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大城市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引发的社会极化问题已成为社会最为敏感问题之一,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上海为例,分析了上海居民家庭的总体分异特征、上海中高收入阶层和最低生活保障阶层状况、城市贫困人口生活满意度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大城市社会极化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管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借鉴已有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要求,从城市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三方面构建了由33个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2014年珠三角地区的相关数据,综合运用主客观赋权法对珠三角9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苏红键 《城市》2016,(6):3-9
笔者从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3个方面综合评价了我国城市空间扩张效应.在经济效应方面,随着城市建成区快速扩张,人口密度显著下降,城市平均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而且出现空城、“鬼城”现象,按照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的观点,全国城市总体节地潜力接近现有建成区面积的30%;在环境效应方面,城市空间扩张不仅意味着大量占用耕地、林地、湿地和绿地等,而且会导致小汽车数量增加以及通勤距离增加,由此导致汽油消耗量上升和污染排放增加;在社会效应方面,随着城市空间扩张,大量城中村、棚户区导致了城市内部空间二元结构,与农业转移人口一起进一步深化了城市社会分异.未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避免以往城镇土地粗放扩张模式,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同时要积极妥善解决城镇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芳 《科学发展》2012,(10):80-83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导致城市发展出现一系列城市病问题,城市居住区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居住分异"现象,整个城市形成一种居住空间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状况,给社会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混合居住是目前解决居住分异的一种重要途径。混合居住模式以消除居民的社会差异为住宅建设的社会意义和目标,是解决不同社会阶层隔离、促进不同居民交往的有效方法,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城镇化的内涵总体来说,城镇化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它既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等人们看得见的实体的变化过程,也包括了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镇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还包含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从阶段上划分,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基本处于乡村城镇化阶段。这也决定了我国当前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两个转变:人口非农化和农地非农化。本文依据城镇化的内涵,侧重分析推进这两个转变时…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两个抓手,一个是城镇化战略,一个是都市圈发展的战略.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三大城市群和经济圈之一,应不断创新,大力推进珠三角高水平的城镇化,并促进大珠江三角洲成为世界级都市圈.应以一条城市主轴和三个城市群支撑大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加强深港合作、珠澳合作.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是适应国内外发展大势和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有利于产业和人口的城市倾向和提升城镇集聚效益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艰巨历史性任务.新型城镇化之所以“新”,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传统城镇化仅关注农业剩余劳动力及人口向城市转移,而忽视了城市空间承载能力不足下的人口过度拥挤、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下的企业过度拥挤以及企业资源高消耗下的环境高污染问题,忽视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快转向城市下的城市公共服务缺失和非均等化、城市土地利用低效率下的城乡差距大拉动等社会问题,反映出城镇化非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区域空间的传统研究视角以及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特殊性归纳,引入"流-空间"的理论工具,并运用其梳理珠三角区域空间演进历程。具体而言,包括乡村城镇化、城市区域化和区域整合化三个阶段。接着,剖析珠三角区域空间转型的特征,也是本文的结论:一是"政策松动"到"政策主动"转型,二是"外向-资源驱动"向"内在-创新驱动"转型,最后是"全面铺开的城乡混合"向"优势集聚的多强中心"结构转型。最后,尝试为新时期的珠三角区域空间转型构建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9.
陈琪  ;杨纪伟 《城市》2014,(6):67-70
正一、前言在城镇化的热潮中,我国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为塑造城市特色,许多城市不惜花重金提升城市形象,追求气派,标新立异,殊不知这是对城市特色的误解。塑造城市特色已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体现了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基础上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自然—社会复合巨系统,城  相似文献   

10.
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条重要路径。我们知道,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已成为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发展的主要载体,全面深化改革自然对城市体制也提出改革要求。这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中国城市体制历经变革,目前形成了以地域性建制为主、层级繁多,实行市管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