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河流域存在着"上万年文明起步"的文化遗存,是商族先民的发祥地,又是东北地区四大族系间冲突的主战场,也是东胡族系和氵岁貊族系的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2.
吴军 《中国民族》2012,(1):14-15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这里的古代南方"苗瑶"、"氐羌"、"百越"、"濮人"四大族系交汇、演变成了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殊的地理条件、温暖的高原气候、浓郁的民族风情,形成了贵州独具魅力的民族村寨。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肃慎、东胡、氵岁貊等各族系的人民互相融合,并不断发展与中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最终共同铸造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古代民族文化.这一文化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剽悍的民族性格,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开放的文化体系.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中,东北古代民族文化以刚劲质朴、雄健豪迈、清新自然的风格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华文化是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在新形势下,如何理解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的精神?民族地区如何进行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是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  相似文献   

5.
辽河是母亲河之一,孕育了六千年北方文明史。运用电视艺术手段,以历史文化专题片形式再现大辽河千古文明形象,是电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挖掘历史文化遗产,重振经济社会的现实需要。22集历史文化专题片《大辽河》,纵贯六千年辽河文明史,反映辽河流域的历史变迁,把北方悠久灿烂的人类文明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大辽河》是北方文化品牌,它所代表的北方文明的新理念和新思维,将随着《大辽河》的问世而对北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民族传统文化是以该民族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土壤而滋生。生活在广西的各族人民,在对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的适应、改造中,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人人和谐"的局面。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广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传统文化更具有特色、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王船山有明确的民族同化思想,他希望文化先进的"华夏",能够去同化文化落后的"夷狄"。但是这种同化是自然同化而不是武力强迫同化,所以王船山并不是一位极端民族主义者。船山认为民族同化的实质是民族特性的同化,即"文明较低的征服者"的"粗犷悍厉之气"为文明较高的被征服人民的"膏粱豢养之气"所同化。不仅如此,船山还注意到自然同化是一个长期的"自愿选择"的过程。船山的这些思想体现了文化民族主义的近代性因素,对于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8.
廖杨 《青海民族研究》2005,16(1):109-112
本文认为,古代西北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着少数民族宗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原宗法文化的传播及其为西北古代少数民族认同和接受是个由近及远的渐进过程,宗法文化的同步起源及其形成发展的差异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还是共时分层,都说明审美文化是一种内涵复杂、层次丰富的文化形态。从历史演变的情况来看,审美文化主要可以划分为围绕手工劳作的生产方式建立起来的古典性审美文化和围绕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文明建立起来的现代性审美文化;而审美文化存在着民族演变的情况,这样就有了外来民族的审美文化。对于中国"古典舞蹈"来说,有必要对古典性文化的内涵及其审美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与理解,以此作为重建"古典舞蹈"的审美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世界上许多民族曾经创造过自己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诸如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以及中、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历史遭遇不同,这些古代文明未能够都连续不断、脉胳清晰地传承至今。有些古代文明的产物,人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古代埃及人的建筑学、玛雅人的天文学和数学,竟成了考古学的对象和科学文化界之谜,乃致于使天文学家不得不联想到这是否与地球以外的文明有关。缺乏清晰可寻的传承线索使能够制造电脑的现代人而迷惘于自己祖先所创造的文明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化史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使得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被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之中。对民族地区而言,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浩大工程,是一项关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处"丝绸之路"枢纽地段,是古代东西方文明荟萃、撞击、交融之地.从古至今,生活在这块广袤大地上的各民族人民以其聪明才智创造出了无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华传统艺术及世界文化增添了不可取代的异彩.本文通过对新疆各民族传统舞蹈的论述,阐明传统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强调了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工程,以期引起更多的人对抢救、保护、研究传统舞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古代北方诸族及其语言的历史关系,考察了由丁零、东胡、肃慎等族系语言演化而来的突厥、蒙古、满通古斯诸语族之间的早期接触。文章认为,古代北方诸族及其语言、文化间的史前混合以及有史以来的接触与互动,是阿尔泰诸语族共同性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使得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被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之中。对民族地区而言,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浩大工程,是一项关  相似文献   

15.
老挝的苗族     
老挝的苗族罗有亮在老挝众多的民族中,苗族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山地民族。由于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老挝政府对本国的各民族没有进行过系统、详细的识别和分类。作为山地民族的苗族属三大族系中的老桑族系,意即山顶上的老挝人。苗族人口约30万,占老挝人口的72%...  相似文献   

16.
一、序言自古以来,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广泛而错综复杂地分布着语言、人种不同的民族支系——民族集团(ethnic group),这些民族集团形成了地方权力结构的基础。本文所要考察的彝族,也是形成地方性势力的重要民族集团之一。中国西南地区历来引起史学界争议的唐代南诏王国的民族构成及其相关族系问题,尤其是自从见于唐代史书的乌蛮、白蛮名称在我国学术界出现以来,有关其文化及民族源流的问  相似文献   

17.
自新石器时代,东方古代文化在地理、民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多样性,深受贸易、文化或宗教交流的影响,最终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文明。在今天这个"混沌"的世纪,我们把全球语境下不同领域里的秩序现象区分开来,有一般所泛称的艺术,也有绘画。在绘画上,这个秩序透过再次尝试建立一套新的理论,从原则上出发,希望完成一部"有关构成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费孝通的民族走廊理论,并与李绍明的民族走廊及藏彝走廊见解进行商榷。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走廊的观点,认为民族走廊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心圈层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它的特性决定于古代农业文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民族走廊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时空界限由其性质所决定,民族走廊是建立中国自己的民族学理论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19.
草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古代起代代相承生活在草原上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哈萨克族是一个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以草原文化为依托,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马文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本文以草原文化为依托,以"马文化"为线索,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以及文化变迁三个不同视角对哈萨克族"黑走马"进行了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20.
刘璟 《中国民族博览》2017,(14):166-167
自新石器时代,东方古代文化在地理、民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多样性,深受贸易、文化或宗教交流的影响,最终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文明.在今天这个"混沌"的世纪,我们把全球语境下不同领域里的秩序现象区分开来,有一般所泛称的艺术,也有绘画.在绘画上,这个秩序透过再次尝试建立一套新的理论,从原则上出发,希望完成一部"有关构成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