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功能”是布拉格学派研究的核心术语之一。围绕这个术语,学派建构了结构主义的功能主义理论系统,并奠定了审美功能在功能系统里的重要地位。透过这个理论体系,我们更应该看到,布拉格学派功能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重建社会的有机团结,审美功能具有的特殊能力正是促使社会有机团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功能语言学派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其主要观点之一是语言的元功能思想。元功能思想,也称纯理功能,作为功能语法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包括三个方面: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人们对语言功能的研究历时已久,对语言功能的划分及内容描述各有不同。依据俄罗斯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新闻语篇的元功能:认知功能、交际功能、祈使功能、情感功能、元语言功能、寒暄功能和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3.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继承了欧洲人类学和语言学思想,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性,着眼于语言的功能性,以语言使用的倾向或原则为己任。该学派对语言本质的看法,对语言系统和功能、语篇、语域的重视,使其在语言理论和应用领域都取得了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它对语言系统的描写未能充分反映语言的实际运作过程。对此,应完善理论框架本身,研究社会文化语境与语义、形式的关系,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和学习、语言运用中的普及。  相似文献   

4.
浙东学派与湖湘学派,都是地域性特征很明显的学派。浙东与湖湘二学派在思想联系契合的同时,也有差异和思想冲突。浙东学派学术思想的最大特征为"尚事功""重史学"。湖湘学派最突出的思想特征是"经世致用"。胡安国重《春秋》,揭经世致用之旨,是"尚事功"和"重史学"的先声。浙东学派多人师从胡安国,或为胡安国的再传弟子,胡安国的思想内容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胡宏既注重在经史典籍中进行理论探索,又倡导经世实学,亦与浙东学派契合。湖湘学派在对待事功问题时,采取的是一种相对辩证的态度,既重视内圣成德,也不忽略外在事功,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特征。相对而言,浙东学派重视事功,朱子学派强调内圣,湖湘学派则介于二者之间。湖湘学派与浙东学派的思想差异在义利王霸和道统说两个具体问题上得到突出体现。  相似文献   

5.
结构主义是20世纪语言学的主要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语言学流派。广义上讲,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把语言看作本身具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的独立系统的任何语言研究。它由三个主要的学派组成,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英语结构的掌握和英语的教学、学习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对人的"心智"的研究,从古希腊的一些哲学家、中世纪经院学派的语法学家,到近代的理性主义语言学派,都有过这方面的论述.在当代,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无疑是乔姆斯基首创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乔姆斯基发挥了笛卡尔关于"固有结构"的思想以及洪堡特关于"语言能力"的观点,重新提出了研究语言普遍现象的问题.生成语法不局限于对个别语言的研究,而是要揭示个别语法与普遍语法的统一性.换句话说,它不是以具体语言的描写为归宿,而是以具体语言为出发点,探索出语言的普遍规律,最终弄清楚人的认知系统、思维规律和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7.
在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学理论中,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是影响最广泛的两个学派。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注重意义和功能的研究,特别强调语境的作用,并把“选择就是意义”作为一条广泛运用的原则。语用学理论围绕语言交际的意义这一中心论题展开,从不同层面强调语境和语义在交际中的关键地位。两学派研究任务、方法虽不同,但有相似、互补之处。  相似文献   

8.
标记理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最初是由布拉格学派在描述音位系统中的一些对立现象时提出的。之后,语言学家对于标记理论的应用扩大到了语言的各个层面,如音系、语义、句法、语言类型学和语用学等领域,并且在各个层次上赋予这一理论新的内涵。语言的标记现象可以从功能和认知的角度得到解释,主要与人类大脑处理外来信息时采用的适应性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9.
邹强 《东岳论丛》2005,26(2):148-151
一提起法兰克福学派 ,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它的社会批判理论 ,而对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的重要性则认识不够。事实上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体系是由社会批判理论始 ,最后归结于美学理论之中的。用审美拯救异化的单向度社会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共同的追求 ,走向审美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最终出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审美乌托邦思想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百姓日用即道”是泰州学派的基本思想和其他一切思想产生的理论前提,在泰州学派思想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只注意阐释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而很少从整体上考察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演变过程。本文认为,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有一个提出、发展和推向现实的过程,并从这三方面对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普遍性的原因,也指出了英语教学中隐喻的重要性。涉及到隐喻的英语语言现象是中国学生理解和运用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尝试将认知隐喻学中有关概念隐喻的理论引入英语教学中,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以探索解决英语教学中涉及到隐喻现象的教学难点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莉 《云梦学刊》2002,23(2):110-112
对于儿童是如何习得母语这个问题,不同的语言学流派有不同的解释。乔姆斯基的心智语言学提出语言的本质特征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遗传的、物种的属性。并指出人类具有“语言获得机制”,在初始状态中表现为“普遍语法”。儿童在人类的语言环境中用五、六年时间将“普通语法”转换成“具体语法”,从而获得了语言能力——习得了母语。用乔氏的心智语言学去解释语言的产生和习得过程,解释自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分析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起源及其发展,考察其最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走向,可以使语言研究者对转换生成语法有一个总体和概括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哲学中,关于”实在”的问题是讨论最多的内容之一,可以说,关于实在问题的讨论是了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根主线,它既是贯穿西方哲学发展的线索,又是产生新问题的基础。关于实在问题的讨论可按照西方哲学的发展阶段归纳为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而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的不同研究方法和所研究的不同问题,也都有内在的逻辑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无论作为哲学的基础理论,还是作为不同的哲学学派,都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语言·语义·语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认知科学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和流派.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反映认知,认知反映现实.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哲学假设认为,语言不是人类大脑中独立的认知机制;语法是概念化;语言知识来自语言的使用.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语义具有中心地位,意义是体验的;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清代乾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钱大昕考论、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这其中就包括历代小学经典。钱氏对多部小学经典有所关注,或考察其著述体例,或论证其作者及成书年代,或分析其性质和价值,语多精谛,颇有创获,且为学术界所广泛认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语言·语义·语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认知科学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和流派。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反映认知,认知反映现实。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哲学假设认为,语言不是人类大脑中独立的认知机制;语法是概念化;语言知识来自语言的使用。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语义具有中心地位,意义是体验的;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语言界十分关注“语言与现实、形式与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性,即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象似的还是任意的”这一话题,并存在争议。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看到语言现象的多样性,承认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两者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本文通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社会性、依存性和开放性基本特质的分析,对词语的基本特性及其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的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西方语言哲学指称论、观念论、行为论、使用论分别对语言的意义进行了不同的阐释,虽然还存在着局限和偏颇之处,但这些理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