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在没遇到傅加明之前,我说尽了上海男人的坏话。那时我有一帮北京哥们,在北京吆三喝四地吃饭喝酒,一点也不小资,把东四吃遍了吃西四。总之,我觉得在北京过得极舒服。可老总非把我派到上海去,在恳求了半天之后还是没有效果,我眼泪汪汪地辞别那几个哥们。他们拍拍我的肩,说:"上海男人从来不会买单的,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梅子成熟的季节,刘振之同志终于腾出时间,接受了我的来访。众所周知,刘振之同志担任过几任上海市副市长,为上海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最后一个任期里,他奉命担任东亚运动会筹委会主任,导演了一幕出色的东亚运动会。副市长卸任后,“下海”做了上海科技投资公司董事长,成绩斐然。在他的办公室,就公共关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刘老与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刘老说:“公共关系之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席卷中国,应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  相似文献   

3.
2004年7月23日中午12时,当年<文星>老板萧孟能因心肺衰竭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去世,终年84岁.这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突然了.3个多月前,萧先生还在上海寓所接受了我对他的采访.当时萧先生虽在不停地吸氧,但仍兴致不减,对我这位大陆记者历数当年<文星>的悠悠往事,其中有褒贬不一的"中西文化论战"、别具一格的"文星丛刊"、众口称赞的"文星艺廊"等,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人物,就是曾经"情同手足"后来却"反目为仇"的李敖.萧孟能自2001年携夫人从美国来上海定居后,过着一种宁静而又充实的生活,只是身体每况愈下.毕竟已是80多岁的老人,况且年轻时在上海就被大名鼎鼎的黄家驷博士(著名胸外科专家)摘去肺一叶(这于他晚年的生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在上海营销中国将成为一种“世界制造”。如果说跨国公司在华东地区建设工厂并形成“中国制造”之概念的话,那么还有一种非物质化的产品也在世界各地流传着,那就是国际机构或跨国公司在上海这一中国经济的心脏地区,直接打造和输出中国经济的新形象,这可以称之为“世界制造”。在本届福布斯论坛之前,《财富》杂志在1999年也兴起过这样的高潮,以后美国的《商业周刊》、  相似文献   

5.
大约是一九三九年五月左右,我在教导总队文化队工作的时候,有一天,我路遇项英副军长,他问我在上海是否知道一位电影演员叫蓝苹的。我说认识,听说她已去了延安。我和她原来的丈夫曾在一起搞过电影、戏剧的评论工  相似文献   

6.
《伴侣(A版)》2015,(4):26-27
我初中时读过一本关于一个女律师的小说,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从那时起我就梦想在中国最璀璨的城市当一名侠气纵横的女律师.我毕业后留在上海,一无所有,然后在合适的年龄吃苦耐劳,在合适的时机寻求稳定,在合适的机遇结婚生子,这是我梦想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说法 《现代交际》2005,(8):72-72
我学的是工程造价专业,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市政建设方面的工程预决算工作。去年春季。我从北方来上海寻找工作机会。在求职过程中,发现企业招聘人员大都不太懂行。一次,我应聘一家室内装饰公司的预决算职位,中年女HR问:“我们需要装饰预决算员,你做过装饰预决算吗?”我回答:“我学的是工程造价,做过土建预决  相似文献   

8.
女人激动地和我拥抱,那是1983年,中国的普通男女还不会这样的拥抱,但是她拥抱了我!我说一件1983年夏天去吉林市的事,然后再说一件1984年夏天从大连回上海的事,两件事合起来正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1983年的时候我是助教,出去开会只能坐火车硬卧,不能乘飞机。可是1983年的时候想买卧铺票很难,我只好上车补。火车刚离开上海,我已经站在补票的车厢排队。那是7月,火车上没有空调,所有的车窗都开着,但是车厢里依然很热。广播里说,要过了无锡才能补票。我安心地  相似文献   

9.
柏兴武 《老年人》2006,(11):29-29
出差到上海,我顺便去看望二叔爷。二叔爷住在上海他儿子的豪宅里。我去时,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二叔父没有在家,堂弟告诉我说:“爷爷卖菜去了。”我一听心里甚是诧异,莫非二叔爷在儿子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二叔爷就一个儿子,在我们家族排行老八,我叫他八叔。八叔大学毕业后在上  相似文献   

10.
王玉萍 《老人天地》2010,(10):33-33
我有个打小一起长大的同学、好朋友小彭,好到我常在她家“泡”着。她的妈妈周姨热情地照顾我,周姨买的很多连环画我都看过,她做过的上海菜我都尝过,甚至慢三、慢四、“交谊舞”也是她教我们跳的。  相似文献   

11.
正海伦·斯诺(1907—1997),是埃德加·斯诺的第一个妻子,大约于20世纪40年代末离异。与斯诺结婚以前,她在当时上海已是崭露头角的女记者。关于她前期的事迹很多后来听说。我与她结识是1972年底。战后几乎过着隐居生活的海伦这时与她的老朋友,当时驻联合国大使黄华接上了关系,终于实现了重返中国之梦。我当时在对外友协工作,有幸  相似文献   

12.
海燕 《当代老年》2014,(6):28-29
2013年6月1日,我在上海红房子医院被确诊患有癌症时,一个人很平静地走出医院大门,去豫园逛起了上海老街。我漫不经心的走着逛着,无意间在一家小摊上发现了一对特别精致的钥匙链——银白色的心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条用玫瑰红色烙着“天长”二字;另一条用翡翠绿色烙着“地久”二字,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一般来说,这样匙链的买主都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他们要的是爱情“天长地久”。可是我——一个年过六句的癌症患者,梦想的是生命和爱情都能“天长地久”,在如此美好的中国盛世享受晚年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交际》2008,(1):4-6
张维迎:中国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学费太低来源:4月27日《上海证券报》我过去讲过一句话,"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因为学费太低"。什么意思?世行的研究、欧洲的研究都发现,我们用低学费的办法实际上补贴的是富人,而不是补给穷人。如果我们把学费  相似文献   

14.
秦怡 《中外书摘》2009,(3):7-10
1946年底,我与吕恩一起,带着5岁的女儿经过千辛万苦,历尽艰险,回到了我的家乡上海。这是我回家后过的第一个年,除夕夜,我刚洗完头发,按照旧习俗,要过个干净年。当我正披着一头湿发时,外面有人叫,说是有人找我,我怎么也想不到是老金来了。  相似文献   

15.
走上社工之路,偶然之中有必然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我在这一年走进了中山大学哲学系神圣的殿堂.大学毕业后再进校园,讲台一站就是30年,这期间参加过多年全国高考命题,在高校讲授哲学、逻辑学、美学、公关礼仪等课程,在象牙塔做学问教书,与社会工作没有什么关系. 2003年,广东工业大学要从工科大学转向多学科大学,需要设立文科专业.开设什么专业,一时众说纷纭,但是大家有一个共识,必须是与社会发展同步的专业.做过很多研讨之后,校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我建议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虽然在当时还不能看清社会工作的前景,但是从中国和世界的趋势看,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现代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经过一番论证,我校最终社会工作专业申报成功,2004年开始招生.  相似文献   

16.
故乡的温馨     
自从考上大学,离开故乡温州,我就从未在老家过春节。己卯正月初三,我却和妻一起从上海赶往温州,为的是给母亲庆贺九十大寿——她的生日是正月初五。  相似文献   

17.
尹静  田庆轩 《职业时空》2005,(12):44-45
来到Winnipeg快两年了,毕业在即.和任何一个在加拿大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一样,我也面临去留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挣扎过,并且给自己列了个表儿,把回国和留在加拿大的好处、坏处分别写出来,好给自己做个决定.回国有好吃好喝,朋友多,在大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如此经济基础势必制约和影响着上海文学艺术的发展.文艺社会学就是研究这种制约和影响的.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承认工业化的进步意义和上海在全国的独特地位,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上海文艺界的许多现象了.三位女剑客今日上海最活跃的作家当推王安忆、程乃珊、王小鹰.这当然是和她们各自的努力分不开的.不过,在男作家占优势的中国文坛,三位女作家的同时涌现和并列鳌头,恐怕也只有在上海一处了.女作家全国都有,男作家在上海也不算少数,就个人的才华和勤奋而言,  相似文献   

19.
问:听说你从1995年以来每年都要去一次甚至两次上海,而每次回来后都有一些新的感受,你能否具体谈一下,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答:我从1995年至2001年6年去过7次上海,其中97年去过两次,每次去后都有  相似文献   

20.
海上遇风记     
杨汇泉 《老年人》2003,(8):43-43
我曾乘飞机万里远航,观赏过蓝天、白云和阳光的灿烂,曾驱车奔驰在原野上,欣赏过绿树、烟村和田园的风情,也曾泛舟于滔滔江河,品赏过岸柳依依、白帆点点的韵味,却从未坐过海轮飘洋过海,领略大海的雄浑、宽阔和磅礴,总觉得是一大遗憾。心仪已久,机会终于来了。去年秋天,我携老伴前往佛教圣地普陀山观光,返回时与老伴商量,决定坐海轮去上海。这样,虽然旅途多费一些时间,但可了却一桩心愿。那天傍晚时分,我们登上了开往上海的一艘海轮。原以为海轮比长江上的游轮要宽敞、豪华、舒适,谁知竟大相径庭。二等舱4人一间,摆着两张架子床,上铺尚可称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