“商业性”,以资当今的新闻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3.
赵文 《兰州学刊》2005,(4):281-284
1925年10月创刊于上海的<生活>周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享有盛誉的著名综合性进步刊物,就其宗旨和读者群而言,它是一份主要面向青年大众的杂志.作为一份面向青年的进步刊物,<生活>在其自始迄终的八年里,承继"五四"民主、科学精神,秉持爱国、进步立场,在促进青年进步理想观的塑造和确立,推动社会前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早期<生活>周刊面向青年倡导的人生社会理想主要为个人主义、改良主义,后期尤其"九·一八"事变后,逐渐转向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胡作友 《学术界》2002,(3):145-151
《学术界》2 0 0 2年第一期发表了任东来教授的文章 ,文中指出《学术界》的办刊宗旨“弘扬人文精神 ,推动学术进步”一语的英译和很多的目录英译与文章英文摘要一样 ,不仅译得太直 ,而且不够准确。本文对《学术界》办刊宗旨一语的原译和任教授的译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指出了两种译文的得失 ,并提出了自己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生活》周刊(1925-1933年)与青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 《学术研究》2006,1(3):109-115
1925年10月创刊于上海的《生活》周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享有盛誉的著名刊物,就其内容和读者而言,它是一份主要面向城市青年大众的杂志。《生活》周刊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坚持热情为青年大众服务的宗旨,通过年轻编撰者与青年受众之间长期的良好交流与互动,实现了大众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众间的平衡与互换,并在此基础上营造出一种求实、向上的青年文化。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现代化》系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2002年起改为大16开国际刊型。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理论与现代化》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  相似文献   

7.
余晶 《云梦学刊》2008,29(3):F0002-F0002
《云梦学刊》是湖南理工学院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以时代性、学术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在当今学术刊物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云梦学刊》另辟蹊径,开办特色栏目,努力将特色栏目办成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影响的品牌栏目,从而使特色栏目成为刊物的特色和个性,并进而带动整个刊物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声誉的扩大。“当代学术史研究”就是《云梦学刊》最重要的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8.
《江苏农村金融》是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主办的会刊,是江苏省农村金融系统唯一的学术性研究刊物。自一九八一年三月创刊以来,《江苏农村金融》由不定期到定期,由季刊到双月刊、月刊,现已出刊40期,刊登各类文章480多篇,共约240万字。《江苏农村金融》的办刊宗旨是:“为推动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服务,为发现和培养人才服务。”编辑方针是:“在贯彻执行四项基本原则和‘双百’方针的前提下,坚  相似文献   

9.
吴永平 《江汉论坛》2007,7(11):132-134
胡风主编的《七月》周刊与茅盾主编的《呐喊》周刊都创刊于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的上海,同为当年较有影响的救亡文艺刊物.胡风对《七月》周刊的评价甚高,认为它"抵制了所谓标语口号的教条公式主义的浮嚣文风",作为参照系的当然是早于其面世的《呐喊》周刊.本文从几个角度对这两个姊妹刊物进行比较,并试图对她们的异同处作出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学术论坛》是广西社科类创刊最早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 2 0多年来 ,刊物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开展理论探索 ,鼓励学术争鸣 ,刊登了不少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社科理论文章 ,培养了一大批社科理论人才 ,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术论坛》曾先后荣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广西十佳社科期刊”,并被列入“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学术论坛》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及应用性的办刊原则 ,欢迎理论联系实际 ,学术…  相似文献   

11.
《青年杂志》相承《甲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森 《学术研究》2005,(5):133-136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时并没有成熟的办刊思想,而是沿用《甲寅》的办刊宗旨,相袭其编辑思路,依靠其作者队伍,以宣传青年文化为核心,提供国外的新思想、新文艺,鼓吹个性解放,宣扬个人主义,辅导青年“修身治国之道”,在对个体和群体关系的认识上突破民初的思想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在清末众多的文艺期刊中,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半月刊。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刊物。《绣像小说》的内容、特点,阿英和毕树棠等前辈学者,已有专文作过全面介绍,兹不赘述。但笔者以为,《绣像小说》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小说杂志的显著特点,至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需要单独地提出来加以强调,这就是《绣像小说》的编者对民间歌谣这一文学样式特别重视和提倡,特辟“时调唱歌”专栏,连续或断续地刊登了一批为正统文人学士所不屑一顾的,“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歌谣作品。这是当时其它小说期刊和文艺杂志所绝无仅有的。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既反映了李伯元进步的文艺观和编辑思想,也与《绣像小说》的办刊宗旨有密切关系,有必要作些专门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2000,(1)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已于 2 0 0 0年初正式创刊。这份高水准的大型人文社科文摘刊物 ,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副总编辑秦毅担纲主编的 ,暂定双月刊 ,待条件成熟时 ,将改为月刊。“本刊特别推荐”、“重要文章”、“论点摘要”、“前沿问题”、“学术争鸣”、“理论动态”等为其主要栏目。通过这些不同的窗口 ,将及时、准确地向海内外推介中国学术界的有关重大学术成果、学术精品、各学科研究状况、学术争论、学术信息。据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的既定办刊目标是 :第一 ,办成中国社会科学和人…  相似文献   

14.
王燚 《兰州学刊》2011,(7):225-225
一、《读者》杂志发展期的传统营销模式 (一)产品方面 《读者》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以高雅文化、人文关怀为主调,注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积累。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  相似文献   

15.
《儒林外史》的妇女观比起《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有了明显的进步,吴敬梓在小说中明确提出应尊重女性、主张男女平等。其进步的妇女观表现在追求独立人格并与命运抗争、符合人性而又重情守义、有正常合理的“人”的生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一种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近代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张之洞的《劝学篇》虽揭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但从根本上又不同于以前的“体用”观。放在“中体西用”观念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认识《劝学篇》的“体用”思想,自会发现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自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除创办有《新青年》、《响导》、《前锋》、《劳动周刊》、《工人周刊》、《先驱》、《中国青年》等刊物外,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后,为适合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还指派瞿秋白创办和主编《热血日报》。该报创刊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四日,社址设在上海宝山路。报为十六开,每日四版。每日除有“社  相似文献   

18.
张晓哲 《理论界》2007,(6):152-153
《三联生活周刊》和《新周刊》是两本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文化双周刊。一北一南,各具特色,有着不同的宗旨和口号。两本杂志的栏目设置也不尽相同。三联的“封面故事”和新周刊的“专题”两个版块都是杂志的重点内容。专题体现着杂志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2006年10、11、12月《三联生活周刊》和《新周刊》专题在内容、版面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反映出两杂志整体的策划重点和方向,尤其是各自作为杂志风格的代表,凝聚着“生活”、“新锐”两种不同风格。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政治文化环境的荒漠化巨变使《骆驼草》周刊问世。作为当时北京唯一一份综合性文艺期刊,《骆驼草》周刊是一份富于自由主义气息的刊物。《骆驼草》以周作人为精神领袖,淡化《语丝》时期的凌厉,归隐书斋,专注于草木虫鱼式的趣味闲谈,不仅实践了他们"自我性灵的自由抒写"的文学观念,还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转向提供了契机。《骆驼草》周刊远避当时文坛的政治化与商业化,以个人性情的抒写为艺术之根本,从中西文化传统中寻求新的人生价值取向,对国民大众进行常识启蒙,以实现他们的自由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新老作者的联系,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对《文史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文史哲》编辑部于4月2 3日在上海举办“《文史哲》南方作者座谈会”,来自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5 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家出于对《文史哲》的热爱,畅所欲言,就该刊发展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陈炎主编首先介绍了《文史哲》自1 95 1年创刊以来走过的风雨历程以及推动学术进步、扶植学术新人的办刊宗旨和追求厚重扎实的办刊风格,同时也指出面对学术期刊竞争日趋激烈和期刊评价体系的介入等因素,《文史哲》所面临的种种困惑。与会学者围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