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私学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师。由于他孜孜不倦地传播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众多的孔门弟子受益非浅。孔子逝世以后,他的弟子们形成了儒家学派;经过这派人士的努力,孔子的教导逐渐得以广被四方。在儒家学派的传承系统中,师的作用相当突出,师的地位也相当崇高。但是,儒家学派对师的尊崇并不是一开始就达到  相似文献   

2.
最早掌握文字的为巫师,而最初被神灵化的正是新石器时代的巫师们。春秋时期,部分巫师家族的后裔降而为"士",庶人上升为"士"的重要途径亦为学,纯粹学识或道德意义上的文人方始涌现。而这类文人被神灵化的第一人就是孔子:孔子在世时即被认为已然达到了"仁"境界的"圣",可拟于"君师",由一族之祖先而上升为整个国家崇敬的"先祖"行列,成为真正的神灵。  相似文献   

3.
荀子在汉唐时代曾经与孟子并称为"荀孟",但其道统地位在两宋时期受到学者们的怀疑和否定,"抑荀"成为宋代荀学史上的主流思潮。在荀子思想是否与孔子相合的"醇疵之辨"问题上,宋初儒者尚认同韩愈"荀子大醇而小疵"之说,随后兴起的理学家们则认定其"小醇而大疵"。醇疵之辨还是儒学内部的讨论,随着道统体系的完善,学者们对荀子的学派归属也开始产生质疑,荀子人性论被宋儒批评为源自告子杞柳之说,其政治哲学更被朱熹认为是申韩之学。荀子不能进入儒家的道统谱系,还因为他在道德层面不能达到儒家圣贤所应具备的精神境界,在宋儒特别是理学家看来,荀子并不完全具备儒家所努力倡导的圣贤人格。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总是按时代的要求和各自利益的需要,来重新阐述孔子思想,勾勒孔子形象。古代散文家们以务实求真的态度,描绘了孔子二重组合的性格特征,塑造出一个鲜活的孔子形象;而孔子在思想、文化史上的巨大贡献,以及人们从中获得种种启迪而形成的崇敬心态,则使士大夫文人将孔子形象加以简化、单一、拔高,变成了无与伦比、只可仰视的“圣”;由于统治者和野心家的政治需要,御用文人则按既定目标,想方设法将孔子打扮成了“神”;而民间文学传奇的讲述方式,无形中又给孔子形象抹上了神秘的色彩。总之,这些异彩纷呈的孔子形象,既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生动记录,也是我国文学史上十分独特的“人物形象”景观。  相似文献   

5.
高国春 《社区》2002,(20):30-30
今年全国高考要求考生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让考生写出自己是如何待人处世的。这个题目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深深思考。小时侯,我住在一个大院内。那个时侯日子虽然很苦,但邻里之间却亲热的像是一家人。若是赶上谁家做好吃的,邻居们也都要尝个鲜。院内有一棵老树,每天傍晚树下便坐满了男女老少。大人们拉家常,小孩们捉迷藏。要是有谁家的小孩哭了,就会有人去抱一抱,逗一逗……一次我父亲外出,不巧又赶上母亲生病住院,我们兄妹4人只好被送到邻居家去住。那家人硬是让我们睡床上,他家的大人、孩子却睡在地上。现在想起…  相似文献   

6.
引子将孔子和阿Q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加以审视,似乎是在亵读圣贤,或者是在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不,我们是严肃的。歌德说:“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1]。孔子和孔子的幽默以及阿Q和阿Q的精神胜利都被人思考已久了,而我们试图做的,是将孔子的幽默和阿Q的精神胜利联系起来加以思考,以揭示其本质差别及细微的相通之处。谈到幽默,那么什么是幽默呢?遍查诸家之说,未见到一个关于幽默的准确定义。创作幽默的艺术家们是见仁见智,研究幽默的理论家们更是众说纷坛。在我国,“…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把乡镇中学招收的初中生说是“三类禾苗”。之所以称为“三类禾苗”是因为在小考升初中的考生中,一、二类高分的考生都录取县的一、二类的重点中学了,剩下才由乡镇中学‘择优”录取。实际上已无优可择了。 作为乡镇中学的教师如何转化这部分“三类生”?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认识和做法,意在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在近代被视为歧视女性的铁证。孔子被后人敬为万世师表,从其一以贯之的思想看,“难养”并非指犬马一般的喂养,而更应该是教养。“女子”和“小人”作为与“君子”相区别的对象,在教育的方法上亦应有所不同。春秋时代礼坏乐崩,女主干政、小人为君,孔子此说实为感叹教育女子与小人之不易。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诗经》和《周易》是他教授弟子们的重要内容,但他并不是仅仅要求弟子们记住《诗》《易》的辞句,而是要他们从中体会出“忠恕”之道来。孔子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当时十分盛行的“兴”式方法,即仅据《诗》《易》中的某一辞句断章取义地引申发挥。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要求弟子们要紧紧围绕着“忠恕”之道去“兴”。孔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把《诗》《易》改造成儒家经典的。孟子、荀子以及西汉中期以前的儒生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10.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是否岳飞所作,近几年又被作为疑案重新提了出来,国内文史界的专家们也各抒己见,众说不一。 在讨论中,持两种不同意见的学者,都曾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出现首次书写词碑的是浙江提学副使赵宽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最近,我们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汤阴县岳飞庙碑林中有一碑刻,时间上与赵碑有很大不同。概述如下: 在汤阴岳飞庙肃瞻亭院东南隅墙壁上,嵌砌着一块不为人们注目的石碑,此碑长方形,高140厘米,宽49厘米(厚度无法测出)。碑额呈弧形,中高29厘米,正中阴刻五朵祥云,两  相似文献   

11.
绝妙评语     
《可乐》2007,(11)
清朝一个文化十分落后的小县考童生,规定至少要录取三名。应试之日,恰好来了三名考生。主考官收上试卷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原来,一个考生只抄了试题,写上"且夫"二字,再无下文;另一个抄了试题,只字未  相似文献   

12.
今本《诗经》的结集过程比较复杂。原生态的诗歌是在不同年代被不同人创作出来的,在漫长的时期逐渐被汇集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文本。从先秦典籍所引的逸诗篇章考察,可以看到它与今本《诗经》的差异。今本《诗经》是在孔子兴办教育,用《诗》作为教材之后才编定的。这种文本收入了春秋中期以后的诗歌,而西周以后的一些诗歌却没有收入。这个文本由孔子的弟子们传播于世,只是当时社会上流传的《诗》的传本之一。  相似文献   

13.
赵莹 《社区》2008,(12):40-41
再过几个月中考、高考就要到来了,考生们学习紧张,考生家长们也不轻松,想尽办法做些好吃的给孩子补身体,让孩子更有精力迎接挑战。很多家长都认为,吃了高营养的食品就会身体健康。于是上顿鱼肉,下顿鸡鸭,水果不停吃,饮料不停喝,人参、鹿茸等珍贵药材也成了补养品,结果有的学生越吃越胖,但精力反而下降;有的吃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体质下降,甚至得了病。其实考生吃什么是很有讲究的,在这里,我们从中医饮食养生的角度给考生家长们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中考作文已经落幕,我们在欣赏精彩的“演出”时,考生们在舞台上的种种失误又使我们陷入沉思,深感可惜。现在我们一起把一下脉,开一剂药,对未来考生提高免疫能力,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5.
男人们还没有学会的一件事就是坚守自身本能的感觉,反对教化他们的东西。麻烦在于,我们从小就给束缚住了。小男孩儿们在5岁上就被连滚带爬地哄到学校去了,于是这场游戏就开始了,这是一场奴役小孩子们的游戏。  相似文献   

16.
孔子对《诗经》的评论成为汉学家探究其诗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刘若愚、海伦娜、雷蒙德·道森认为孔子对《诗经》的评论具有很强的实用目的;费威廉认为孔子提出的"文质"问题影响了中国文学批评;范佐伦动态地梳理了孔子论《诗经》的三个阶段;柯马丁探析了上博简《孔子诗论》中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与讨论;格雷厄姆·桑德斯认为孔子论《诗经》体现出儒家的"诗歌能力"观。汉学家们大都认为孔子所重视的是诗歌的实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作文,作为高考中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历来受到考生们的高度重视。但由于作文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许多考生认为,作文是平时能力的积累和训练,是无法像其他知识点那样进行系统有效复习的。于是。有些考生在语文复习过程中对作文产生了这样一种学习状态: 心理上对作文特别重视,可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又无从下手,一段时间后成效不大,对作文产生了厌倦情绪。其实,作文是可以复习的,只要以积极的心态,运用正确的复习方法,作文复习同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要正确评价孔子,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孔子对孔子的粉饰与神化是有汉以后的事情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的面目日有所变,尤其是在汉代谶纬家的笔下孔子变成“前知千岁,后知八百”具有超凡智慧的神。神则神矣,在被凌空架起的同时也便令人难以置信了。而真正给后世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论语》中的孔子,是《孔子世家》中的孔子,是历史上的孔子。这位给中国历史文化乃至世界东方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哲人,无需人  相似文献   

19.
人生一壶水     
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带弟子们瞻仰鲁桓公宗庙,在案桌上发现一把形状古怪的酒壶。孔子便问守庙人:“这是什么酒器?”答:“是君子放在座位上用来警惕自己的酒壶。”“啊,我知道它的用处了!”孔子转头对弟子们说道:“快去取清水来,灌进这把酒壶里。”弟子舀来清水,徐徐注入酒壶,大家都屏息静气地观看。只见注水不多时,壶开始倾斜。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学而知之、学思结合的求知态度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文章借助《论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