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是古典诗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批评术语."兴"是源于以祭坛为中心的原始艺术活动,是一种古老的诗歌类型,因此它具有原型的历史意义.从艺术的诗之"兴"到思想的"诗可以兴",表现出中国文化思、诗交融的特点.孔子提出的"诗可以兴"是礼乐背景下的一种用诗方式,是"感发志意"和"引譬连类"的思想拓展方式,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思想延伸路线.古典诗学是建立在"兴于诗"的理论基础上的,从文学发生的感兴出发,到艺术表现的兴象思想反映的兴寄和审美欣赏的兴味,都反映着兴的诗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兴象具有民族性审美特征及多方面现代诗学意义,应成为中国诗学的一个核心范畴。首先,兴象是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开敞性的内视图像,超越了语词符号和物象叠加,它与意象不同,可不包含物象,指向整体视觉审美经验。其次,兴象具有生成性、共生性、生发性,其生成受语境和情境制约。兴象与意境有心观与身临之别,是抵达意境的必由之路。“物象、意象、兴象、意境”可建构新的审美接受次序。再次,兴象源于生命感动,包含欣赏者的全部生命体验,是其生命图式借由艺术品得到的感性印证。兴象审美反对话语生产和技术思维。激活兴象不仅在于理论阐发,还需重返鲜活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3.
“兴寄”说是华夏诗国中源头最早、内涵最富、歧义又最纷纭的诗学专论。本文从研究文艺审美“自己运动”的高度,剖析审美主体、审美客体诸要素对主客、心物之间兴会感应的决定作用;把握从具象到兴象、从心绪到兴义、从立意到取境等兴象与兴义间辩证运动的过程和形态;兼及此说所涉及的心、物、象、理等古代诗学概念的疏理。通过对“兴寄”说──一种诗歌审美运动规律的揭示,体现传统诗学所具有的科学性、系统性。  相似文献   

4.
陆岩军 《社科纵横》2004,19(5):138-139
《毛传》“独标兴体” ,诚为创举。但并非凭空产生、无复依傍。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毛传》标兴的背景、内涵、意义及独标兴体的原因作了深入的考释分析 ,从而认为《毛传》标兴对先秦诗学既有继承又有新变 ,同时对汉代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求是学刊》2018,(3):123-133
北宋文人的诗学典范经历着不断的选择和不断的否定,诗学理念与审美追求也经历着不断的兼容、会通、修正、转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矫枉过正。天圣至嘉祐诗坛以韩愈和杜甫为诗学典范,又批判地继承了西昆体诗歌,吸取了其"尚学""尚雅"之诗学观以及一些诗歌特质,并用古体诗的"气格"及"以文为诗"的方式加以矫正。天圣至嘉祐诗坛对于诗学典范的选择及其诗学沿革,与宋代诗学"尚意""尚健"诗学审美观的形成,与北宋诗歌题材、文体、艺术、语言的革新以及宋调的发轫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汪保忠 《社科纵横》2013,(6):105-109
20世纪新诗无论是审美意蕴,抑或是趋向格调,都出现新的风尚。自诞生至今,曲曲折折,大河奔流,但是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由于文学翻译和时代风尚的影响,新诗有三次大的发展机遇:20世纪20年代,40年代,80、90年代。考察分析诗学之美,无异于考察诗学嬗变史。  相似文献   

7.
吴井泉 《学术交流》2008,2(1):144-150
20世纪40年代以延安诗学为主流的现实主义诗学理论建构,主要是在西方和前苏联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浸润下,尤其是从"左联"革命诗学和毛泽东的<讲话>中汲取灵感和理论资源而生成的.它既发挥了革命诗学的"理知主观"之长同时又吸纳了"客观写实"之优点,其理论构成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诗中的人物或抒情主人公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典型,其身上凝聚着两极对立中的审美偏移倾向;二是主观的楔入,现实主义诗学内在张力的凸显;三是对情感的肯定与认同,呈现出现实主义诗学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诗学的主体核心部分即训谕性也就是主观的人文理解要远远偏重于客观的真实性.这是延安诗学与其他的现实主义诗学的迥异之处.  相似文献   

8.
高艳萍 《阅江学刊》2016,(4):102-110
温克尔曼在其《美术模仿论》中提出的关于拉奥孔群像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诗学的建构。《古代艺术史》中,温克尔曼部分地放弃了对道德指向的执著而寻求美的原则,却指出静穆的形相是出自审美原则的需要,道德诗学由此潜隐,与之同时,其审美偏好从拉奥孔式的静穆转向尼俄柏式的"淡",其因由不仅在于美的原则的内在驱动,也在于其反基督教趣味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叶红 《学习与探索》2012,(12):147-151
新月诗人群的欧美留学身份和他们崇尚西方民主自由的精神特征,以及对中国传统诗学的审美坚持,使他们在中西文化及文学的传播中形成了五四时期独特的跨文化身份,这一身份直接影响了新月诗人群对传统诗学的创造性守成和对西方浪漫主义、古典主义以及现代主义诗学的兼收并蓄。新月诗人群完成了五四中国新诗学的第一次中西诗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泰国文学传统中存续着丰富的印度诗学元素。印度巴利文诗学理论是泰国诗学的本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味论和庄严论。印度诗学的部分原理在泰国被接受并对古典文学产生深远影响是基于印、泰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的相似性。两国诗学的相异特征则体现了民族审美经验的差异,以及泰民族在吸收异质文化过程中对原创诗学的分解、融合、改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俄国文论的走向概评--兼论文化诗学的基础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俄罗斯复兴以来,文论界的文化学研究十分盛行,对传统文艺理论的冲击非常明显。俄罗斯文艺学继续自己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始的"文化诗学"的走向。俄罗斯文论家看重和强调文化诗学的宽容性和兼容性。俄罗斯文化诗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跨学科倾向,同时也典型地体现了俄罗斯文论家的人文思维特色。文化诗学不同于文化哲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具有审美意义的文本;文化诗学的研究成果应该具有相应的审美形态。文化诗学的构建有赖于比较诗学的发展,而文学翻译和文论翻译又是比较诗学重要和必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兴",是因事物的触发、感染所引起的表现事物的情意或言辞,此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的始终.在此创作状态中,情感至深,一触即觉,主体忘我地融入对象中,能从眼前对象的感知中直接获得审美现照,不需推理、比较、联想等逻辑思维活动的参与,同时此观照是深刻而真切的,此谓"兴意".当然,"兴"不仅是一种豁然贯通的心理状态,而且还时常表现为佳言妙句顺畅自如的自动获得,即传达中语言文字与审美体验之间没有任何疏离,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或一段文字瞬间涌现,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甚至整个佳作一气呵成,此谓"兴辞"."兴"是创造不落痕迹、自然灵妙之作品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严羽是南宋著名诗人,在诗学理论上亦成就斐然.他的诗学主张主要体现在其专著<沧浪诗话>一书,内容大致涵盖四个方面:对诗歌艺术的总体认识、艺术风格和体制特征、艺术表现方法和技巧、诗的批评标准.其诗学的审美意味体现为:不涉理路、不落言荃的理论基调;诗道在妙悟的审美取向;诗而入神的审美追求;崇尚"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主张艺术风格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孙学堂 《求是学刊》2004,31(3):95-99
本文从文学思想发展的角度切入,对"格调说"及几个相近概念作了辨析。"格调说"的实质是以汉魏盛唐诗为典则,建立重抒情审美的诗学理念。此种理念以知性形态介入创作,恰违背了诗歌的抒情审美精神。"重格调"是重文本结撰,它属于"以意为主"的诗学传统,黄庭坚所代表的宋型诗学和"格调说"均属于这一传统,前者的"意"多停留于思想内容层面,后者的"意"则被提升为一种包含了重才情、重神韵等多个侧面的诗学理念。"复古派"是明代"格调说"的主要倡导者,其诗学理念包括"拟议变化"和"格高调逸"两个侧面。"格调派"是对"复古派"和清人沈德潜的概称,沈氏是"格调说"的集大成者,其诗学理念获得了进一步提升,在更为圆活的意义上强调感情与形式的合规范性。  相似文献   

15.
检视后七子的诗学理论系统,不仅从探索创作径路的角度,主张"积学"的修习之道与"精思"的锻炼之工,并且基于追求创作理想之境的诗学立场,强调悟入这一创作主体的自觉活动,进而达成在对一种高度技巧化的诗歌语言秩序的理解与组织的基础上,工致而不失自然地表现其各自的审美体验,从不同的层面显示了诸子归至诗歌本体而格外注重艺术经营的一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印度古典诗学味论中的艳情味概念进行了梳理、论证 ,指出它产生的背景文化 ,它在文学及文论中的价值意义 ;揭示艳情作为重要审美因素 ,它的发展及至最高境界喜 ,形成一道清晰的轨迹 ,显现出印度宗教文化哲学及民俗风情的个性风貌 ,更是展示了印度古典诗学味论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认为,闻一多的诗学理论科学、严谨、厚重,既立足于本民族优秀的诗歌艺术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美学思想的精华,同时还紧密结合着他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具有高度的民族性、科学性、实践性和现代性。为此,作者从诗歌的审美术质、诗应具有的美的形式、新诗的精神──人格内容、对民族诗歌艺术传统的态度以及新诗的前途五个方面论述了闻一多的诗学理论,肯定了他对新诗诗学的重大贡献,认为,闻一多的诗学理论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他关于诗的审美本质、诗美的形式、诗的人文内容及终极旨归的探讨丰富了现代新诗理论,同时也是促成他的诗学理论成为现代诗学的丰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新诗源于民族传统诗学与外来西方诗学,因此,物态化与意志化这双重品格的消长就成为其文化特征。意志化是中国现代新诗的重要走向,而物态化则是它的核心、归宿和取之不竭的能量之源。在中国新诗的实际运动中,二者彼此消耗、削弱,都不可能再完整地显示自己固有的文化价值取向。但与此同时,在一定角度上的相似性也使它们有机地融合,从而使“主客统一”这一诗学追求完成了从西方到传统的转折,使传统诗学的物态化精神实现了最关键性的调谐。  相似文献   

19.
文化认同作为比较诗学的研究命题,界定在世界文化的背景里,目的在于寻找中西文学共同规律.对民族文化的真相与价值的认知,是比较诗学的研究关键.按照叶维廉先生的研究理路,语言不仅是民族各自美学表现的问题,更涉及其背后的自然观、宇宙观,亦即哲学态度,把它置放在文化这一方域里,认同比较的过程还牵扯到对不同文化历史的认知筛选过程.因此,对中西诗学的比较,其本质与要义是对两种诗学理论与审美的融会及延伸.  相似文献   

20.
杜甫不只以其辉煌的诗歌创作登上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创作的峰巅,成为“诗圣”;就是在诗歌美学探索上也取得了具有开拓意义的理论建树。本文试就杜甫“转益多师”和“健笔凌云”两个极富审美特色的诗学观点,研讨其诗学品格的审美取向,以就正于方家。一种诗学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