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的发布在全国引起了重大反响,为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范本和参考。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地理地貌、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文化底蕴、农民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机遇等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十个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除了显著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城镇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的推动引导作用和财政支持力度,以及在当地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下农民对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或者说是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对生产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这些要具备多项非一般情况下的成功模式在不同条件地区是很难完全复制的,这也就决定了未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环境和公平问题也日益突出。要从根本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需要让致力于研究生命有机体与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学从大学讲坛走向社会,成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学科。为此,针对中国长期存在的乡村经济、环境和社会交织的三农难题,构建了一个融合水平尺度和垂直尺度的乡村生态学科框架,从平衡城乡居民数量比例、变革乡村及其农业的价值观、变革农业组织形式、变革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和变革食品生产技术等五个层次指导美丽乡村建设或乡村生态文明复归。  相似文献   

3.
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广大乡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也关乎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为避免盲目追求速度以及经济效益所造成的乡村建设性破坏,以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环境的共生性发展关系为切入点,运用建筑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景观生态学、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学科理论,探索乡土文化在当代乡村建设中所承载的重要文化价值。其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作用。乡村建设应以尊重传统文化根基为己任,通过“传承、保护”,“创新、新建”,“挖掘、改造”三种形式,在遵循保持、创新地域乡土建筑原则,延续、传承乡土文化资源原则,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导向多样性等原则下进行村落建设与改造,为当代乡村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空间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4.
水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水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忽视,水利工程缺少文化元素。在人水矛盾日渐突出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水文化的普及,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水的文化价值,转变用水观念,达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5.
美丽乡村不仅仅是外在美,还要有内在美,而这就需要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的生态自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生态自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发生质的改变。生态自觉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本质要求,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内在要求。探索有效途径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生态自觉问题,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提升生态自觉,才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挥先进法律文化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以乡村人民法庭参与诉源治理的角色定位为视角展开研究。分析105个乡村人民法庭参与诉源治理的实践困境,结合“枫桥经验”中“党委政府重视,职责分工明确,信息资源共享,纠纷共同化解”的价值导向进行阐释,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中人民法庭参与诉源治理的三种进路选择:嵌入、分流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只有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这就迫切需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验,并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浙江省乡村旅游升级存在本土文化挖掘不深、缺乏品牌文化,产品雷同、开发程度不深,乡村旅游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应该做到:突出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做好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立足乡土,打造精品活动项目;拓宽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升级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8.
"美丽乡村"是升级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美丽中国"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具体体现。低碳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是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要求具有契合点,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一个以低碳乡村旅游驱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机制;此外,从克服"美丽乡村"低碳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与障碍出发,提出推进"美丽乡村"低碳旅游的发展的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传承绵延的精神动力,水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增强水利行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障。分析了我国水生态建设的概念、内涵,阐述了水文化建设对贯彻可持续发展治水思想、促进民生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并重点探讨了我国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水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提出推进水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江宁区四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和探讨4种模式的特色、共同经验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认为4种模式共有的经验在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划引领、项目推进,产业支撑、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给外人观赏的,更不能仅仅以城市人休闲旅游养生为目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本地的农民提升幸福指数。评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标准是增进农民民生福祉,让农民真正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湖北民族地区村落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以村落文化资本化为视阈,探讨湖北民族地区的村落文化建设。认为湖北民族地区村落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必须实现区类文化资源的“全面掌控,集中开发,重点扶持,组合特色,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文化,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生态文化发展的最高成果和最高表现形式。在生态文化指引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强生态文化教育,提高人的生态文化素质,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  相似文献   

13.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建设美好乡村作为安徽省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和加快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实施进程中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水环境、土壤、植被、生物多样性、景观格局等方面,阐述了农村土地整治中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宜耕未利用地整治以及土地复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提出制定评价标准体系、建立监管调控机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土地整治方法和途径、强化保护力度、加大培训力度等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佛教作为世界观不仅具有诸多的生命真理,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缘起为本的世界观、无情有性的自然观、众生平等的生命观和追求净土的理想观等等,佛教的这些生态思想呈现为食素、放生、佛化自然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方式。佛教生态思想及其实践表现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文化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与水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本文在生态文明视阈下,对弘扬生态与水文化的价值、建设当代水文化的基本规则和创新当代水文化的建设思路等方面作了探讨,以期为强国利民、愉悦身心的绿色水文化建设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文化在中国逐渐兴起并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生态文化是一种以生态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我国生态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具有历史传承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既继承了优秀历史传统,反映了社会现实,又代表着未来文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构想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创新性,又具有很强的科学发展性和显著的人本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应当成为正确处理当代网络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关系的重大指导原则。整体平衡与循环互动构成网络文化建构的基本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价值;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深层逻辑是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19.
人是文化的缔造者,而文化促进了人的生成。生态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的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对以人而展开的生态系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在思维意识,促进人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形成;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的外在行为活动,促进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向生态化转变;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影响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凉山彝区地貌多样、气候多变的复杂环境,该地区旱、涝、雹、雷、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也孕育了凉山彝族独特的灾害文 化。凉山彝族灾害文化主要表现在民间信仰、毕摩文献、生产生活等诸多层面。通过加强灾害文化教育不断强化生态观的传 承,挖掘彝族灾害文化,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防灾减灾体系;通过不断发展多元的产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为凉山彝族生计的 多样化提供新出路,提高减灾抗灾能力,为凉山彝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