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黄式三(1789-1862),字微香,浙江定海紫微人,晚清著名学者.《论语后案》是他的代表作,在晚清、民国期间影响甚大,其实事求是、不主汉宋的学术贡献获得李慈铭、章太炎、程树德等人高度评价.该书共有叙记五种,其中清道光二十四年活字印本有"黄式三《论语后案弁言》"一种,光绪九年浙江书局刻本有"黄式三《论语管窥叙》"、"黄式颖《论语后案叙》"、"黄式三《论语后案自叙》"、"黄以周《后记》"四种.据此五种叙记,可大略认识《论语后案》的版本源流、思想特质等问题,故试予以点校整理.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引言我在1957年冬撰就“浙江兴学史的一段——林启在浙江教育史上的地位”一文,把求是书院、养正学塾和蚕学馆这三个教育机关的历史扼要地予以溯述。另一个浙省重要的学校,莫过于浙江两级师范。当时规模的远大,校舍的宏敞,不但为浙省冠,抑且为东南所少有。辛亥革命后一年,遵当时教育部的办法,结束优级部分,事办初级——也即我俩所称的中等师范。当时各省之高等学校均令停止招收新生,另取集中办理制。其自求是书院递嬗蜕变而来的‘浙江高等学校’到民二年底(1913)也完全结束。两级师范则改为初级,后依省内府属次第,称“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简称“一师”。一师因师资、地点及旧日规模等关系,犹为浙省教育重镇,且渐为浙省新思想的一个中心保垒。所以今天对这一学校,探讨其历史,是很有意义的。我的探讨年期的范围,将从两级师范的筹备(1906)至1923年为止。1927年以后,  相似文献   

3.
唐代越州(秦汉以来称会稽郡)在前期领有今绍兴、宁波两地区,至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由于明州的建立,越州辖区缩小,仅领山阴、会稽、诸暨、上虞,郯城、永兴(萧山)、余姚七县。但越州是浙江东道(领有越、衢、婺、温、台、明、处七州)之治,乃江南重镇,其经济地位冠于浙江。唐朝中期以后,越州已成为关系着全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论证区域经济增长的产业集群效应,以浙江和陕西两省2000-2006年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的相关指标为变量,在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框架下,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数线性模型(log-linear)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两省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后认为: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促进浙江、陕西两省经济增长的共同原因.专业化分工水平在陕西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作用显著.浙江、陕西两省的地方化优势产业及其经济发展的实践,验证了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集群成长正相关假设的正确性.因此,陕西经济的振兴,必须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尤其是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继续拓展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以创新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民营经济的崛起和民间投资的活跃.本文就浙江省后金融危机时代民间投资转型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论如下,一是近些年,浙江民间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为主导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二是2005年“非公36条”出台后,浙江省民间投资在扩大民间投资领域和方式等方面进展并不显著;三是民间投资融资依然困难;四是浙江民间投资曾经在投资结构、政策措施、配套服务、涉及领域等方面的先发优势逐步缩小并在一些方面被反超,因此民间投资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一)唐甄(1630——1704)原名大陶,字铸万,别号圃亭,四川达州(今四川达县市)人,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唐甄八岁时,其父唐阶泰以进士出任江苏吴江县知县,他跟着到了吴江。后又随父调职辗转江西、北京、南京各地。明亡后,清兵攻占南京,唐甄随父避难到浙江的山阴和新昌(今浙江绍兴市和新昌县),后又还居吴江。公元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唐甄回到四川原籍,于阆中考中举人。后又通过吏部考试,分发山西,任潞安  相似文献   

7.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绍兴东关(今属上虞)人.1909年进唐山路矿学堂学习,次年赴美国入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毕业后转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攻气象学,获博士学位.1918年回国后,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堂、东南大学、南开大学执教.1927年应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4月,受命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至1949年4月卸任,历时13年之久.竺可桢在校期间,正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学校频繁搬迁,经费严重短缺.然而就在如此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在一般高等学校撤并、紧缩的情况下,他却百折不挠,苦心经营,使浙大在战乱之中仍得到  相似文献   

8.
吴语分布于浙江省全境、江苏省南部、上海市及其辖区,江西省与浙江省毗邻的上饶市、上饶县、玉山县、广丰县,福建省与浙江省毗邻的浦城县城关及其以北地区,还有安徽省皖南一部分地区.浙江省是吴语分布最大的地区,约占百分之八十.现在我们管分布在浙江省的吴语,叫浙江吴语.本文讨论浙江吴语的声调,分以下陆个部分:(壹)浙江吴语的调类,(贰)浙江吴语的调值,(叁)声调和声母、韵母的关系,(肆)声母和调值的关系,(伍)浙江吴语的入声,(陆)从方言分区看声调.  相似文献   

9.
隋唐时期,今绍兴市被称作越州,其治城是浙江地区的军政、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南朝迄隋唐,置于今绍兴市的州级政区经历过几度演替,即东扬州--吴州--越州--会稽郡--越州的变化.隋开皇九年始,在越州城(今绍兴)先后建置吴州总管府、越州总管府、越州都督府、浙东观察司和镇东军节度司等地方高层管理机构.开元末年,越府管8州,相当今浙江省的绝大部分.越州城是隋唐时期浙江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历史地位表现在:绍宁平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其中心城市的出现、越州城是联结内地与海外交通的中枢节点、越州城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文化名人辈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浙江经济与社会在改革开放后20余年得到了巨大发展.浙江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对江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赵舒翘,字展如,陕西长安沣西大原村人,1874年(同治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在刑部任职期间,颇能注意法律条文的审订,“其议服制及妇女离异诸条能傅古义,为时所诵。”曾奉旨办王树汶狱,获平反,河南巡抚李鹤年“以下谴谪有差”①。于此可见其刚正之一斑。赵舒翘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以郎中出任安徽凤阳知府,后擢浙江温处道  相似文献   

12.
1927年6月,国民政府训令江苏、浙江试行大学区制。7月15日,第三中山大学(次年改称浙江大学)在原浙江高等学校(求是书院)的旧址蒲场巷宣告成立,并任命原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蒋梦麟为校长。  相似文献   

13.
绍兴府是明代浙江布政使司所辖的十一府之一。辖山阴(府治)。会稽(府冶)。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县。其地以平原沃野为主,带山傍海,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它是浙江十一府中开发最早的地区。本文拟对明初朱元璋洪武时期(1368-1398年)绍兴府在籍人口的消长情况作一粗浅的探讨,并  相似文献   

14.
南宋知名士大夫文人陈从古,<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之补.<全宋词>陈从古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于其生平未备者尚十数事,兹予辑补.要点有:从古,字又作"希颜"、"唏颜".斋名敦复斋,人称敦复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闰四月后至二十四年(1154),左迪功郎、临安府富阳县(今浙江富阳市)尉.约绍兴二十九年(1159)至三十二年(1162),左宣教郎、邵州(今湖南邵阳)州学教授.约孝宗乾道二年(1166)至五年(1169),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约乾道五年(1169)至七年(1171)间,曾任司农寺主簿.乾道七年(1171),知蕲州(今湖北蕲春一带).同年十二月前,阶官已至左朝散郎.淳熙元年(1174)五月,已权提点京西南路刑狱公事.二年(1175)春,以言者罢,主管台州崇道观.九年(1182),主管南京鸿庆宫.尚著有<和简斋诗集>、<和梅诗>、<万历会同>等.  相似文献   

15.
陈亮(1143年—1194年)字同甫,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是南宋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在陈亮留下的著作《龙川文集》(三十卷)中,主要是谈政治、军事和哲学问题,很少专讲经济的文章.但是,经济是政治、军事的基础,一个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人, 在纵横驰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的进步作家郑振铎同志,又名郭源新,笔名西谛.他的老家在福建长乐县,浙江温州却是他诞生和成长的地方.他的祖父曾在浙江做过小官,父亲在温州当过职员.温州实际上是郑振铎的故乡.一八九八年,郑振铎诞生于永嘉县(即今温州市)乘凉桥一间名唤“炮丁”的旧屋  相似文献   

17.
一、浙江未来人口预测及人口控制对策(一)预测的依据.预测根据国家整体人口战略决策下的浙江省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近年来我省人口变动的实际情况,以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系统工程综合法,建立人口数字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我们编制了“人口发展规划模型”软件(软件已通过评审).在利用该软件进行计算机人口仿真过程时,未来人口有关自然增长部分的参数,系在较准确地测算了1982年以来浙江  相似文献   

18.
《郁离子》(下简称《郁》)的作者是明代开国功臣刘基。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浙江青田人。读书期间就表现得才识过人、卓荦不凡。二十岁参加元朝科举考试,登进士第,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浙江儒学副提举。在官场中因受压抑和排挤,旋弃官归隐。后出任浙东行省都事,又因反对招安方国珍,而弃官还青田。至正二十年,应朱元璋征召出山。他向朱元璋“敷陈王道”,出谋划策,深为朱倚重,尝称其为“吾子房也。”明初主要典章制度,大都是他和宋濂  相似文献   

19.
钱塘江干流及其沿岸地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滔滔钱塘江是东南沿海著名的巨川,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流域内山丘、盆地和平原错综分布,土壤肥腴,气候温湿.很早以来,人们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经过长期辛勤地劳动,钱塘江流域已成为人烟稠密、经济发达、物产富饶的地方.一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有关浙江(今钱塘江)的记载颇多.《山海经·海内东经》;“浙江出三天子都.”《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01年到会稽(今绍兴),“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其它如《论  相似文献   

20.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关于其为何地人,《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3月印刷本)作“四川人”。然笔者对此说抱有异议,故特作小文以质疑。据张岱《琅嬛文集》卷四《家传》载,张岱高祖张天复“构别业于镜湖(今浙江绍兴鉴湖)之址”;曾祖张元汴“筑室龙山(今浙江绍兴城内府山)”;祖父张汝霖“筑(山介)园于龙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