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楹联,作为园林景观的要素之一,与体现园林文化的关系甚为密切。楹联高度的文学性和多彩的修辞手法,饱含着汉文化的丰厚底蕴,使园林景观主题突出,意境再现,内涵丰富,意趣盎然。“以园林胜”著称的扬州,无论是湖上园林,还是城市园林,数量众多的楹联,其表达内容和表达艺术都洋溢着浓厚的扬州地方文化气息,包蕴着丰富的扬州地方文化内涵,是扬州历史文化宝贵遗产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扬州园林楹联多角度、全方位体现出我们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精神,我们民族的精神文明。这便是我们从楹联修辞角度审视扬州园林文化深层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扬州地域文化特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地域文化都因此呈现出农业文明的厚重垒积之状。但是,扬州区域历史文化却是一个例外。扬州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形成了奠定在市场基础之上的商业消费城市,并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了扬州先民的文化创造。它的城市文化性质与乡土中国的农民文化背景反差如此之大,所以难免被传统社会目为怪异,并迭遭传统文人的指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域构成部分,历史扬州商业性的城市文化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现代性因素,是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化的内在根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清代扬州徽商与扬州八怪的关系,是一个视角新鲜的课题。清代扬州,聚集众多的徽籍豪商,他们是新兴的社会阶层,代表着新的经济因素,他们具有既有别于一般的地主官僚,又与封建传统保持千丝万缕联系的两重性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扬州八怪就是适应这一阶层和新的经济因素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群。扬州投商促进了扬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扬州书画艺术的繁荣,而这些正导致了“八怪”画家传统雅俗观念的变化和艺术新风的形成。研究清代扬州徽商与扬州八怪的关系,从而使我们以历史经验为维鉴,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这对振兴今天的扬州经济、弘扬扬州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辛心 《社区》2009,(32):33-34
人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趁着三月好光景,且把这今人的三月当了古历吧,选个周末,跟上一群人跳上大巴,连夜向扬州开拔。十个小时的高速又如何,睡眠不好又如何,你可以旁若无人地发思古之幽情,或把江南当了相思的女子放在脑中翻来覆去诵读。然后,在天亮之前,揉着惺忪的睡眼和破麻袋一样的乱发。幸福而迷惘地抵达扬州。  相似文献   

5.
从扬州盐商文化看文化经济学理论的本土化建设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虽成为当代中国显学,但理论建树同西方比起来仍有很大差距,文化经济学理论研究尤显薄弱,这同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很不相称.以扬州为中心的两淮盐业有其辉煌的历史,尤其在18世纪,两淮盐税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4,它同时孕育出扬州书院、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扬州园林等世界级文化品牌,这些文化品牌又铸造了扬州盐商的人文精神,推动了盐业经济的增长.对这些文化与经济的奇迹进行认真研究,探寻经济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将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文化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乡土文化研究”专号今天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本校和扬州师院两家学报编辑部为发扬地方特色,推动乡土文化研究,挖掘、整理、研究苏州、扬州两个著名历史名城的文化硕果,并使之发扬光大,更好地为祖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而共同商定分别编辑出版的“专号”。1986年是苏州建城2500周年,苏州大学学报专号亦是配合纪念活动的一份献礼。  相似文献   

7.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历史遗存、文化形态和社会习俗等,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具体到镇江的地域文化来说,它不同于周边地区南京的“金陵文化”,苏锡常的“吴文化”和扬州的“维扬文化”,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如历史悠久、南北兼容、东西并蓄、宗教多元、文武兼备和隐士文化等等。由于镇江位于长江和江南运河的交汇处,因而,也是长江文明和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扬州作为江淮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和辐射地,在中国地域文化的分布中地位重要。在文化集大成的宋代,扬州的城市文脉在宋人引用前朝唐人的诗歌典故中,在延续前朝城市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本朝特色的城市文化,并进一步向前发展。南朝梁时的"何逊在扬州"、晚唐杜牧的"珠帘十里"、北宋欧阳修的"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这三个共存在宋人笔下的扬州典故形成和改变了扬州的城市印象,同时也反映出宋人复杂的心理:一方面表达出对唐人文化和唐时城市繁华的景仰与追慕,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意欲包揽古今,甚至超越前朝古人的壮志与情怀。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12月21日上午,江苏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揭牌成立。这个注册资金30亿元、总资产近80亿元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由十余个市级文化集团和文化企业重新组建而成,是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最新举措。"扬州是个好地方,特别是文明、文化、历史古城,在全国都很有分量。"2020年11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扬州,赞许这座城市,并对未来提出期望,要"让古运河重生"。  相似文献   

10.
扬州,是全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古代,它既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要政治军事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都会、交通枢纽及人文荟萃之地。扬州城内旧街巷的名你,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之一,对研究古代扬州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与扬州历史密切相关的街巷名称,有的得名由来与产生时代已鲜为人知,难以查考;有的则因讹传、误写而面目全非,失掉了应有的价值。本文拟对今  相似文献   

11.
“扬州以园亭胜” ,主要胜在营构的意境追求上 ;意境的追求是多方面园林意象图式生成、运行后的实践。自觉地保护、开拓扬州园林 ,对于扬州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精妙结合 ,发展扬州旅游业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大量徽商辐集于扬州,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征服了扬州,对扬州的诸多方 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扬州的业儒文化、城市文化、旅游文化、婚俗文化以及休闲文化等的发展和繁荣,具 有巨大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3.
徽商与扬州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清初,徽商在扬州积聚了大量财富,他们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支持徽州学者、扬州学者以及全国各地学者在扬州的文化活动。徽州商人在扬州大建园林,收藏图书字画,繁荣雕刻印书,发展教育,举办诗社文会,倡导戏曲、歌舞等各种文化,促使扬州这一当时的商业中心和民间文化中心更为繁盛。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与扬州名城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自清与扬州名城文化的互动关系表现为:朱自清散文生动表现了扬州旅游文化、美食文化、风俗文化;扬州儒商文化精神的“儒雅”与“浮躁”影响朱自清人格的铸造;扬州美女文化与方言文化构成其散文特殊的审美机制,而使其散文成为“白话”美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浅析扬州儒商文化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扬州经历了汉代、隋唐、清前期三度经济繁荣,经济的繁荣促进文化的繁荣。扬州自古存在浓郁的人文氛围,国际国内的人文交流和文化交流兴盛,至明清时期以盐业为主的商业经济支撑扬州的学术文化,学术文化又哺育了扬州的商业经济,拥有雄厚资本的商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经商过程中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诚信经营,营造儒雅本分的社会形象,同时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形成儒商群体,造就扬州丰富的儒商文化旅游资源。儒商文化旅游资源具体有商业文化、住宅园林、学派书院、扬州八怪、年节礼仪、典故传奇等。如今扬州对儒商文化旅游的开发还远远没有完备,既需要对扬州已开展的盐商文化旅游进行儒商文化旅游的高规格提升,又需要在旅游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播儒商文化。开发扬州儒商文化旅游的初步设想有:组合扬州儒商文化主题旅游的线路,举办全国性儒商主题大会或国际儒商文化节,开展儒商住宅休闲游,建设展示"儒商文化"古今成就的专门场馆等。  相似文献   

16.
梨园子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的播迁对中国的戏曲文化、对迁入地的社会风气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苏州府本身在经济、文化上具有较高地位,所以苏州府梨园子弟播迁的主要方向是与它对等或地位比它高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扬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且引起这些城市社会风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地方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特产。它广泛而详细地记载了我国古代某一地区的疆域沿革、山川河流、气候物产、灾异风俗、人物古迹等各方面的情况,是研究我国古代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技发展历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拟就扬州方志的编修和增补情况作一概述,以供研究乡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太守”最初由欧阳修提出,但它后来不是只指一个人,而是一个复数概念,是具有诗性精神的扬州地方官的统称。古时候科举取士,文人当官,其中多有文采风流之士。但是他们在别处没有“文章太守”这个称号,到扬州却能荣膺此名。无他,盖缘于扬州地方诗性人文的精神特质,人与地精神契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扬州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雕版印刷为历止文化名城扬州重要文化特色之一。它为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整理和保存祖国文化遗产,为学术界提供丰富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作出了贡献。清代扬州雕版印刷空前发达,官刻、家刻、坊刻皆盛,且颇多善本,以是与苏州、南京并列为江南三大刻书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雕版印刷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特别是196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以刻印木版古籍为专业的出版单位——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建立及其对古文化的贡献,在扬州雕版印刷史上谱写了新的光辉篇  相似文献   

20.
扬州说书产生的土壤是城市。它极盛于清代乾隆朝鼎盛时期工商业繁荣的消费城市扬州,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市民文学的特色。又因三百多年来它向省内外大小城市和农村集镇发展,在它表现出的艺术趣味上,就不可避免地打上小生产者的思想烙印。扬州说书的传统书词在内容上精华多于糟粕;在表演艺术上经过数百年的锤炼,创造出由一系列典型形象所组成的画廊;故事结构之严密,环境气氛渲染之逼真,讽刺手法之高超,口技效果之绝妙,插科打诨之趣味醇厚:形成它独特的表演体系和几个著名的流派。本文拟对这一曲种的趣味性,从美感角度,试加评析。说书艺人自称“科趣书中宝”,又谓说书这支艺苑之花,倘少科趣,就成“枯枝牡丹”,可见科趣是说书艺术的命脉。所谓科趣,就是由幽默的语言、笑料、动作、表情、特技等产生的趣味,使听众获得轻松愉快的精神享受。好比相声,是笑的艺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