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提升政府回应力的基本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大力提升政府回应力。建设有回应力的政府、大力增强政府回应力,是提升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建设有序民主的重要途径。提升政府回应力的根本途径包括:明确政府定位,真正将政府从全能型政府中解放出来;加强行政伦理,努力提高行政人员行使权力的正当性;培育公民社会,努力实现公民参与与政府回应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问政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为政民互动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公民诉求表达与政府回应性之间的关系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公民诉求对政府回应能力和回应效能的影响,很少基于政治修辞的角度对政民互动的话语进行具体分析.以F市G区为个案,利用其12345平台连续三个月完整的公民诉求工单数据,探讨了公民诉求对政府回应话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回应话语会受到公民诉求话语、问政类型、诉求领域和是否主动提供个人信息等因素的显著影响.由此可见,政民互动中的公民诉求与政府回应都具有选择性,是一种策略性互动;策略性互动的背后是政府和公民彼此政治信任基础的缺乏.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主体间”互动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型政府"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主流话语,它是公众、学者、传媒与政府等多元社会主体间互动的结果.首先,它是公众与政府,即行政价值主体与行政管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其次,它是学者与政府,即学术研究主体与行政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最后,它是媒体与政府,即大众传媒主体与舆论回应主体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以 12345政务热线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中被广泛运用,调适了基层体制内权责关系, 是政府吸纳民意的重要渠道。但数字技术难以对个体诉求精准分类和真实性识别,因而产生诉求信息拥挤。基层干部在面对诉求制度的回应规则时,其回应行为呈现出线上诉求回应与线下事务治理回应的二阶样态。一阶样态体现出基层科层组织内部关于诉求回应的权责调配和压力驱动逻辑。二阶样态则是基层干部在具体情境中与村民围绕诉求进行互动,体现为一次性诉求直接回应、模糊性诉求程序回应和不正当诉求化解治理三种策略。诉求回应制度提升了基层回应性治理的水平和效能,但此种干群互动是靠科层压力传导来实现,呈现出回应的被动性和后发性,这与我国群众路线所蕴含的干部直接回应和解决民意诉求仍有区别。  相似文献   

5.
社区居委会与居民是城市社区服务供需架构中的关键主体,两者之间的互动回应严重不足制约了社区服务质量的提升.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回应”理论探讨城市社区服务供需双方的互动关系,对双方互动回应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并从居民社区主体意识、居委会服务意识及人员素质、互动回应渠道等方面剖析二者互动回应“失效”的原因,提出构建城市社区服务供需主体互动回应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善治理论、现代民主行政理论及协商民主理论为指导,分析当前行政决策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注意到加快我国行政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不仅要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发挥社会能动性,因此,建设政民互动回应的公共机制将是一种明智而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回应机制是培育新一代大学生党员、探索高校基层党建模式、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需要。当前,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回应机制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回应动力不足、回应渠道不畅通与回应载体缺乏创新。为此,需要建立制度化的互动模式、畅通回应渠道、推进回应载体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政府在整个系统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职能理应作相应的调适,更加侧重健全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与程序,扩大公民参与权;落实行政问责制,实现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对公民服务需求的回应性;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促进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等。  相似文献   

9.
治理理论作为现代政府行政管理的一种新兴理论,其理论所包含的“回应性”、“互动”、“公开性”、“透明度”、“法治”、“公正”、“有效”等主张对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完善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具体措施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决策理念、加强政府与公民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平等协商与合作、建立沟通顺畅的网络系统等。  相似文献   

10.
回应型行政是一种能够积极主动回应公众诉求和社会发展实际的行政模式,是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行政创新。法治是回应型行政的根基,建构回应型行政关键在于行政法治的实现。回应型行政应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建构并探求实现路径,包括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利,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以实现善治,夯实政府的合法性根基。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思维和应用已经渗透到政府治理范畴中,为政府回应带来了多方面的变革,使得政府和社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必须把大数据思维融入政府回应的理念向度、工作方式和决策思路中,确立大数据的战略地位,营造数据文化,规范数据使用,创新政府回应机制,加强政府回应的主动性,拓展政府回应的渠道,真正提升政府回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国家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利实现良性互动的社会,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治理的社会。和谐社会实现的关键要件是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即政府与社会合作模式。该模式实现的基本路径应是从统治性行政到民主性行政,从行政集权到有限分权,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3.
网络民意影响公共政策构建的力度和效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应性政府”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中居于主要地位,它提倡以公众为服务的核心,积极回应公众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离开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活动,意味着加强与改善政府治理模式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民意逐渐引起了政府决策者的关注和回应,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质疑。其实,对于提高政府对公众的回应层面考察,网络充当了一种利益表达渠道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信息流动的载体,基于网络表达的民意同样也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反映了现实中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因而也应该成为政府积极回应社会、构建公共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善治是治理的发展,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行政事务的合作治理,其实质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还政于民;它表征着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种宽容为本、合而不同、合而共生的互动共进关系。善治在向度认识和路径选择上为行政体制改革注入了新的力量,行政体制改革则从观念变革、制度创新两个层面对善治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5.
在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地政府都在努力通过转变职能,健全机制,机构改革等方式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12345便民服务中心是近几年来为解决民众日常非紧急诉求的电话服务平台机构,在12345平台为民众处理诉求聆听民声,拓宽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的同时,也推动着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行政效能改进。文章以石狮市12345便民服务中心为案例,以12345便民服务中心这一平台为出发点,如何整合多方资源,激发部门活力,优化绩效考评,促进政民互动,进而形成对行政效能的倒逼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府缺陷和市场缺陷的客观存在,使得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成为必然,发展中介组织是维护市场秩序、弥补政府失灵、补充政府供给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的中介组织还不规范和完善,政府不仅要对中介组织的运行作积极的回应,引导和规范中介组织的发展,同时还应给予中介组织更大的自由和自主权,由此形成一种互动、开放的更为成熟的政府体系。  相似文献   

17.
依赖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快捷高效的特征,“网络反腐”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增强网络反腐的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政府是否能够做到尊重和回应民意,能否实现媒体、民意与政府的良性互动。通过对“表哥”杨达才的“落马”事件过程的回顾分析可以发现,在当前的“网络反腐”事件中,一种新型的互动模式,即“自媒体一传统媒体一全媒体一政府回应”的互动模式已经形成,这种发自网络自媒体直至政府做出有效回应的新型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媒体、民意与政府的互动,必将有助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民意逐渐引起政府决策者的关注和回应。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民意与政府行政决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何利用好网络,使其为政府与公民有效沟通构建桥梁成为一项具有前瞻性的课题。网络民意与政府行政决策之间的问题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得以合理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随机的,而是要纳入制度化、法律化。从而,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公民和政府的行为及其两者之间的互动,都受到法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政府回应能力是善治政府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善治程度的重要标准。基于善治的理论视角,从回应过程、内容、效果、时间、方式等方面阐释了政府回应能力的应然表征,对近年来我国政府回应能力的实然缺失及其产生根源进行了剖析,主张通过树立新公共服务理念、强化政府回应制度建设、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加快电子政府建设等措施予以提升政府回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政府管制机构、被管制行业和消费者三个行为主体处于直接互动和间接互动关系中.直接互动主要包括收集信息、法制规定和行政裁决三个内容.间接互动是消费者和企业利益集团企图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渠道影响管制决策的活动.要在互动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政府过程管制需要一系列制度安排:一是必须拥有互相独立又相互制约的行为主体;二是管制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必须处于互动关系中;三是必须有相关的制约、监督机制.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为进行管制能够实现促进社会分配效率、刺激企业生产效率、维护企业发展潜力的政策目标,因此优化政府管制方法十分重要.激励性管制是相对于政府单方面强制管制而言的一种新型管制方式,应当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