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晚唐诗风逐渐没落,小品文走向前台,为唐末文学带来一丝亮色。其锋利的文笔,深刻的思想,一直激励着后世读者。兹就晚唐小品文的艺术特色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晚唐小品作家在诸多篇章中明确阐明了自己的文学思想.而这些文学思想均源自于中唐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是在继承韩柳所倡导的"文以明道""不平则鸣"等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它们充实丰富了中唐古文运动的理论内涵,并对后世,尤其是北宋古文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文学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李伟 《东方论坛》2021,(1):30-41
作为古文支流的唐末小品文,其创作主体带有鲜明的寒士阶层的特征,这与唐宋之际门第观念渐趋消弭、出身寒微的道德才学之士积极要求晋身的时代趋势是一致的.这些出身寒微的底层文人把社会生活中亲身经历的问题和思考凝练成文,贯彻积极用世、关注现实的创作原则,继承并发扬了中唐古文革新的精神特质,变古文之正统说理为小品杂著之辛辣嘲讽.同时他们注意将充满艺术表现力的小品文编辑成书,以用于科举场屋省卷行卷的关键之时.这种对小品文的重视及其阶层特点所导致的内容趋向,使得唐末小品文作家与当时的古风型诗人群体一起,其创作成就共同构成了唐末寒士文学的主体部分,决定了唐末寒士文学所具有的深广的社会意义,代表了唐宋之际隐含于社会底层的古文脉络的延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晚唐五代的古文成就不高,所以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在中唐儒学的推动下,晚唐五代古文已经有了许多新变,它与儒学的复兴相表里,成为从中唐走向北宋的重要一环。这也许才是它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唐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柳宗元在寓言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寓言散文不仅揭露时弊、展现自我高洁人格操守、于嬉笑怒骂中表达对现实丑恶现象的不满,而且善于自我反思,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意味。柳宗元寓言散文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晚唐讽刺文学皮里阳秋的创作风格、以批判为主的思想内容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晚唐时期隐逸诗蔚为大观,其中相当部分诗作表现了诗人对艰危世事的忧惧、对社会不公的怨愤与不甘,体现出孤介不平的气质。而与晚唐相比,南唐隐逸诗在意境的营造上更加平和舒缓,在情感的抒发上更加平和圆融。这种变化与南唐士人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传统儒家精神失落而导致的士人心态的转变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诗人追求诗歌风雅含蓄之味的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曹邺、刘驾、罗隐、杜荀鹤、李山甫等寒士,以复古求新,有意与时风相左的自觉意识,将诗歌创作与衰微时代紧密相联,努力从汉乐府民歌和元白新乐府中汲取营养,将其浅俗范式运用于乐府古风及格律诗中。在浮艳绮靡时风中,独树尚俗写实之帜。其"俚俗"之风,上承元和而下启宋人,在唐史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微型小说向其它相近文体的借鉴确实为自己增添了许多意趣并活跃了创作思维。但由此引起的文体模糊和混乱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和予以界限廓清。微型小说与短篇小说的文体尤为相近,与小幽默、小品文、杂文和寓言故事等叙事文体也相似却都有本质的不同,其表现出一种不可替代的客观性品格。  相似文献   

10.
晚唐艳诗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南朝宫体诗之后,艳诗创作在晚唐再次呈现高峰,这自然有其客观缘由。李商隐与韩的艳诗,风貌、格调各异,代表了艳诗创作的不同层面,它们在艳诗发展中所起的承先、创新、启后作用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晚唐诗风衰落,而小品却放出异样的光彩,其创作技巧之纯熟,审美欲求之强烈,反映生活之全面深刻,足可以和前代任何一种文学样式媲美。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光芒四射的文学客体,自它出现的那天起;就似乎被人冷落、被人遗弃了,后人对它的研究与它本身的价值相比较,相去太远太远,太不相称。就古人来说;我们从浩如烟海的著述中,只能看见只言片语的论述。然而,还不是严肃而科学的文学研究。他们要么是从艺术形式的角度立论,如“罗隐为《三叔碑》《梅先生碑》,则所谓序与铭混而不分”(《金石要例·神道碑例》);或者是对某一字词进行训诂考证,引而证之,如“汾晋之间,尊者呼左右  相似文献   

12.
宋初诗坛为何崇尚晚唐,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是宋初诗人对晚唐这一概念的认定跟后人有所不同;二是对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没有从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上说明宋初与晚唐诗坛既相互承接又共同转折、完成唐诗向宋诗过渡的意义;四是忽视了宋初的社会政治现状和文化思想对宋诗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唐求,晚唐活跃于诗坛的蜀中诗人.求成诗纳之于圆瓢,投于江际,任其飘流而存传于世.其诗中最为突出的是他与山人往来,和处士交往的隐逸之乐和自由孤寂之趣.唐求是有理想重节操性耿介的诗人,他虽然隐居山野,四海流寓,穷苦困乏,却始终不向权贵折腰,拒绝王建的政治拉拢和名利诱惑.由于种种原因,历来的唐诗研究者对其关注不够,论者寥寥,然唐求其诗其人确有许多值得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14.
晚唐乐府诗具有相当多的数量和内容的丰富性,且不乏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晚唐乐府诗人的乐府诗观念主要有3种:以张祜为代表的以绮丽为美的乐府观;以皮日休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乐府观;以贯休为代表的"以文为戏"乐府观.以地域和诗人身份为划分标准,晚唐乐府诗人可分为3个大的群落:前期的绮丽派诗人群,后期的现实主义诗人群及乐府诗僧群.  相似文献   

15.
略论宋遗民诗派对宋季"晚唐体"的反思与新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体"充斥宋季诗坛,成为当时江湖派诗人创作的主流倾向,弊病不一而足.继之而起的遗民诗派,在对"晚唐体"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拓出一条新变的道路,并借助于诗社活动与诗学授受两种形式将新变理念广泛传播,扭转"晚唐体"诗风并赋予其正确的发展模式.遗民诗派在宋元两代诗风转换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晚唐诗人一方面吸取前人的创作经验,同时受时代感发创作了大量的咏史诗,形成了空前的高潮,不但数量大幅度增加,蔚为大观,而且内容更为广泛,几乎涉及所有重要的古代事件,对当代史事也有所涉及。其咏史形式也进一步完善,作品不仅有各种体裁的单篇,也有规模宏大的组诗,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型咏史组诗,形成了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咏史诗创作的异峰突起,取得与隐逸和爱情题材的作品鼎足而三的地位。咏史诗不仅为晚唐诗坛注入了思想资源,同时在如何将“史”引入“诗”,如何“用晦”而对古事加以“诗化”,如何描绘物象和说理等方面积累了修辞艺术经验,成为唐诗美学体系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择取晚唐鲜为人们注意的周贺、于濆、喻凫、赵嘏、姚鹄、马戴、刘威、张乔、李山甫及周朴等10家诗文别集,从著者生平、文学成就、结集过程、体例编次、内容要旨及版本流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小品文在散文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梳理从晚明到现代这一段时期小品文走过的路程,探讨小品文文体传承与流变的内因与外因,总结其盛衰的历史经验,重新确认小品文小、真、趣等方面的审美特质及其创作规律,对于振兴推动当代散文创作的发展,既有其理论的价值,也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晚唐诗人曹松的生平与游历尚存疑问,《唐才子传校笺》和《曹松若干事迹补正》对此有深入研究,但也都还存在着疏忽和失误之处;结合曹松自己以及友人的诗作,再借助史书和地方志的记载,对其籍贯、游历等问题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咏物诗是诗歌创作中的一大门类,晚唐咏物诗创作尤为可观。仅就题材而论,晚唐咏物诗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第一,自然界之物居多,社会人事之物较少;自然界之物中又以弱小者居多,表现出异于传统的鲜明个性。第二,呈此消彼长之势。第三,所咏之物多为带有悲剧性色彩之物。晚唐咏物诗在题材上表现出来的对琐细之物与具悲剧色彩之物的偏好的特征,是社会时代心理与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