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崭新形式,它对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社会实践已在全社会普遍开展,然而对它的理论研究却十分薄弱,本文  相似文献   

2.
寻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莹 《浙江社会科学》2005,10(6):103-107
20世纪后期,西方政治理论的重要发展就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协商民主是公共协商过程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对话、讨论、审视各种相关理由而赋予立法和决策合法性的一种治理形式.而与协商民主理论相比较而言,社会资本理论在政治学领域的扩展则强调信任、规范与网络等价值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而引入协商民主理论,倡导政策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行政精神,则可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转化.以协商民主和社会资本理论考量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可以促进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由此也将促进我国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和协商民主的普遍形成.  相似文献   

3.
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绘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指明了方向。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十三大报告指出,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根据这一原则,可以把协商对话制的基本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重大决策让人民知道,让人民讨论;二是提高决策执行情况的开放程度,让人民评议、监督。建立这一制度,在我国整个民主制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想就这一制度的法律建  相似文献   

4.
内容提要温岭市泽国镇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民主恳谈。尝试大众、精英和镇人大代表三结合的方式进行参与。这一协商民意测验,对于创新中国基层民主形式、拓宽民意渠道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改进和完善协商民意测验,应回答与谁对话、怎样找到对话对象、以哪种形式对话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协商民主所具有的包容性和民主对话的性质能使决策更具合法性、更值得信任,同时也可以使决策更科学合理。因此,应采取培育公民社会、构筑协商平台、完善协商机制等方式进一步发挥协商民主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兴起,成为20世纪后半期两个富有意蕴的思想事件。协商民主寻求理想的民主模式,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具有超越既有政治模式的意义;而新公共服务旨在强调政府善治,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扬弃。尽管各自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两者之间具有深层的相关性,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以公共利益为基础;明确权利和责任;通过积极参与和平等的协商对话,实现政府与公民以及公民之间的互动。可以预见,未来的国家或社会治理将以公民对话协商和公共利益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徐智晨  陈晨  陆鑫 《理论界》2010,(11):43-44
公共政策系统难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现实,逐步形成包括政策主体、程序与价值在内的一系列合法性危机。笔者试图借助协商民主理论,从公民精神、对话平台与公民社会三个方面来探索消解公共政策合法性危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中,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这不仅是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对我国长远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是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项创造。 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发扬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不断提  相似文献   

9.
自党的十三大提出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后,各地普遍开展了对话活动。它在密切党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活跃政治生活等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有的地方和单位的对话,只是搞形式、走过场;有的地方出现了变对话为训话,或在对话中说空话、套话、长话等现象。不但没有达到对话的预期目的,反而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中的公共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复兴之后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与现代公共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关联性。协商民主的研究视角使我们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现代公共治理的重大意义。引入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公共治理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治理中的良性互动,由此也将促进协商民主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协商: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现平等性、责任性、公共性和透明性的公共协商理念,能够使群体性事件中各方处于平等地位,保障公众知情权,使政府和公众都能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通过理性对话使群体性事件顺利得以治理。无论是"四民工作法"、民主恳谈会还是重庆的出租车罢运事件,都是对公共协商理念的成功运用。其核心要义在于公众参与渠道的畅通,信息透明、开诚布公、对话沟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三大报告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大力肯定和倡导的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开始在全国城乡逐步地建立、健全起来。各级党政领导与广大人民群众,厂长与职工,校长与学生,理论工作者与群众之间开展对话,彼此坦诚相见,平等协商,交流看法,共话改革开放,探讨和解决难题,都收到了良好效果。这标志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转变,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上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政府的行政事务日趋复杂多样,政府工作人员要与社会公众进行接触和交往。为了使政府机构能够搞好与公众的关系,达到相互了解,争取公众的信任、支持和合作的目的,就必须开展一系列协调关系活动,树立良好的政务形象。而建立完善的对话制度是树立良好政务形象的一个重要步骤。一、对话的性质社会协商对话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首先,社会协商对话是党领导下实行的非国家形态民主的一种形式。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按照宪法通过人大等形式对…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实现法律全球化的途径只能是法律对话。经济一体是法律对话产生的客观基础,对共同利益的追求成为法律对话的动力来源。法律对话在精神上所追求的是多元的价值,并以平等协商作为其基本要求。法律对话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协商性司法:理论内涵、实践形态及其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商性司法追求控辩双方的对话、协商和合作,注重通过非传统刑罚方法解决刑事责任问题,突出被害人在程序过程中的地位并切实维护其遭受犯罪侵害的利益,着眼通过协商性司法过程和方法实现犯罪人与被害人关系、犯罪人与社区关系以及社区秩序的恢复、重建和发展。恢复性司法、辩诉交易、警察警告制度、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等是协商性司法的主要实践表现形式。对抗制刑事司法的内在缺陷和不足是促成协商性司法之生成的直接原因,孕育和催生协商性司法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后传统社会的关系性质和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6.
在协商多声性介入视角下对学术书评语篇对话性语用策略和语义资源的研究发现:第一,学术书评语篇在书评作者、书籍作者及假定读者开启对话空间和抑制对话空间的两大语用策略实践中构建对话关系,实现人际意义协商。第二,低值情态资源和中立性转述动词多被用来引入书籍作者或学术同行的声音,开启对话空间,而表达显见或情理之中、否定或意料之外的副词,表达让步或转折关系的连词及"第一人称(单数)+认知性动词"的语法构式等语义资源常被用来抵制协商可能性,抑制对话空间。  相似文献   

17.
协商对话是指在一定民主制度下,领导层与被领导层之间,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流意见和看法,以求得理解或一致的一种工作方式.它体现着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一工作方式适用于机关、学校、企业、农村、部队、团体等等.凡有领导与群众的地方都可广泛利用这一形式,解决当前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所以,党的十三大要求我们将这一方式制度化——“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这一制度在各个具体的领域应如何建立?本文仅就我们在高校的体察,对高校协商对话主体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概述我们的看法,也许不无普遍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协商民主是自由平等的公民基于权利和理性。它通过集体与个体的反思、对话、讨论、辩论等过程,形成合法决策的民主体制和治理形式,具有整合利益、化解矛盾、形成共识及凝聚力量的功能。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且能够发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功能。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从培育协商的民主文化、赋予协商的发展效能和健全协商的民主程序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实质上是民主的两个基本环节。说二者是民主的"两种基本形式",其实是指:它们是居于民主两个基本环节地位上的"两种基本形式"。协商民主一定要有协商,但协商决不等于协商民主。这意味着协商民主是有条件的:协商的开放性、平等性、理性化和制度化等。协商民主适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形式上,协商民主可以是政府、政党、阶层、团体、群众等两两之间或各自内部的协商,也可以分为听证式、座谈式、公共论坛式、提案式、电视或网络公开对话式等多种协商;内容上,凡法律未予明确规定的或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公共事务,都可以运用协商民主。协商民主应当成为政府决策的制度化程序。  相似文献   

20.
三方机制是指工人、雇主的代表组织与政府通过对话和协商,致力于劳动关系的协调和劳动标准的发展完善。本文结合国际劳工组织倡导的三方机制模式,对中国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制度的发展、结构、功能、特色做法及不足进行回顾和评估。本文的论点是,现阶段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是一种来自国家权力体系内部的政府机构与准政府机构之间的功能性协调机制,但它仍然是走向真正的三方协商和社会对话机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