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住宅设计与住宅功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将溶合在住宅形态中的人类智慧和知识体现在住宅设计中,才能使住宅功能不断发展和完善,满足人们居住的各种需求,避免设计不周所引起的住宅功能需求矛盾。一、住宅是人类经验和知识的凝结物现代住宅,已不再是简单的住人的仓库或容器,它已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反映物,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经验和知识的凝结物。它溶合了人类已具有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智慧。人们常说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具有这种涵义。最初的住宅,已溶合了人类在生存斗争中积累的基本经验和知识。在风雨烈日严寒中,  相似文献   

2.
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和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审美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多元文化设计艺术思想的引入,对我国构建具有高艺术价值人文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不仅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还体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设计理念。人们审美经验和审美愉悦是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该要注重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阐述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以常州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近5年毕业设计选题为依据进行分类研究与实证分析,对其所体现的专业发展趋势与思路进行总结。认为毕业设计选题应该具有时代大局意识,服从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关注行业发展的趋势与特殊人群的特定需要,注重对历史文化建筑、街道等历史风貌的实体保护和传承,要结合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并融合技术与艺术,创造出具有市场价值和前景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酒店的居住环境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酒店的设计应该更注重人性化和舒适化,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根本目标.我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和设计风格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较强的美学意义和实用性,在现代酒店的设计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通过论述酒店设计过程中利用现代装饰材料进行氛围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在现代酒店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的优势,并提出新中式风格在酒店设计中的整体思路以及酒店设计中新中式设计风格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诗经》蕴涵的居住建筑文化是周人日常生活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真实地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周人居住建筑文化样貌。《诗经》周人的居住建筑文化是由居住建筑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居住建筑习俗等要素构成的。其中居住建筑方式有“宫、室、屋、宅、家、居、盘、宇、穴”等;居住建筑格局有“堂、庭、寝庙、仓、廪、厩”等;居住建筑习俗有“居住建筑选址仪式、居住建筑落成仪式”等。以上各要素融合、统一、凝聚形成了周人居住建筑文化的特质,反映出周人的居住建筑是以井田制为基础,以家庭血缘伦理关系为纽带,以现实生产、生活需要为宗旨的整体文化蕴涵。《诗经》居住建筑文化是周人在这一历史时期、这一地域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空间在居住区环境中,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要创设能使人感到舒适的环境,就必须通过对居住空间的理性分析,按功能需要把道路、绿化、各种配套功能进行合理的布置。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空间元素,追求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充分反映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室内装饰文化源远流长,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不管是空间的布局,还是装饰风格,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独具特色的室内装饰风格在今天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传统装饰风格的发展趋势就是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设计有着传统韵味而不陈旧的居住空间,以既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风格的新传统装饰风格,为人们打造出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正>建筑与环境的设计、建造,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使之适应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活动之一。建筑的优与劣、美与丑,是否能满足广大人民生活、工作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特别是反映了建设者和参与设计者的意志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住宅设计与住宅功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将溶合在住宅形态中的人类智慧和知识体现在住宅设计中,才能使住宅功能不断发展和完善,满足人们居住的各种需求,避免设计不周所引起的住宅功能需求矛盾.一、住宅是人类经验和知识的凝结物现代住宅,已不再是简单的住人的仓库或容器,它已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反映物,是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和居住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居住环境日趋多元化的同时人们从起初对住宅室内环境的追求,逐渐过渡到对室外环境的关注上来。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求,特以设计方法为切入点来探析居住环境的营造。设计时应注重人的行为需求、人性化的量度和人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1.
住宅区的设计要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总体规划,从城市用地、建筑布点、群体空间、结构造型、改变城市面貌以及远景规划等全局考虑,并融合意境创造、自然景观、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总体环境,精心设计每一个部分,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居住场所,将居住与建筑、社会生活品质相结合,使住宅区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点。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的有限资源,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的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居民区与城市自然地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化是多源头汇聚合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全球文化是多元文化互动和共生所形成的.在标志设计方面,也出现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关注与应用,因而,标志设计就能够真正地扎根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用简洁形象的视觉语言展示它所蕴涵的独特历史文化,而这正是一个成功的具有本民族文化底蕴的标志设计走向世界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建筑节能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课题。阐述居住建筑节能的涵义,并对我国居住建筑节能现状及居住节能型建筑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整体规划设计到建筑物单体设计以及建筑细部构造设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完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以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在有限的条件下将建筑功能、艺术与建筑技术三者更好地结合,达到建造低成本、高效率节能型居住建筑的目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居住区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已成为人们理想的追求。在环境设计中如何以人为本、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已成为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对居住区环境设计人性化的意义、特点、原则及设计要素进行了探索,旨在为社会创造出舒适、安全、健康、宜人的人性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15.
从现阶段居住建筑的主要形态居住小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首次提出了居住小区的整体设计理念,旨在提升居住小区的人居环境.通过系统论原理,分析了整体设计的可行性与优势,指出了优化居住小区人居环境对设计师提出的知识要求,并且总结了居住小区整体设计的思路框架以及各阶段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传统设计语境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现代建筑室内设计观念与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思想的关联性,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影响下的现代建筑室内设计的表现手法展开讨论。在关注西方强势文化的大背景下,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对中国传统设计语境进行了深度挖掘,进一步明确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室内设计源与流的关系,并通过现代室内设计的表现形式具体诠释了中国传统设计语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正确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装饰设计的实质与精髓,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文化需求,为我国当代建筑装饰设计注入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活的生命力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陷入了阶段性的迷茫和困惑。在建筑领域中表现为,在传统的地域文化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得不到认同,全球化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对传统建筑风格形成冲击等。这些现象都不免让我们对于传统中国建筑的地位产生担忧。但近段时间以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很多中外建筑师在设计中利用多样化手法不断尝试应用中国传统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新的设计理念——“旧元素,新组合”的中国新风格。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是历史的承接、创新、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于中国传统元素之一的冰裂纹在现代建筑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引导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到了今天,人们不仅仅只满足于能遮风挡雨的初级居住需要而是逐渐的重视现实环境和对环境的设计要求。为此,如何更好的理解空间环境和空间的设计将会更好的为我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从而,可以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从现阶段居住建筑的主要形态居住小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首次提出了居住小区的整体设计理念,旨在提升居住小区的人居环境。通过系统论原理,分析了整体设计的可行性与优势,指出了优化居住小区人居环境对设计师提出的知识要求,并且总结了居住小区整体设计的思路框架以及各阶段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