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邓兆明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内涵。因此,深入理解和研究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是当代科学精神的...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同志生产力思想的内容刘长祥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建构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个理论体系当中生产力思想是特别突出的。本文试就邓小平同志生产力思想的内容谈点浅见。邓小平同志生产力思想的内容在他的很多论著...  相似文献   

3.
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思想理论的主题曹晋东在《知与行》1993年第6期撰文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贯穿邓小平整个思想理论的主线,-一是其思想理论的起点和归宿,整个理论体系都是以此构筑并围绕其展开的。1.从国情出发──发展生产力的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邓小平的伟大实践思想的九个方面,论证了邓小平经济哲学的逻辑起点或最高范畴是“生产力标准”,这一标准,实际上即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性原理在中国现时代实践中的具体、生动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要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邓小平关于抓好物质文明建设重要性的思想,集中表现在他提出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或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且…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邓小平在管理国家的长期实践活动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管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由此出发,文章分四个历史时期探讨了邓小平管理思想的形成过程,归纳了邓小平管理思想的特征,分析了邓小平管理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他细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生产力理论,我们会发现,邓小平同志不仅把发展生产力规定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且还根据中国的实际,进一步对我国发展生产力的道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思想.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探索进行分析.邓小平问志总结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呢?从方法论上看,邓小平同志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立足内因,利用外因.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发展我国生产力的五条道路:  相似文献   

8.
选人用人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高煜伟邓小平同志关于选人用人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用人观,促进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富民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思想的系统化、理论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经济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基石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使人民富裕。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过去人们只是从生产关系上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忽视生产力的重大意义。特别是由于林彪、“四人帮”宣扬“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使人们“谈富色变”。…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广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而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那么,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为什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有着怎样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坚持了生产力起决定作用和生产力标准的观点,作出“三个有利于”衡量标准的精辟概括,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将引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迈向21世纪,因此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现实意义十分重大,它为当前乡镇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的兴起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广州市芳村区来讲,1988年到1997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全区乡镇…  相似文献   

12.
杨国昌 《社科纵横》2004,19(5):14-15
立足国情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出发点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生产力标准是衡量一切革命工作的标准。毛泽东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3.
试论邓小平的富民思想牛士敏邓小平的富民思想是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科学总结的产物,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基础.搞清楚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渊源和内容.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4.
浅议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在联系郭雅杰,商红日如何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在联系,对于准确把握该理论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明确指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段论述是邓...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魏巍(一)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在一九七八年三月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发展生产力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札记赖存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引导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之特征,把我国经济搞得更好的科学指南。通读全书,...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问题上,我党的认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艰辛的路。令人振奋的是邓小平高瞻远瞩,他精辟地科学地论述了生产力标准问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并未明确指出东方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从分析中国目前的社会生产力现状和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条件,我们必将在新的世界历史条件下实现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进入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教育思想初探王新兰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在辩证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同时,根据新时期我国教育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文明再认识与对外开放———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研究傅允生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对外开放需要与发达国家进行广泛的科学技术交流与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这涉及到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