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的人文精神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环境的变化,21世纪的现代教育,应该让青年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适应、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当代大学生是否会做人,主要取决于其思想境界和道德涵养,这一切主要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而构建和谐的大学人文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统帅。  相似文献   

2.
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学会做人”既是时代对大学生群体的诉求,也是大学生群体自身成长的需要。承载着社会育人功能的大学,不仅应当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更要教会他们“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高等学校必须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大学生要掌握科学知识 ,更要学会做人 ;要抓住机遇 ,注视新变化 ,研究新问题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特殊群体"的人数和所占比重在逐年增加,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文章着重对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类型、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网络交往给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影响。网络交往中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还是要通过网下的现实教育来实现,重点在于教育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做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具有高同质性,容易成为引发种种社会风险的高危人群。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分为供需失衡型失业、知识结构型失业、期望选择型失业与社会歧视型失业四种,我国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的社会风险表现为教育深化恶性循环,社会流动不畅与社会不公,应从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行为主体出发探求应对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指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管理是依据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或职业生涯规划来建立发展目标体系,而这三者的引导作用是各具特色的,可以整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有效地建立发展目标体系.以大学文化引领是强调让大学生自觉成为有科学理想信念、有创新精神的人.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进行设计是重在让大学生学会做人.以职业生涯的规划来进行合理安排是侧重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做好职业人.  相似文献   

8.
结合大学生校园生活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际,试以校园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为案例,从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新生的恋家情结和校园内的恋爱现象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等三个方面,探讨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进行"三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实证分析表明,当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混向式"价值取向, 这种"混向式"价值取向的成因,既有群体的和个体的因素,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针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独立"并不是孤立.我国知识分子中的基督徒与来自"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两大系统的基督徒在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等方面有所不同,他们将是建设强大新中国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