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刑法规定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条文没有明文规定本罪的具体行为与方式.导致“危险方法”没有限定。三鹿奶粉案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张玉军等人被判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笔者认为定罪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二审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对"危险驾驶犯罪"条款进行了再次修改,进一步加大了对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的惩罚力度。从刑法此次修改来看,对于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如果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后,是否可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刑并未明确。  相似文献   

3.
张丽施 《经营管理者》2013,(20):235-236
战争犯罪是对全人类利益构成重大危害的国际罪行,对其惩治相较于普通犯罪亦应更凸显严格性与严厉性。因此在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中形成了对此类犯罪的个人追究刑事责任时,严格限制免除刑事责任的条件,形成了国内法不处罚不能免除刑事责任、政府或上级命令不免除刑事责任、官方身份不免除刑事责任和指挥官责任原则等相应规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醉酒肇事事故频发,相关刑法问题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长久以来存在于刑法理论及实务中的一个问题即醉酒后犯罪的行为人如何确定主观罪过形态,却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在此,笔者试图引入"客观的超过要素"以及对原因行为设定实行行为性来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5.
安夏萌 《决策探索》2010,(14):40-40
从2010年3月的福建南平校园惨案以后,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严重犯罪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的公共安全正在受到威胁,公共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人们不禁拷问: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么维护社会安全?从这些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来看,犯罪者扭曲的病态心理成为他们走向犯罪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近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作为新型集团犯罪形式,数量剧增,影响更广泛,造成社会危害也更严重.虽然我国刑法已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进行相关立法,但仍不能抑制此类犯罪数量上长虹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该类犯罪成因的具体分析,找出其犯罪的根源,为防治此类犯罪提供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减少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大类罪名,该类罪名中“公共安全”应当怎样来界定呢?对于“公共安全”的内涵的界定将影响到司法实践中对相应犯罪的认定。本文将结合理论界对“公共安全”的不同认识进而阐发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对犯罪的概念在不同场合、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他们多从政治上结合法律特点来分析表述犯罪,揭示了犯罪的本质,对我国刑法研究犯罪概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犯罪概念进行研究,希望能用马克思主义刑法思想丰富我国犯罪概念理论。  相似文献   

9.
持有型犯罪具有其特殊性,其立法价值主要在于堵截犯罪,同时也担负着保障人权的重要责任,因此在持有型犯罪的司法认定过程中,要严格把握证据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0.
郭嵬 《管理科学文摘》2009,(25):157-159
在法律中,犯罪与被害应是并存的。但在“无被害犯罪”中,这二者似乎又互相矛盾。本文除了对我国刑法中的典型无被害人犯罪案例进行分析外,还对世界其他国家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作了比较研究,最后就我国刑法中无被害人犯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片面实行犯是现实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犯罪问题,是片面共犯的基本类型之一。运用共同犯罪理论来规范该类犯罪现象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罪行均衡原则,并不违反“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2.
刑法中犯罪的分类以及犯罪章节的设置都是以犯罪客体为标准,这样既方便了法院、检察院以及法学工作者的查询和使用,也为我国刑法的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奠定了基础。但是,其关于金融诈骗犯罪的规定颇受争议,学者以及法律工作者认为金融诈骗犯罪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各成一节的规定是值得商榷的。本文对我国关于金融犯罪的分类以及分类的意义进行了了解j并针对我国关于金融犯罪的现行规定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雷霞  李博 《决策探索》2011,(18):40-41
近年来,雇佣类型的犯罪形式大量涌现在社会领域。雇佣类型的犯罪案件频频见诸于各大媒体,作为一种犯罪类型,它既古老又新型。由于我国刑法对雇佣犯罪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使得司法实践上处理类似案件时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更好地打击此类犯罪,不仅立法和司法部门要负起责任,而且还要动员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以有效治理犯罪。  相似文献   

14.
恢复性司法是指与特定犯罪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共同参与犯罪处理活动的司法模式,其社会价值在于恢复和整合因犯罪和被害造成的社会关系的破坏,恢复原有的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秩序。恢复性司法的公正、效率和人道价值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冲突解决方式的要求基本一致,体现了我国刑法追求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刑法对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刑罚规格实质上是双重标准,损害了法律自身的统一性。这种处罚不公的做法,不仅会放纵单位犯罪中的责任人员,而且也不利于预防犯罪。此外,现行刑法规定罚金刑是对构成犯罪的单位适用的基本刑罚和惟一的刑罚处罚方法。这种单一的刑罚处罚方法与目前我国单位犯罪的多样性、复杂性、严重性等特点不适应,有必要加以完善。本文将从完善单位犯罪的刑罚体系、设立单位犯罪量刑情节制度等多角度,探求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09年7月23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发生在2008年底的孙伟铭无证驾驶且醉酒驾车造成4死一重伤案进行了公开宣判。法院一审认定孙伟铭的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且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故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审孙伟铭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起恶性交通事故,肇事者一审被法院判处死刑,在意料之外,同时也引起了的刑法界的争议——醉驾到底该不该判死刑?  相似文献   

17.
治醉驾该不该用“重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7月23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发生在2008年底的孙伟铭无证驾驶且醉酒驾车造成4死一重伤案进行了公开宣判。法院一审认定孙伟铭的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且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故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审孙伟铭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起恶性交通事故,肇事者一审被法院判处死刑,在意料之外,同时也引起了的刑法界的争议——醉驾到底该不该判死刑?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维护金融秩序,并和打击金融领域出现的犯罪活动的需要相适应,我国对金融活动中的各类行为进行了刑法规制,其条款分布在我国现行刑法的第三章的第四节和第五节中。本文研究的是金融犯罪刑事立法分类的依据问题,提出了理论界和一些学者认为的金融犯罪分类中对金融诈骗犯罪单独设节的立法模式的不同看法,并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环境刑法体系无法适应打击日益严重的环境犯罪以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立法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打击环境犯罪的理念之后,罪名体系设计也不合理。对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应首先从根本上入手,使得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具有整体性。其次,完善刑法中具体的与环境犯罪的相关刑法条文内容。  相似文献   

20.
破坏电力设备罪作为一种贪利性犯罪,与盗窃罪、抢劫罪等其他侵犯财产性的犯罪有所不同,特殊性在于其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特点,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