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的异同问题,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相近说”和“超越说”两种观点。然而,这两种观点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相近说”更多强调马克思和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在“研究方法”“内在逻辑”和“现实应用”的相近之处,而忽视了马克思批判魁奈而形成的理论观点;“超越说”更多强调两位学者在学术立场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本循环理论的差异。两种观点都没有全面反映《资本论》和《经济表》在资本循环理论上的异同。文章分别从“主要观点”和“方法论”层面对两者的资本循环理论展开比较后发现,《资本论》和《经济表》的资本循环理论呈现出“主要观点相近”和“方法论相异”并存的现象。通过对这一独特的学术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后发现,之所以在方法论相异的情况下《资本论》和《经济表》的资本循环理论在主要观点上仍然存在诸多相近之处,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和魁奈在考察资本循环问题时都经历“经济关系”分析的环节。然而,由于马克思和魁奈对“劳动一般”和“自然秩序”的理解不同,两种资本循环理论存在根本性差异。虽然多次对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表示认同,马克思也意识到其自身理论观点与《经济表》存在不同,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2.
弗朗瓦·魁奈(1694—1774),是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重农学派的创始人。1758年,他发表了著名的、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试图说明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的《经济表》。魁奈的这一天才思想曾轰动一时,被他的学说拥护者称之为继文字、货币发明后的第三大发明。但由于魁奈在分析上缺乏严格的科学性和方法的不正确,这就给《经济表》带来了严重的缺陷和谬误。 在魁奈那里,“无数单个的流通行为,从一开始就被综合成为它们的具有社会特征的大量运动,——几个巨大的,职能上确定的,经济的社会阶级之间的流通。”他把个人之间的无数的买卖行为,表达为各阶级之间的社会产品的流通。他把社会划分成为三大阶级:生产阶级,指耕种土地,逐年再生产国民财富的阶级——魁奈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能增加社会财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法上建构人本秩序是国际法发展的重要倾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传统国际秩序追求相比,它体现着更高级别的正义。当前,国际法的许多新发展正在昭示着国际社会对人本秩序的肯定性态度。由于人本秩序关注的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人”,因此它会与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原则发生冲突。但这个矛盾不能否定人本秩序作为国际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魁奈是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他于1758年发表了著名的《经济表》,后来又在其1766年发表的《经济表的分析》一文中,把《经济表》的《原表》简化成一个简单明了的图式,即经济表的图式,也称《经济表略表》。魁奈的《经济表》,包插《略表》,在经济学说发展史上是一个杰出的贡献,它是最早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内部比例关系的,它试图说明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做出了具有科学见解的最初探索。不过,在它问世后的很长时期却无人理解。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相似文献   

5.
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弗朗斯瓦.魁奈的重农思想与中国封建国家“重农”思想与政策在理论出发点、思想内容、目的导向以及实行效果上都有很大区别。中国封建社会的“重农”思想与政策束缚并限制了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专制国家的政治统治术,是以牺牲经济发展速度来维护政治国家的稳定。而魁奈的“重农”思想,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表”的基本纲领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重农学派”思想家魁奈的著名“经济表”,第一次发表于距今两百多年前的1758年.这一个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图式,从外表形式看来,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它的真正意义却长时期不为人所  相似文献   

7.
《羚羊与秧鸡》虚构了一个晚期资本主义极权政治、商业文化与技术垄断相结合的恶托邦后人类社会,精细地再现了多元的人性、技术垄断与个人意志的碰撞、后人类社会的社会失序与人为的自然秩序失衡、精神贫困与技术风险。通过毁灭性基因工程所触发的末世景象,小说艺术地再现了人类对现代技术的深刻欲望与恐惧,折射出由人性的恶、大公司的资本主义利润追逐与技治主义、个体与社会的精神性之扭曲、缺乏对生命的敬畏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风险社会。文章通过小说家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探讨了“技术伦理的发展”滞后于技术自身发展的问题。现代技术在具体的政治、文化、经济体制中运行,它的存在本应是服务人类而非辖制人类。借助于“敬畏生命”伦理,启迪读者正确把握人类在与社会、自然关系中的自我定位,以比较完善的生命伦理原则来矫正后人类社会的缺陷,建构“以自然为中心”“以生命为中心”“诗意地栖息”的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实现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目的 ,彼此之间必须达成某种默契———经济运行道德的“自然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然秩序”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和谐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完美统一。它不仅可以限制个体的私欲膨胀 ,而且能提高人力资本的X效能、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激发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效益。因此必须把经济运行中道德的“自然秩序”和有力的制度安排双管齐下、两手都要硬 ,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和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规范的经济运行呼唤道德的“自然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范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目的,彼此之间必须达成某种默契--道德的“自然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然秩序”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和谐,“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完美统一. 它不仅可以限制个体的私欲膨胀,而且能提高人力资本的X效能、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激发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效益.因此必须把道德的“自然秩序”和有力的制度安排双管齐下、两手都要硬,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和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10.
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嬗变出发,总结分析了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与环境恶化的态势,认为当代人口迫切需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人口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了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人们的自然观必须由“征服论”向“协调论”转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人口、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1.
试从老子朴素辩证法观其人生哲学思想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老子在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辩证发展进行深刻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人生的总原则是“法自然”而“无为”,并由此出发,阐述了一系列人生应当恪守的原则和理想,如“致虚守静”、“守柔贵弱”、“谦退不争”、“知止不殆”等,从而形成了他的人生哲学体系。老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当前构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进程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表诠释     
魁奈的经济表因晦涩难懂,被称为经济学说中的“司芬克斯之谜”。人们对经济表的普遍理解大都基于马克思对经济表的评述,而马克思的评述仅限于一版规范而均衡的图式表。魁奈的经济表共计12个版本,按各版本设制的时间先后和形式繁简,可分为“原表”、“略表”和“图式”;按经济表的均衡状态,又可分为均衡模式和非均衡模式。对经济表的各类版本和模式作出合理、全面的诠释,方见其蕴含的闪光的经济思想和宏观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3.
经济科学是社会经济的理论表现,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在很多情况下是对社会经济的趋前反映,它是社会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软件”。而社会经济是获取财富,以满足人类的消费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因而也是自然历史过程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从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再论奈达的翻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姆斯基的语言思想首先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引到他的翻译理论的。与翻译界一般只就奈达翻译理论本身进行评论的作法不同,本文试图从乔姆斯基的人类句法普遍原则来探讨奈达的“逆转换”和“动态对等”的思想,目的在对奈达翻译思想的理论基石─—以句法为中心的生成转换的语言观,取得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一荀况在《王制》中说,人的力气不如牛,奔跑不如马,可是牛马却被人役使,原因是“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他认为,人之所以能支配自然界、役使万物的原因,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自然生物的特点,就在于人“能群”。荀况所谓的“群”,实际上就是指人类社会组织。人类有了社会组织,就能紧密结合与互相协作,就有力量“胜物”、“裁万物。”(《王制》)那么根据什么原则组织社会呢?荀况说:“人何以能群?曰:分。”(《王制》)他非常重视“分”对“群”的作用。他反复强调:“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群商无分则争。”(《富国》)“有分义,则容天下而治。”(《大略》)他把“分”看成是组织社会和治理国家的根本。荀况所谓的“分”,其核心是指贵贱上下的社会等级关系,也指  相似文献   

16.
1 鲁迅曾经说,他的杂文时常做着“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浓汁,有时研究淋菌,有时解剖苍蝇”。这自然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他的“研究”与“解剖”,是针对着社会、针对着人的灵魂的。其实,这不仅是他的杂文的特点,他的小说和散文,也莫不如此。对社会的针砭总是离不开对人的灵魂的病状的揭露与分析的。普列汉诺夫曾指出,要了解社会,只掌握它的经济是不够的,还必须“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在鲁迅的散文中,有许多篇章正是以揭示和描写社会心理见长而具有非凡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是政治经济学中重大理论课题之一,也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研究这一理论的历史和现状,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指导我国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经济表》的天才构想在近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上,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魁奈亲自绘制的经济表至少有12个版本,经济表除按形式的繁简和时间的先后可区分为原表、略表和图式外,还可按表中的流量均衡状况区分为均衡模式和非均衡模式。非均衡模式从理论上可区分为三种类型。对经济表非均衡模式的解析,可更深刻地理解魁奈倡导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张,洞悉经济表如何首次涉入动态经济分析,如何揭示消费对生产的反馈。  相似文献   

19.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马克思说他是“新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是“工场手工业时期集大成的政治经济学家”。遗憾的是,他的许多著作,在他逝世前付之一炬,而只留下其代表性著作《国富论》(1776年出版)。但是,他的这一大部头著作,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而其《国富论》中最本质的东西,则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生产的”。本文将着重研究他的消费思想及其对19世纪30年代参加大论战的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影响,如李加图、马尔萨斯、萨伊、西斯蒙第等。但是,亚当·斯密本人的思想又是受到重农学派魁奈的影响,马克思曾指出过:“魁奈医生的重农主义学说是从重商主义到亚·斯密的过渡”。本文试图沿着这一历史线索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弘扬"天人合一"思想构建和谐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学者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这里的“天”指“天道”即自然规律。“人”指“人道”即人类社会的规律。“天人合一”也就是说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儒家学者看来,人与自然理应和谐相处,而不是征服自然、与自然对立。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道”是“天道”的体现,因此,人应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1](《乾卦·文言》)。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认为四时的运行和是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