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杨成福 《青海统计》2002,(10):10-11
贫困、温饱、小康、富裕,这是人民生活变化的描述。实现小康,这是中国人的世代梦想。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报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回眸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历程,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2.
彭喆 《四川统计》2009,(8):16-17
建国六十年来,四川城镇居民生活收入大幅度提高、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从脱离贫闲,解决温饱,总体生活水平已由温饱跨入小康并向实现全面小康迈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彭喆 《四川省情》2009,(8):16-17
建国六十年来,四川城镇居民生活收入大幅度提高、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从脱离贫闲,解决温饱,总体生活水平已由温饱跨入小康并向实现全面小康迈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张英 《贵州统计》2001,(7):37-38
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是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提出的,也是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贵阳市和全国一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们生活由温饱到小康成为历史的转折,创造了时代的辉煌,人们生活整体水平在经历了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基础上,全市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韩原 《江苏统计》2002,(11):15-15
党的十五大以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民收入继续稳定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收入结构显著变化200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博山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由温饱步入小康。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博山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动适应新形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正努力向富裕发展。据统计,博山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为16034元.到2004年增长到27296元,三年间累计增长了70.2%,年均增长19.4%。  相似文献   

7.
钦莹 《贵州统计》2001,(11):34-36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从总体上基本实现了改革初斯提出的宏伟目标--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为了客观地体现经济改革的丰硕成果,真实地反映兴义市城镇居民的生活变化情况,我们利用已掌握的资料,对兴义市城镇居民近十五年的生活状况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年贵州人民生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三十年,是贵州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条件变化最大的三十年。城镇居民生活已实现了从温饱型到小康型的历史跨越;农村居民生活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  相似文献   

9.
一、各阶段湖北省城镇小康进程的综合评价及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中国城市小康生活标准及评价>,城镇居民生活小康标准共计五个方面12项指标(见表1).以这些指标进行监测,2000年湖北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56%,也就是说即将走完温饱阶段的路程,基本上达到小康初期阶段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向及营销策略进行探讨。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多元化的趋向 消费是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产品和享受劳务的行为和过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大部分已越过了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而乡村居民也已越过了生存型达到温饱型,还有相当部分富裕农民实现了小康。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向呈现了不同特点。 (一)城市居民消费多元化的趋向 1.食品消费趋稳,质量不断提高。进入90年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有了质的变化。虽然投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市民在吃的消费方面…  相似文献   

11.
“九五”期间,随着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行为趋于成熟,在保持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步发展的同时,从整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居民消费出现了全新的变化。   ——消费水平:“九五”期间,由于产业结构朝着有力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方向调整,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收支相抵节余增大,为城镇居民选择更好的消费方向和投资渠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调查资料表明: 2000年城镇每一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4913 0元,消费性支出为 3824 4元,实际节余为 1088 6元;…  相似文献   

12.
张羽波 《贵州统计》2001,(12):43-46
经济增长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快,经济总量大,意味着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居民生活水平就能够迅速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2000年,我区实现GDP636368万元,与1978年的38945万元相比,增加了15.3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3.5倍,年均实际增长7.1%,“九五”期间,我区GDP更是持续高速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达8.3%,与此相适应,我区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和生活档次逐步改善,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小康进程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3.
我们把近 10年以来,大庆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作一纵向比较,以反映出我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和饮食特点。   一、城镇居民饮食质量的基本情况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恩格尔系数总体上呈现出稳中趋降的态势, 10年间,恩格尔系数由 1990年的 46.13%下降到 1999年的 29.85%,下降 16.3个百分点,扣除一些因素影响下降约 12个百分点。从恩格尔系数单项指标来看,我市已经达到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水平。   1999年我市城镇居民,食品支出人均为 1690.1元,比 1990年增长 2.8倍,平均每年以 12.2%的速度增长,剔除物…  相似文献   

14.
李宁辉 《统计研究》1995,12(1):56-61
地区之间农村小康目标实现程度差异分析李宁辉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改善,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生活已摆脱贫困、进入温饱水平,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了小...  相似文献   

15.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康的概念小康的概念最早源于《礼记》。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小康概念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现代条件下我们所说的小康是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国家整体而言,居民生活质量在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殷实但还不够富裕的一种状态。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首先提出,到20世纪末使全国人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构想。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把实现小康正式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增长,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三年来,随着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上海人民的生活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上海人民的生活已完成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并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8.
居民家庭财产的多少体现着一个家庭经济实力的强弱,也体现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生活历经“生存型”、“温饱型”,目前已逐步迈向小康。居民家庭财产也经历了数量从少到多,规模从小到大的快速变化过程。为了解我省城镇居民家  相似文献   

19.
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山西省走过了15年的奋斗历程,改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改革带来了百业兴旺,带来了市场繁荣,带来了山西省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由温饱奔向小康,回顾15年,纵向比较,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增长5倍,横向比较,山西省在全国的位次仍排在29位。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是我国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随着2000年的日益临近,人们愈加关注的是:小康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城市和农村的情景又是怎样?为此,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小康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编撰此文,以飨读者。从温饱到小康:我们已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