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风理论对七月派小说作家创作有深刻影响,这在路翎《饥饿的郭素娥》中得到“理论与创作”的互动性表现.对比思考路翎与纪德小说创作的差异,可以看到,“胡风理论”在开拓出路翎“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叙事同时,又对路翎小说创作的发展带来束缚.直接影响了七月诗派形成的胡风理论,难以承担七月派小说发展之不足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是一位著名的章回小说家,是后期鸳派(鸳鸯蝴蝶派)重要人物。但由于他抱着改良旧小说的宗旨,在新文学、新思想的影响下,他的作品不断进步,后期创作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已逐步挣脱鸳派的束缚,向新小说过渡,进入新文学的外围。张恨水向新小说过渡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他与新文学的关系究竟如何?新文学对他的评价又如何?搞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探讨张恨水的创作道路,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新文学的时代影响和改造旧文学的巨大力量。张恨水的创作可以“九·一八”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又可以1924年开始写作《春明外史》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后期则以抗战爆发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本文试图按照这条线索,探讨一下他向新文学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李永东 《江海学刊》2007,(1):200-206
租界文化是现代文学不可规避的有形或无形的存在,明显地影响了现代文学的流变和风貌格调。作家的租界文化体验,对现代小说创作形成了复杂的影响。左翼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和鲁迅、茅盾、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在催化孕育、抑制与更弦易辙、情理错位与叙事征候、聚焦租界与洋场叙事等四个方面,体现了租界文化体验对现代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许多问题,如果能增加“租界文化”的维度,就能够洞悉到现代文学的一些新的方面,从而对文学史结论做出必要的补充或修正。  相似文献   

4.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乡土、传统情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感觉派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现代性是其标志和显著特征 ,但在他们笔下却流露出反现代性的主题 ;都市是新感觉派作家的家 ,他们生于斯长于斯 ,它培养了他们的新感觉 ,是他们创作的起点和终点 ,但他们竭力背叛它 ,向田园逃遁。一、反现代性反都市主题在新感觉派笔下 ,都市从来都是喧嚣驳杂、奢糜淫荡 ,是道德沦丧之地 ,人世间一切罪孽的逋逃薮。都市像一个巨大的哈哈镜 ,里面的一切都颠倒了。“不做贼的人也偷了东西 ,顶爽直的人也满肚皮是阴谋 ,基督徒说了谎话”(《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儿子与后母乱伦 ,父亲在饭店里荒淫地享乐…  相似文献   

5.
乡土的都会──新感觉派小说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有关30年代的新感党派小说创作,因为其表现手法的怪异、价值诉求的离经叛道以及对都会男女性生活的赤裸书写等等原因而被排斥在正统文学史研究的视界之外。 8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文化阐释空间的拓展,新感觉派小说得到了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创作者的重视。当然这种局面的出现同时也是中国都会自身不断发展前行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力图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解决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新感觉派小说家们在师法国外的新的创作方法的同时,是否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何利弊;第二,新感觉派小说创作在中国的都会题材写作中占有什么地位,对后来的小说创作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对都会的描写除了赞美之外是否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具体包含着哪些内容。  相似文献   

6.
施蛰存不仅是一个小说家,而且是一个翻译家,他的创作与翻译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创作与翻译也是互为影响的.在对外国现代派文学的翻译中又受到此派文学的影响,进而创作与中国传统小说完全不同的现代派小说.但他的创作并非全盘西化,而是有选择地借鉴,借鉴的目的不是模仿、照搬,而是创新.  相似文献   

7.
生存的探索与艺术的选择──论无名氏与徐讦的小说创作宋剑华无名氏与徐牙是四十年代初期中国文坛上的两位引人注目的现代派小说作家(与新感觉派小说相区别而言),虽然他们的身世经历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的志向使他们在创作倾向及审美趣味诸方面形成了许多相似之处,如刻...  相似文献   

8.
杨峰 《齐鲁学刊》2004,(2):122-125
民初逸事小说与鸳鸯蝴蝶派之间关系密切,民初约有百分之八九十的逸事小说都是鸳鸯蝴蝶派文人创作的。这一方面说明早期鸳鸯蝴蝶派的文人具有关注国计民生的“入世”风格,另一方面,在时代社会潮流及早期鸳鸯蝴蝶派文人自身思想选择的合力作用下,民初逸事小说也形成了鲜明特色。文人强烈的复古主义思想,补正史之缺的传统小说观,以复古思想、平民意识为主的历史观以及写作手法上的史传色彩等,构成了民初逸事小说的“民初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祝平 《云梦学刊》2003,24(4):77-80
宋代小说比唐代小说更为普及与繁荣,表现在小说有了更广泛的读者和听众群,作者也由文士向俚儒野老扩展,小说的内容和形式日渐趋俗,数量也大大增加等几个方面。宋代统治者对小说的喜好和有利于小说发展的文化政策,崇儒兼容佛、道的宗教政策给小说的普及和繁荣提供了宽松的政治和文化环境。宋代小说入史之举和私史编撰之风的盛行,使小说创作者能实现其人生价值,促进了以史为楷模的小说的大量创作与繁荣。宋代印刷术的革新及印刷业的发展又给宋代小说的广泛传播普及繁荣并实现其经济价值带来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10.
山西小说是不是落后了?如果真是落后了,原因是什么?真正的阻力、真正的症结在哪里?这个问题是当前山西文艺界(创作界与理论界)所关切的问题,不少人发表了不少高见。在我所看到的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在我所接触的作家和理论工作者中,尚有言而未尽之处。去年春天,在山西小说评选发奖小说创作会议上,有人说道:《在九曲十八弯的山凹里》这篇小说突破了“山药蛋派”的写法,不是山药蛋派的风格。说话人是用赞赏的  相似文献   

11.
寻根派小说作为一个有着自觉意识的小说流派,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通过清理寻根小说的创作路径,寻求寻根小说的曲折行程,思索寻根小说的传统因素,分析寻根小说的现代转换,总结寻根小说的得失成败,解读寻根小说的本文结构,对寻根派小说进行综合论析,认为寻根派小说纠结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暧昧的传统特色与模糊的现代特征导致寻根派小说具备着罗杰@福勒所说的"文本间性”的特征;寻找与背离,是寻根派小说的文本品性.  相似文献   

12.
陈颖 《北方论丛》2002,(2):89-100,104
20世纪中国战争小说是在近代反侵略战争背景和近代小说革命的浪潮中发端的,并义无返顾地担当起为社会政治服务的使命;受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20年代末"反战"小说曾昙花一现;20世纪中国战争小说的第一个创作热潮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和国统区各涌现了众多风貌各异的抗战小说,解放区战争小说则题材新颖、风格独特;50年代掀起了战争小说创作的第二个热潮;80年代中期之后战争小说创作逐渐摆脱了政治的单一影响而走向了多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派起始于五四时期的"流亡文学",它是当时较为成型的小说流派.从20世纪20年代"地方色彩"不一的"乡土小说派"到30年代的"京派",表现了乡土小说创作审美化倾向的提升和地域化方向的发展,后来的"东北作家群"、"山药蛋派"、"荷花淀派"的出现及其显著影响,更加体现了审美化、地域化是乡土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叙述的焦虑———90年代河南小说创作一瞥李静宜早在90年代中期,外埠对河南文学的印象仍然是“红薯味儿”一言以蔽之。也许相对于山西的山药旦派,70年代以前河南确曾出现过红薯派的创作群体。然而,九十年代中期,在北京召开的河南新时期小说创作研讨会上,理论界...  相似文献   

15.
刘呐鸥是中国三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他最先从日本引进新感觉派 ,其小说创作有与日本新感觉派相同的特征 ,如表现悲观、虚无、寂寞的世纪末情绪 ;崇尚主观、表现自我、尊重感觉生活 ;表现现代都市机械化生活所造成的人的异化。但刘呐鸥的小说缺乏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象征性、乡土气息和诗化色彩。  相似文献   

16.
刘呐鸥是中国三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他最先从日本引进新感觉派,其小说创作有与日本新感觉派相同的特征,如表现悲观、虚无、寂寞的世纪末情绪;崇尚主观、表现自我、尊重感觉生活;表现现代都市机械化生活所造成的人的异化。但刘呐鸥的小说缺乏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象征性、乡土气息和诗化色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小说经历过讲述故事、描写人生和反映某种社会问题的三个阶段,问题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高级形态。清代的讽刺小说,谴责小说,同时又都是问题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问题小说的开山之作,谴责小说是问题小说创作的高潮。清代问题小说创作上的得失,直接影响到今天的小说创作,值得认真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8.
都文娟 《东岳论丛》2019,40(11):38-46
奥斯特的小说大多具有丰厚的哲学意蕴,主体性问题是其作品中不断再现的母题之一。小说《月宫》对主体性问题的探索在奥斯特的总体创作中具有转折性意义,是奥斯特走出后现代,重构主体性的重要尝试。这一尝试,通过主人公佛格的成长故事,多维度地呈现出来。佛格的成长,即主体性的获得,经历了复杂的探索与建构过程:首先,是对主客体自我之关系的拷问与对存在之根基的追索;其次,是对家族、民族身份以及个体历史责任的追寻;最后,是对他者之绝对他性的伦理关照的洞察。新的创作理念外化在作品风格上,便是《月宫》新现实主义因素的彰显。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社团中的鲁迅与陈独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文学成就与思想根植《新青年》。鲁迅创作小说的思想冲动源于陈独秀反孔非儒的思想革命,受新青年社团反传统的知识权威影响所致,具有陈独秀激愤思想的痕迹。鲁迅的小说使《新青年》的文学革命从理论主张变成了创作实绩,彰显新青年社团文学创作的实绩。鲁迅也凭借小说创作的实力获得新青年社团的认可,并逐渐融入新青年社团,日益形成愤激的思想骨骼,具有思想启蒙的形象冲击力。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在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少作家对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意识流"表现手法、"荒诞派"表现手法以及"黑色幽默"表现手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实绩。对其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及寻找作家们进行艺术探索的原因,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