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奴隶与奴才,这是《红楼梦》与《金瓶梅》所描写的被压在等级森严的“金字塔”最底层的人物性格的明显分野。鲁迅认为《金瓶梅》具有“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的艺术典型化的优点。这个优点,在《红楼梦》里发挥得更加出色。这两部小说,都从一个家庭写一个人生社会。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残存着奴隶制的痕迹。封建时代的奴隶大都不直接承担社会生产,而是在贵族、官僚、富豪之家“担任必要的服务或只充装饰的家庭奴隶。”奴隶的命运,作为社会生活本质的一个重要侧面,在《红楼梦》里得到了十分深刻真实的描写;《金瓶梅》虽也花了相当的笔墨,但比《红楼梦》却远为逊色。  相似文献   

2.
由对《红楼梦》的研究而形成的“红学”已历经百年。如今“红学”已发展成为与“敦煌学”、“甲骨文”地位相当的中国三大显学之一。多年来,红学领域争论不已,热点纷呈。《红楼梦》的原型问题就是多年来争论的热点之一。这也很自然,因为搞清作品的原型(模特、蓝本)是...  相似文献   

3.
自近代以来,通过以家庭问题作为素材的文学创作去表现重大社会、文化内容的作品屡见不鲜。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巴金的《家》,以及后来的《子夜》、《日出》和《雷雨》,家庭的盛衰浮沉仿佛成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晴雨表。不过,那时的家庭不是作为封建专制的象征,就是以金钱为纽带,离家出走成了那个时代家庭变革的基本主题。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普遍地建立了民主、和睦、平等的新家庭。新家庭成了人们日常物质生活的基地、精神情感交流的媒介和闲暇活动的场合。从《李双双》到《甜蜜的事业》,排除掉“极左”时期一系列的政治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温庆新 《学术界》2024,(2):123-131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学者对胡适《红楼梦考证》的长时段批评,呈现出赞誉与批判并存的态势。赞誉者主要基于知识“兴味”与“红学史”,肯定该文的“考证”方法契合了现代人的知识结构,推动《红楼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批判者不仅否定该文的“材料”使用与纠缠于“政治问题”,而且意图构建适应现代社会情境的新艺术性研究范式。这是一种以现代学者“当下”需求重构《红楼梦》“过去”意义的言说模式,诱导世人对《红楼梦考证》的“未来”价值予以新的研判。可以说,《红楼梦考证》的现代批评是时人以“新目光新方法”的文艺批评为抓手,努力参与现代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理应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5.
通过延续《红楼梦》里“僧”和“泪”的扮相,《断鸿零雁记》开辟了一个阴性的文化空间。在此空间中,弱化、感伤的男性表面上对女性充满尊敬和爱意,但这种情感的付出实际要求女性做出“对等”的反应。她们或死节或开明的形象,正是这种反应的表征,投射的是传统的男性同性社交欲望。这种欲望充满自恋色彩,试图在时代的变动中通过对家庭关系的展演,来促发男性知识分子回返传统道德秩序的意愿。破碎的家庭、飘零的个体,以及寻而不得的“幽灵式”的(女性)美德,有助于在公众中引发一种同情感。但是,向大众开放自我,引发同情,绝不仅是个人的展示,而是表演一种能够为大众所接受或需要的人格形象。在这个意义上,满布小说的“哭泣”是一种情感劳动。它是组织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第三种叙事方式:对休谟法则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航  黄勇 《浙江社会科学》2006,305(5):24-29
2000年以来的国际学术界,一场由经济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行为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神经科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共同发起的“跨学科思想运动”,正在撼动“休谟法则”的根基。他们对人类“趋社会性”的研究表明,康德所谓“超验”的“道德律令”,罗尔斯在“无知之幕”下构建的“正义选择”,不过是先于个人而存在的、作为人类合作秩序的社会规范,在经过自然与环境双重选择和人类长期演化之后,被“固化”在我们身体和心智中的禀赋与品质。从人类心灵与社会共生演化的角度看,“实然”与“应然”之间,不存在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7.
郁永奎 《江淮论坛》2005,(2):160-170
《红楼梦》的创作,经历了《风月宝鉴》→《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复杂的演变过程。《红楼梦》是今本《红楼梦》的第四稿。“吴玉峰则题曰《红楼梦》”。①《省亲》回是《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的开端故事,随后,它速成一块十七回《红楼梦》。它原来在“贾探春理家”之前《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位置上,而后被作者向前移至“葫芦案”和薛宝钗“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②故事之间位置上。然后,曹雪芹沿着这里往下创作,直到“末回《警幻情榜》”③为止,从而创作出“百回”④《红楼梦》。而后,曹雪芹将《上三十回》⑤压缩成三回《红楼梦》,放在第四回之前,作为小说的开端,之后,他又从开端修改下去,成为“百十回”⑥《红楼梦》,但始终未改变《红楼梦》创作思路。《红楼梦》创作思路既不同于《风月宝鉴》创作思路,也不同于《石头记》创作思路。这为统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红楼梦》结构、主题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3月13日《书刊导报》以一版头条地位加“编者按”套红发表段献民《为世人前所未闻、为学者前所未想;震惊人类的发现——《红楼梦》应有两部:王国华替曹雪芹完成〈太极红楼梦〉》一文以后,迅即产生轰动效应,大陆及香港的数十家报刊纷纷摘载此文,从而引起海内外人士的广泛注目。5月14日,武汉《红楼梦》学会在湖北大学召开“第三次当代红学研讨会”,就《太极红楼梦》问题、《红楼梦》的结构艺术及红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希廉先生一八三二年在《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卷首《红楼梦总评》中说: “五回…是一部《红楼梦》之纲领。” 他第一次提出一种假说,来说明《红楼梦》的大的结构。这就是所谓“纲目说”的滥觞。这种理论,把《红楼梦》分为“纲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寄语]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础、最精巧的组织结构。它把人类的自然基因与社会基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人口再生产和物质生活再生产的基本单元,情感生活和文化传承的维系纽带,甚至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基础架构。然而,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家庭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甚至是全方位、革命性的变  相似文献   

11.
一、《红楼梦》社会 地位的升级 小时候读《红楼梦》是背着大人们读的,后来我发现大人们也背着我们读它。《红楼梦》在我家并未列为禁书,但它在社会上被普遍视为“闲书”,或者说它是“淫书”。我跟某些同学一道偷着读,又怕自己父兄责骂,更躭心的是“社会舆论”。稍长读清人及近代人著述,方知《红楼梦》一书问世后,专门研究它的所谓“红学家”们便“应运而生”,现代文学界科学地誉之为中国文学名著。  相似文献   

12.
清朝前期 ,空前的思想文化和皇权政治专制统治已盛极而衰 ,在“太平盛世”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社会、政治危机 ;随着明中叶以来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 ,一批进步思想家对传统理学展开猛烈批判 ,显现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他们重视人的正当情欲的进步人性论 ,也得到了一些先进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呼应。而自明中叶以来一些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对私心人欲等自然情欲的肯定、对自由情感、民主意识的讴歌和追求 ,在清初也并未完全消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文学巨著《红楼梦》 ,其具有鲜明的民主意识是毫不奇怪的。《红楼梦》的民主意识主要表现为“自由思想”和“平等观念” ,是通过贾宝玉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古典小说《金瓶梅》刺穿封建化理道德的外壳,大胆否定传统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傲睨古今、惊世骇俗运用对比艺术手法,描绘了明中叶市井细民的生活嗜好,表明“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本文简析《金瓶梅》的对比手法,兼与《红楼梦》的嬗变作比较,舛误处俟大家教正。 冷与热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对知识与真理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质疑构成现代思想倾向核心的理想、原理和价值观。没有客观真理,道德价值也是相对的。实在是由形形色色的社会共同体以社会的方式建构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放弃启蒙运动关于进步的信念,不再坚持乐观主义,相反,却表现出苦恼的悲观主义。启蒙运动“人类征服自然”的模式必须让位给与地球合作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最早是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针对经济高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依据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人类永恒的追求,其实质是对人类自身和自然关系的再认识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人类是如何走出将发展与环境对立起来的误区,摆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否定之否定的进步中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升华从而作出可持续发展这一十分明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关于“异化”问题,近年来在国内理论界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有的同志认为:“异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一个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原则问题。有的同志把“异化”等同于对立统一规律,他们把“异化”理解为事物的一分为二,向其对立面转化;有的同志则把“异化”看作否定之否定规律。他们说,“异化和异化扬弃,无非就是否定之否定,一种历史的辩证法。”“异化”究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还  相似文献   

17.
场·同归于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拙著《同一论》中,我否定了矛盾双方在斗争中有“同归于尽”的可能(《同一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9-8l页),而杨志军先生在《环湖崩溃》一文中说:当人类对自然(主要指地球)征服到一定限度、地球失去了存在依据时,“于是人和自然,同归于尽”。对此我又颇有同感。这是否会否证《同一论》的前述观点呢?如果没有否证,那么两种观点的区别何在?各自成立的依据何在?我在《同一论》中认为矛盾双方不存在同归于尽,是因为:(1)在异范畴矛盾(如内容和形式)中本来就不存在同归于尽的任何可熊。(2)在同范畴矛盾(如无产…  相似文献   

18.
综合贝克和吉登斯对风险社会出路的探寻,可以发现,风险社会理论主张全面提升人类整体的风险意识,它并不否定人类实践,但强调要重视人类实践的负面后果;它并不否定社会发展,但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它并不否定发展科学技术,但强调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归根到底,风险社会理论就是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风险.从这种观点出发,风险社会理论,既不是消极的悲观主义,也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而是强调把风险意识作为一种具体的反省批判意识,以此确定人类合理的自我意识及风险意识,把自我意识转向人类如何能使自己进步的过程,把风险意识转向人类如何能有效防范风险的技术手段、制度安排及机制实施等方面上来.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四人帮”利用他们控制的舆论阵地,在文化领域中推行法西斯式的专制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大破封资修的旧文化”的幌子,全盘否定人类社会几千年来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四人帮”在上海的御用写作班子所炮制的《鼓吹资产阶级文艺、就是复辟资本主义》(以下简称《鼓吹》)一文,给文艺复兴扣上了“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体系”等大帽子,把评介和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诬蔑为“瓦解和破坏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制度”。他们这种全盘否定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进而全面否定全部古典文化遗产的态度与马克思主义毫无共同之处,必须给予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作者及“原始作者”问题的考索是近年来红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简单地将这部作品视为曹雪芹一个人草创完成,《红楼梦》文本内部的很多矛盾现象则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探索“原始作者”如果诠释过度则有可能走向误区,并有剥夺曹雪芹“著作权”之嫌.本文从《红楼梦》文本内部分析入手,结合脂批等清代文献提供的丰富信息尤其是这部作品成书过程长期性的实际提出《红楼梦》作者“家族累积说”的新命题,试图对作者问题上的种种偏颇加以节制,从而更恰切地把握《红楼梦》诞生过程中的文化语境并对作品文本的复杂构成状况加以阐释.“家族累积说”的提法还可以与红学界已取得的“曹学”成果挂钩,启示人们去探索曹氏家族的遗传基因特别是曹寅的文化素养对曹雪芹直接或间接的可能影响.这个新命题是在综合“世代累积”与“文人独创”两种写作类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与所谓否定曹雪芹“著作权”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