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学刚 《四川省情》2006,(10):21-22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财政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005年,四川GDP为7385.11亿元,财政收入为479.66亿元。全省除43个市辖区外,有138个县级市、县和自治县。从138个县的财政收入指标来看,有如下特点:县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例与幅员面积、人口和GDP比例极不相称。2005年,138个县的幅员面积占全省94.7%,人口占全省74.2%、GDP占全省54.59%,但是其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08.86亿元,仅占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2.69%。与县域幅员面积、人口和GDP占全省比重相比较,这一比例明显偏低。县财政收入增幅较全省少,占全省…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截止2004年底,四川共有181个县级行政单位,除43个市辖区外,有14个县级市、120个县和4个自治县。这138个县的幅员面积占全省94.7%、人口占全省74.2%、GDP占全省58.9%。以工业化率指标来衡量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有如下特点:四川工业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3687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为62815亿元(经济普查后尚未调整的统计数据),工业化率为45.9%。2004年,四川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55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为2165亿元(源…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成都市人口约占四川省总人口的1/7,而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的GDP总量中所占比重为31.84%,研究成都市的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趋势对于四川省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总人口增量较大 ,自然增长量较小。2000年 ,全省年末总人口(常住人口)7327 24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3710 28万人 ,占50 64% ,女性人口3616 96万人 ,占49 36% ,人口性别比为102 58(女=100)。全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 78 % ,在各省(市、区 )中 ,总人口列第五位 ,居河南省、山东省、四川省和广东省之后。全省人口密度为714人/平方公里 ,比1999年末增加11人。全年净增人口为114 11万人 ,比1999年净增人口增加83 44万人 ,总人口增长率为1 58 % ,上升1 15个百…  相似文献   

5.
张友  贺柳 《四川省情》2003,(2):41-42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坝、凉山 全省菜有21个市州,总人口为8493万,3个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不足1/10,而辖区面积占全省48.5万平方公里的62%强,可见四川要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其民族地区地位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6.
王燕 《青海统计》2007,(8):6-12
一、调查基本情况及主要数据青海省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在全省所有的8个州(地、市),43个县(区、市)中进行,共抽取155个乡(镇、街道),673个村级单位,924个调查小区。调查登记常住人口219999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5%。其中男性111220人,女性人口108779人,性别比为102.24;  相似文献   

7.
车茂娟 《中国统计》2006,(11):39-41
由于丘陵地区人口占四川省人口的近60%,因而四川城市化进程的重点和难点毫无疑问都在丘陵地区,而加快丘陵地区城市化的关键在于丘区工业的大力发展。一、四川丘陵地区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一)工业化的水平较低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可以用工业结构比重指数来衡量,丘陵地区和全省的工业结构比重指数分别为0.26和0.28,而全国的工业结构比重指数为0.34,可见四川总体的工业化水平都很低,丘陵地区比较起来显得更低。(二)2004年工业增长速度较快2004年丘陵地区工业增长发展的形势较好,比上年增长了24.3%,而全省工业的平均增长率为18.7%,丘陵地区工…  相似文献   

8.
现在,省级城市住户抽样调查中普遍存在样本构成与总体构成不一致的问题.以河南省1984年的情况为例,全省共有17个市,其非农业居民的构成情况为:大城市(50万人口以上)占33.5%,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占38.8%,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占27.7%;从这17个城市共抽出1,300个调查户,其构  相似文献   

9.
浙江欠发达乡镇农民收入及贫困问题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在全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由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特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样存在,特别是一些山区农民的收入较低。2002年全省共有355个乡镇(以下称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占全省乡镇数的25.8%,欠发达乡镇农村人口369.9  相似文献   

10.
李锦 《四川省情》2006,(4):24-25
四川民族地区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2005年年末人口653.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7.5%;辖区面积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62.9%。民族地区是四川的欠发达地区,1950年以前基本没有现代工业。1950年以后,工业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50年到1978年为构筑现代工业雏形框架阶段,1978年到1990年为逐步形成有具有一定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阶段,1990到1998年为探索建立支柱产业的阶段,1998年到2005年是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阶段。到“十五”末,民族地区工…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青海统计》2006,(11):25-29
近年来,青海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推动了全省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我省63.9%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宁和海东地区,广大牧区人口分布较低,全省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劳务输出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正模 《四川省情》2006,(10):29-30
四川是一个内陆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全省87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即约5000万,其中有3900万农村劳动力。而四川耕地总量相对人口和劳动力偏少,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保守的估计都在1/3以上。因此,在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主线。四川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成为我国跨地区劳务输出的主力,为我国劳务输出最多的省份,人员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其中最集中的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四川共输出劳动力1633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42.5%,其中省外877万,省内820万人。2006…  相似文献   

13.
四川百万人口大县经济发展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有21个“巨无霸”大县,每县人口超过100万,主要集中在四川东部的丘陵区域,辖区内劳动力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比较贫瘠,交通欠发达,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大、人均小。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人口多,密度大,乡镇机构林立按2003年年末公安户籍统计,四川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县中人口最多的是仁寿县,总人口为156万人,其次是安岳县153.2万人、三台县147.1万人,人口最少的宜宾县100万人。而21个百万人口大县辖区面积45743平方公里,仅占全省面积的9.4%,其中: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21.89万公顷,占全省的31.2%。以2003年为例分析,人口大…  相似文献   

14.
赵欣  陈静 《统计与决策》2005,(19):91-92
规划中的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由1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市构成,该区域2002年以占湖北全省33%的国土面积,50.4%的人口,提供了全省59.1%的国内生产总值、61.8%的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武汉城市圈的近期目标为,到2020年将武汉城市圈建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这个增长极,有望成为中国第四个增长极.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及产业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两方面对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江门与佛山 )的七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进行了分析。一、珠江三角洲主要产业的产出结构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以及惠州与肇庆的部分地区。人口占广东省的约三分之一。 1998年珠三角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5 981.10亿元 ,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 75 .5 3% ,其中农业占 45 .0 5 % ,工业占 74.34 % ,建筑业占6 8.0 5 %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占79.2 …  相似文献   

16.
正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作为老龄化的起点,达到这个标准的人口类型称为"老年型"人口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为7.53%,云南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成为云南经  相似文献   

17.
一、我省欠发达县(市、区)发展状况全省25个欠发达县,区位条件和交通基础设施都较差,现有人口1017万人,占全省的22·4%。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点:1·经济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从经济总量看,2000年到2004年,25个欠发达地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081亿元,年均增长13.7%,高于全省(12.9%)0.8个百分点。从人均GDP看,25个欠发达地区人均GDP达到10302元。2·积极发展非农产业,产业结构日趋调整。25个欠发达地区产业比例从2000年的20∶46·3∶33·7调整为2004年的14·1∶49·3∶36·1,第一产业下降了5·9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  相似文献   

18.
苏中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权 《江苏统计》2001,(9):26-27
苏中目前人口、土地面积分别占全省的24 1%和19 9%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50人 ,比全省高136人 ,居全省之首。GDP、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19 2%和15 3%。“九五”期间 ,苏中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提前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初步具备了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快速崛起的基本条件。但是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客观规律的作用 ,目前苏中与省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 ,加…  相似文献   

19.
凉山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仰协  刘斌 《四川省情》2003,(3):36-37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全州总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4%,现辖17个县(市),2001年末总人口405.9万人,占全省的4.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3人,且分布极不平衡,安宁河流域和南部金沙江河谷一带为人口稠密区,大小凉山和州境内西部则人口相对偏少,尤其木里藏族自治县人口最稀少,每平方公里仅9.0人。总人口中男性211.9万,占52%;农业人口357.1万,占88%;少数民族191.1万,占47.1%,其中彝族占总人口43.4%,藏族占1.6%,其余12个民族占2.1%。  相似文献   

20.
遵义生态型农村经济现状近几年,遵义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全面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稳定解决了全市700多万人口的温饱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统计资料显示:到2002年底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33.29亿元,同比增长4.5%,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47.5%。其中:林业总产值为43231万元,同比增长2.63%;畜牧业总产值为44.32亿元,同比增长7.56%,占农业总产值的33.25%,肉类总产量达42.06万吨占全省的28.6%;粮食总产量为280万吨占全省粮食产量的27.1%;油菜籽产量达23.96万吨,占全省的37.3%;烤烟产量8.05万吨,占全省的26.8%;全市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