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世纪初,保定兴办了一系列军事学堂,其数量和规模几列全国之首,并产生了全国闻名的保定军官学校。探讨保定近代军事教育的特点及正确评述它的历史地位,对中国现代史和军事教育研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东北近代著名文史大家金毓黻先生早年在治学之路中有一次重要转折,时值民国九年(1920年)十月下旬至民国十年(1921年)四月初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科长期间。这一时期正是他决心远离奉天仕宦纷扰、确立此后研史志向、展开宽广治学视野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3.
蔡廷锴(1892—1968)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军事家。权威性工具书《辞海》(1979年第1版)及《辞海·历史分册·中国现代史》(1984年12月版)载:蔡廷锴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生;河北省政协与保定市政协文史委合编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一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和《中国城市百科全书·保定市》(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还说他是保定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生。笔者认为,这有悖史实,应该纠正。  相似文献   

4.
董振堂同志,河北省新河县李家庄人。一八九五年生。二十八岁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在旧军队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步兵师长等职,属西北军孙连仲所部。一九三一年春,孙连仲的第  相似文献   

5.
漆侠,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巨野人,1923年3月出生。1944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48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旋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学部读研究生。1951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53年12月之后,在天津师范学  相似文献   

6.
王亚南全家合影(一九四七年) 王亚南同志在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成立大会上讲话(一九六一年) 厦门大学经济系一九四七年小组毕业合影,时王亚南同志任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前排右起第四人为郭大力,第六人为王亚南,第八人为石兆棠,第五人为袁镇岳(现任经济系主任)。王亚南同志(一九六五年)亚南同志任厦门大学校长时摄于厦大^一九五五年v经济学家王亚南  相似文献   

7.
熊庆来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他最早把近代数学引进我国,是我国近代数学教学开创人之一。他是云南大学第四任校长。他任云大校长的十二年间,为云大的发展,也为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云大师生至今依然怀着深深的敬意,怀念这位老校长。  相似文献   

8.
刘志盛 《船山学刊》1991,(1):212-220
(续《船山学报》1989年第1期民国二十四年(1935) 赵启霖继任船山学社社长,陶思曾仍任副社长;王礼培任董事长,黄赞元任副董事长。 2月,续编《船山学报》第七期出版,续登《相宗络索》。  相似文献   

9.
从君宪到共和——论伍廷芳的政治制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廷芳(1842—1922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法学家.本名叙,字文爵,号秩庸,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新加坡,四岁随父回国.他一生活了八十岁,几乎与近代中国前八十年相始终.前四十年,大多在海外求学、任职,是获取外国律师资格的第一个中国人,是香港立法局的第一位华人议员.后四十年,在国内政坛上进行政治实践,投身洋务运动,参与清末政治改革,参加建立民国,反对复辟反对军阀,最后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贲志而终.对于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的思想和实践,国内学界并无系统研究.鉴于此,本文试图就其政治制度思想的形成、演变作一番考察,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于方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1923年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长。1924年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直隶省党部的负责人。同年,他还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和中国共产党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他在领导河北玉田农民暴动时被俘就义。关于于方舟同志的出生年月,一说1900年8月22日(王贞儒《于方舟烈士传》见《天津历史资料》1964年第1期);我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发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天津的革命活动》一文附录中曾持此说。另说是1900年农历8月22日(窦爱芝、刘玉芝《革命烈士于方舟》见《南开学报》1980年第3期)。前  相似文献   

11.
《云梦学刊》2010,31(2):57-57
《民国间古代文学研究名著导读》(王友胜、李鸿渊、林彬晖、李跃忠著)于2010年1月由岳麓书社出版发行。本书所谓“民国间”,是指从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清王朝的统治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历时三十八年。全书共九章,分别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民国间古代文学通史、专题史名著导读;第三章.民国间断代文学史名著导读;第四章,民国间俗文学史、民间文学史名著导读;第五章,民国间古代文学批评研究名著导读;第六章,民国间古代韵文研究名著导读;第七章,民国间古代散文研究名著导读:第八章,民国间古代小说研究名著导读;第九章,民国间古代戏剧研究名著导读。(杨年保)  相似文献   

12.
1928年5月,国会参议院中的保定派议员首先发起了关于解释黎元洪任期的“驱黎提案”,是为曹锟“政治逐黎”的发轫,导致了其后的“倒阁”和“军事逐黎”,从而铸成了曹锟贿选为总统的民国史上重大政治丑闻。那么,“驱黎提案”的发起人是谁呢?《近代稗海》载刘湘楚的《癸亥政  相似文献   

13.
<正> 范源濂(1876~1927),字静生,近代著名教育家。早年就读于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时务学堂,戊戌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留学,为方便中国留学生,倡设宏文书院,并建议在法政大学附设法政速成科。民国成立后,继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颁布民国教育宗旨,制订“壬子癸丑学制”,使新生的共和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体制。袁世凯复辟失败后,范源濂二度出任教育总长,上台伊始即摒弃袁氏复古教育,实行民元教育方针,重整教育大业。1920年直系组阁,范源濂三度出任教育总长,殚精竭虑,勉力维持。1923年被  相似文献   

14.
化隆二三事     
<正> 马步芳第一次驻防化隆(当时称巴戎县)是一九二○年至一九二四午(民国九年九月至民国十三年春),第二次驻防化隆是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四年底至民国十八年初),中间除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署一等参谋近一年时间外,前后盘踞化隆达八年之久,化隆可以说是他的“发祥”之地。  相似文献   

15.
吴玉章既是一位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早在1915年他就发起成立“四川留法勤工俭学会”。1916年他在法国与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同法国教育界人士成立了“华法教育学会”。后来又在北京、保定等地开办留法预备学校,负责组织当时留法勤工俭学活动,使大批革命青年都有机会参加学习。1922年他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25年又在重庆大溪沟创办“中法学校”。后来又在苏联远东工人列宁主义学校任教,继后又任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和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16.
道路回顾     
1913~1916年完成的《心理学主义中的判断学说》等文本只是一种尽义务的尝试;1920~1923年间所有的思之追问都在人的此在的存在论这一计划中汇聚起来了;1927年的《存在与时间》在本质上超越了迄今为止的一切追问方式,它不是什么人的存在论或基础本体论;1922~1937年的讲座大多是在他性之思中隐匿起来的探索,从属于在《从本有而来》的计划中的被称为传送的任务的周边区域;从1932年的春天开始的一个新的隐蔽计划,这个计划在《从本有而来》这一大纲中获得了它的第一个形态。  相似文献   

17.
重庆军事谈判与皖南事变1940年5月31日,国民党的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撤销委员长桂林行营。6月1日改设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以李济深为主任,白崇禧先于四月间带领随从人员回到重庆,留总参议王泽民当桂林警备司令。王是江西人,是白在保定军官学校的同学,一向在白身边工作,谨小慎微,对白唯命是听,忠心耿耿。白崇禧回到重庆后,即碰上一件伤心的事和一件伤脑筋的事,感到很懊丧,伤心事是从五战区传来消息,敌人调动了六个师团分兵五路向襄河西岸  相似文献   

18.
<正> 成仿吾,中国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翻译家和人民教育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老革命家。1897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十六日)生,湖南新化人。原名成灏,曾用过石厚生等笔名。成仿吾四岁发蒙,1910年,当他十三岁的时候,随其兄成劭吾东渡日本,怀着富国强兵的目的,先后在名古屋第五中学、冈山第六高等二部和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学习。1920年,成仿吾开始发表《澎湃的黄海》等诗作。1921年4月与郭沫若同行回国,筹备成立创造社,积极从事革命文学活动。从1922年10月到1925年5月,成仿吾在上海与郭沫若、郁达夫等编《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等刊物。这一时期发表了不少文学评论和作品。1925年6月到广州,任广东大学理学院教授兼黄埔军校教官。从1923年到1928年,成仿吾先后出版的专集有《守岁》、《灰色的鸟》(与梁实秋等合著)、《流浪》、《使命》、《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与郭沫若合著),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2005,(3):311
陆学艺,男,汉族,1933年8月出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为研究生,1965年毕业后留哲学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3年~1986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派出人员身份在山东陵县长期蹲点,并兼任该县县委副书记.调查研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经济社会问题,研究县级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问题.1985年~1987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被国家科委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1987年调任该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任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会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是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1994—1997年汉语音韵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 1 997年间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先后召开两次关于汉语音韵学重要的学术会议。第一次是1 994年 8月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三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前出版了《语言研究》1 994年增刊 ,共收论文 82篇。论文内容非常广泛 ,包括音韵学史、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现代汉语方言、汉藏语言以及音韵理论方法研究等诸多方面 ,都是音韵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二次是 1 996年 8月在福州福建师范大学举行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四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前出版了《语言研究》1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