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实物期权在R&D项目投资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D是中国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用实物期权方法对R&D投资项目进行评价能够适应R&D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借鉴Geske(1979)提出的复合期权模型 ,本文对R&D项目进行了实物期权分析 ,将R&D项目看作一个复合期权 ,建立了R&D项目的投资评价模型 ,对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R&D投资评价的期权博弈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投资具有不可逆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传统的净现值法由于忽略了R&D投资的期权价值,从而低估了R&D项目的价值,而目前利用实物期权理论评价企业R&D投资时又忽略了竞争对手战略行动的影响。基于此,结合实物期权方法和博弈论的期权博弈方法成为评价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企业R&D投资决策问题的最佳工具,不但分析了R&D投资的期权价值,而且还将战略互动纳入到模型中。案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复合期权在R&D项目投资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评价R&D项目投资已成为目前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对R&D项目投资的基本评价方法———贴现现金流法 (DCF)已越来越不能适应R&D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而实物期权方法以其能够灵活评价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投资项目未来的增长机会的特点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借鉴了Geske提出的复合期权模型 ,将R&D项目看作一个复合期权 ,建立了R&D项目的投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实物期权理论和R&D投资项目中的期权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期权定价模型分别对R&D投资项目中的延迟期权和增长期权进行定价,从而得到R&D投资项目的收益现值在决策时点的临界值,以此作为企业进行R&D项目投资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然而溢出效应的存在却是无法避免的。利用实物期权和博弈论的方法,可以对存在溢出效应情况的企业R&D行为进行建模,并反映溢出效应对企业R&D行为的影响。模拟的结果表明,R&D项目的溢出效应与竞争对手的模仿能力,都将降低R&D项目价值及其成功的概率。研发过程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都将提高R&D项目的价值。然而,前者会提高项目研发成功的概率,后者则会阻碍项目研发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R&D投资区位选择要受到跨国公司自身的市场目标、东道国的R&D环境以及投资国R&D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应积极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区位调整的有利时机,优化R&D投资的区位布局,加强与在华跨国公司的R&D合作,重点发展对发达国家的R&D投资,有选择地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  相似文献   

7.
R&D投资作用于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R&D活动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是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R&D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可用R&D对技术创新的种子效应、R&D对技术创新的生长效应、R&D对技术创新的引致效应和R&D对技术创新的自我增强效应来阐释。  相似文献   

8.
关于跨国公司对华进行R&D投资若干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对华开展 R&D投资活动 ,成为目前我国吸引外资的一种新形式。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对华 R&D投资的形式、进入策略及作用等问题 ,对如何趋利避害、积极应对 R&D的全球化浪潮 ,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企业在华R&D投资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增长态势,而且这种投资行为表现出独特的区位特征和行业特征。本文基于在华外资企业R&D投资行为特征的分析,认为外资企业R&D投资正从分散化向国际化演进,而传统的交易成本理论已经难以对这种演进提供完美的解释,在华外资企业R&D投资已经成为其全球学习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对这种行为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IT投资的实务期权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IT投资的实务期权分析思想 ,概述了相关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分析了IT投资项目的特点和种类 ,以及IT投资中多阶段R&D项目的实务期权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