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14 亿左右,据估计到2000 年将超过2 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已经成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人口特征及模式, 进一步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利与弊, 在此基础上,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了一定的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当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 2亿左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已经成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可以看出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转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直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三农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对近两年来理论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 ,以供学界参考借鉴 ,并以此推动该问题讨论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转移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2000年以来其农村劳动力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可见,吉林省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现阶段,吉林省内部转移空间狭小,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内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都比较弱,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无法与东部较发达地区相比。为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来拓展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省内转移空间。  相似文献   

6.
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试图分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征及其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齐齐哈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存在和移动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与障碍。在客观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合理转移及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成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加快发展小城镇的基础上,能否促进其再就业已成为我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甘肃小城镇发展现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省农民就业程度与效果。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但数量大,而且,转移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对黑龙江农村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吸收现代技术的能力,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把黑龙江省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韩景愈 《西北人口》2007,28(6):38-43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像甘肃省武山县这样人多地少,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农业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问题,更是值得探讨和关注。这一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兴衰,乃至我国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甘肃省武山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其现存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几点建议,即通过农业深层次开发,当地优势资源的规划利用等方式,增强农业、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从而实现农业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型化就地转移。对这一新的转移模式的探析,对我国其它农业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也将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汉中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雅丽  冯颖 《西北人口》2007,28(1):31-34,39
通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多种计量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结合汉中市的实际,采用自然资源容纳法对汉中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进行了全面估算,提出了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扩展农民就业空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对鲁庄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文章指出鲁庄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过量,威胁到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文章认为农民负担过重、积累能力低下、恶劣的竞争地位是过量转移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增加对农村资本投入、对乡村治理体制进行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的组织化是解决过量转移问题的政策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农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还存在着农民收入低、文化素质低、生活水平低、城乡差距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城镇的转移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广西要想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使用抽样法测算广西2008年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并按照劳动力转移去向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转移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朱廷岚 《西北人口》2008,29(3):77-81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由于地区差距、城乡差别及人多地少等原因,湘西州农民到城市、到发达地区务工。这一现象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既产生了积极作用,也存在着消极影响。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富余劳动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余劳动力主要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口两大部分。在中国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就业问题已是困扰中国长远发展的难题。之所以产生GDP增长与失业率上升相伴的喜忧参半的结果,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增长过快,是富余劳动力的源泉。第二,经济体制是富余劳动力存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Seasonal migration of rural labor in Ind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mpact of seasonal migration has been overlooked by students of migration. A unique data set collected in Dungarpur – one of the less developed districts of India – allows us to closely examine both the determinants and impact of seasonal migration. Detailed information was gathered from all members of 624 households, thus enabling analyses at both individual and household level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easonal migration among rural laborers is wide-spread. Rural households in India use migrant labor offered by their members to improve their well-being by both reducing the impacts of inferior conditions and by raising household's income levels. Migrant labor is a compensating mechanism used by households to reduce their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Migrant household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er education levels, lower levels of income from agriculture, and by an inferi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However, those households sending migrant labor are found to have higher income levels than those not sending migrant labor. Income from migrant labor accounts for almost 60% of total annual income of households sending at least one migrant laborer. Such finding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explanations derived from the `new economics of migration'. We can thus learn that migration-related decisions should not evaluated only on the basis of utility maximization of individual migrants, but also on the basis of risk reducing by households.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力供需增长的城乡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时期以来 ,我国劳动力供需增长重心都已明显地转移到城镇地区 ,但也不可忽视全国劳动力存量重心仍在农村。不论从存量还是从增量看 ,城乡都存在供过于求的矛盾 ,必须在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努力扩增城市就业容量 ,充分发挥城市化对城乡就业压力的双向疏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