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阿成 《市民》2006,(7):11-11
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蓝皮书指出,人才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人才队伍、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四个方面的要素。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第三代领导和第四代领导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人才思想。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在人才的科学内涵方面,提出科学人才观,对人才的定义作出了科学的界定;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理论,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方面,进一步创新了人才的选用标准;在人才的管理和保障方面.提出营造“四个尊重”的环境氛围、完善分配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相似文献   

3.
人才作为生产关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地位全面超越能源、资本等要素,成为最具创造力的战略资源。党的二十大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其战略指向直接瞄准高质量发展、大国复兴和建设世界强国,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但从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看,主要面临着高层次人才占比较低、区域人才发展不平衡、人才创新活力不足等一系列发展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才强国建设和伟大复兴进程,破解这些历史性的问题,需要在人才开发治理中寻找答案。随着当前我国整体迈入新发展阶段,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为代表的城市群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引擎和人才创新集聚的主要载体,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经历了几轮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后,区域城市群人才竞争已从以往单纯的比拼数量规模逐渐演变为人才价值创造能级和人才生态系统的综合较量。因此,评价人才生态系统建设成效对于推动区域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现有研究...  相似文献   

4.
人才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进步固然具有其重要的战略性,但是人才自身的才华却具有相对性,这对于用人单位和组织人事部门使用人才有很大的启示:要从人才才华的相对性出发,发展、准确、务实、及时、充分、宽容地使用人才。  相似文献   

5.
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有效治理提供智力支撑,但存在着乡村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完善、人才专业化程度低和人才引进难、流失严重等现实困境。培育本土新型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回流,鼓励社会人才投入乡村建设,成为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路径。为此,应当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完善机制保障、加快产业发展,统筹推进人才部署、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活力、吸引人才回流。  相似文献   

6.
2009年,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主战场,急需大批既懂得开发建设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需要。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将对管理型外语人才、技术型外语人才、商务外语人才和旅游外语人才产生更大的需求。而目前,东营市外语人才发展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平衡、知识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地方政府应当从战略高度制定外语人才战略规划,加快引进复合型外语人才,创新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化外语人才成长环境,以满足城市当前及将来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夏宁 《金陵瞭望》2005,(22):28-31
2005年11月22日,江苏省十届九次全委会讨论制定的江苏省“十一五”《建议》,高调提出在加快建设科教强省和人才强省方面要构建江苏发展的人才优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有效实施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企业家、党政领导骨干培养工程,造就一批‘两个率先’急需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8.
基于博弈论和灰色关联度的企业人才招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和实现企业人才招聘的科学化、合理化,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灰色关联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两大问题,即在什么样的选拔机制下选拔人才,以及如何在众多应聘者中间识别人才。通过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相关理论建立人才招聘模型,并指出在合理选拔机制下,企业偏向于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实现收益较大;为了实现识别素质高的人才,建立了全面、系统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说明如何对人才进行分析评价,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绥化市实现“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发展战略作保障。绥化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应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加大实施人才开发优先战略、人才结构优化战略和人才环境优化战略,依靠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才对保险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保险业人才不足的现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保险业人才不足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对保险业发展的制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吸引人才、推进从业资格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等加快保险业人才培养和加强人才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青年毛泽东的历史观经历了从圣贤创世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从精神力量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到人民群众的斗争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的改变.这两个改变确立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主体地位,肯定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伦理原则,人民成为价值主体和评价尺度,这标志着青年毛泽东人民主体价值观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以其坚守志节自然纯朴的人生境界和高旷真淳的审美境界为后人所仰慕,但时代精神和个人兴趣的不同,人们对他的理解、择尚也有所不同。本文即从唐人对其隐逸和诗酒风流两方面的受容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唐代对其趋尚的时代原因以及唐诗与陶诗的个中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朱熹天命观的构成体现为“天”与“命”的统一;时代认知表现为对天命的认知.朱熹在融合了各历史时期儒家天命思想基础上,对其丰富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天命观.朱熹天命观不再把“天”与“命”看作是对立的两种事物,而把“天”与“命”看作统一构成体,他们统一于理之中,以此适应时代的需要.朱熹天命观要求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思想、言行、都要适合君之命令,这是人的天命.朱熹天命观的时代境遇还在于人们对天命的认知,以此自觉的引导人们思想精神,规范人们的社会活动.朱熹天命观肯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这是“人”之所以“成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彭德怀同志以他鲜明的个性特征展示出独特的人民观,其特征主要包括"不忘本"的农民情结,"要为工人农民服务"的军人情怀,敢为人民"鼓咙胡"的个人品质,"要特别强调爱护人民利益,对人民的一针一线不得损害"的廉洁风范。他的人民观仍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伟大人格,终其一生执著追求、倡导和践行的是一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导的价值观,确立并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唯民史观"。这既是邓小平一生价值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他为我们党所规定和树立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龚自珍、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人才问题的先驱。龚魏在强调人才重要性的同时,就近代经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而又深刻的建议。但龚自珍以"仿古"、"救今"为其人才思想的出发点,企求"天降人才"而无切实具体的实施方案;魏源则以"变古"、"便民"为其人才思想的核心,把师夷人才的培养作为强国御侮的关健,倡导逆境亦能成才,以知人善用的具体主张,提出了合理使用人才的可行措施,使中国古代的人才理论走向近代化,他的人才思想在近代中国具有启端发韧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代人才思想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合理成分,吸取百家之长,融通中西人才思想和用人实践,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思想,并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后,把自己的人才思想付诸实施.本文试从"人尽其才则百事举"的重人思想、"使全民皆有科学知识"的普教育才思想、"尚公去私,厥惟考试"的选才思想、"有才有德"的人才标准和"人能尽其才"的任使策略、"官吏为人民公仆"的近代民主管理思想等几个方面,对其人才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剖析.  相似文献   

18.
192 0年 ,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在湖南实行地方自治的理论。其中 ,民主思想是这一理论的核心部分。此时 ,他的民主观有了新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他对“人民”概念的理解以及民权政治的理论与实践上 ,这对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理论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他的民主思想依赖于自治政体的实现 ,因此 ,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郭明辉小说是对城市的叙述.他笔下的城市与人物是和谐的.他不写变形的人物,不刻意加入自己的思考,甚至不显露自己的情绪,似乎只是忠实地表现城市生活,做一个旁观的记录者.郭明辉小说的叙述具有平民化倾向,但作品内容的平民化并不等于作者立场的平民化,他看似以大众立场(民间立场)介入文本,但从小说中主人公的身份、作者处理题材的态度等方面,能够看出作品的精英立场.  相似文献   

20.
朱元璋在其统治实践中,不仅做到了知人善任,且善于总结用人经验,逐步形成了内涵丰赡、求实致用的人才观。在重人方面,认为举贤任才为立国之本;在用人方面,坚持量能授官,各取所长;在选人方面,讲求不拘资格,唯才是举;在容人方面,力求推心待士,从谏如流;在管人方面,主张严明驭吏,赏罚公正。朱元璋的人才观将封建时代统治者的人才观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