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环境及其随后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事实看,它是中国式近代化的启蒙;从洋务运动所涉及的领域及其失败的结局看,它是中国式近代化的浅尝.洋务运动顺应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民主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重要起点。近代西方科学在中国制度层面的发展,源于洋务运动时期的科学教育。笔者就洋务学堂中的科学教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此时科学教育的特征及对中国的影响加以分析。洋务运动虽然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告以失败,但作为科学发展史的一个环节,这一时期的科学教育具有极其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洋务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场著名的革新运动,丁日昌作为洋务运动中的先行者、创新者与实干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在 江南制造总局创办的各个阶段中,丁日昌积极参与其中,是该局的实际创办者之一。其近代海防思想符合国家近代化的要求, 促进了我国近代新式航运业的起步和发展。在教育近代化上,丁日昌大胆对科举制度提出变革,并积极促成了出洋留学计 划。丁日昌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自强"、"求富"为中心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正确理解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近代的具体历史环境来认识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大门的必然性和局限性,通过对中国与西方近代化早期特征的对比来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的合理内核及其基本特点,从文化的深层角度去理解洋务运动是当时中国近代化最切实可行的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洋务运动.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那么戊戌维新则可说是中国近代化的继续、扩展和深化,是中国近代化的新探索和新尝试,它在背景目的、道路方向和结果影响等方面都与洋务运动截然不同。从近代化的新视角、以与洋务运动比较研究的新方法重新审视戊戌维新,无疑有助于深化对戊戌维新、洋务运动及二者关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 ,清政府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而被迫进行了三次改革 ,这些传统内的变革却开启了超越传统的变迁 :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 ;戊戌变法扳动了中国社会意识近代化的阀门 ;清末新政迈出政治近代化的步伐 ,但三次改革却没能使中国近代化持续地“化”下去。原因在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才是近代化的保证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封建统治者进行的自我更新有其局限  相似文献   

7.
盛宣怀作为晚清洋务运动的骨干,创办并经营了众多推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洋务企业,培养了大量中国近代化必需的技术人才,表现出克艰历难奋勇求实的无畏精神和把握机遇理智图强的理性民族主义。在关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铁路修筑方面,盛宣怀的铁路国有思想也是富有远见历经考验的。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对张之洞的研究中 ,有关他创办当时亚洲最大的铁厂———汉阳铁厂 ,开创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之先河问题 ,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 ,专论尚少。从张之洞创办近代钢铁工业之动机、创建情况、失败原因等多方面的史料进行分析 ,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张之洞在中国钢铁工业迈向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丁宝桢与山东机器局的创办傅炳旭在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十余家近代军事工业,开始了中国军事工业的近代化实践.山东机器局是其中一家,是颇具特色的官办近代民族军事工业企业.为“御侮”创办山东机器局开始于1875年(光绪元年)...  相似文献   

10.
洋务运动在促进中国教育由传统封建制教育向近代化西式教育的转变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其改革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等措施 ,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同时也为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读了傅志明同志在《贵州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发表的《试论洋务运动对清末财政的影响》一文,颇受教益。但是,该文把致使清末财政危机不可逆转的契机,导致清王朝大举公债的起因,以及促使中国财政走向“近代化”都归之洋务运动,窃以为这些看法,不仅有悖于历史事实,在思维方法上也有失偏颇。这些问题实质上都涉及到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变革,始于洋务运动,其显著特点有三:创办各类新式学院,广泛传播西学;官费派遣留学生;废除科举制度等。这些重大举措,促进中国教育步入了近代化,其作用功不可没。但因洋务运动是以维护封建王朝为初衷的,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军事技术近代化肇始于洋务运动,作为与洋务运动早期的主要支持者和领导者,曾国藩以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科技价值观,在理性认知军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开创中国近代军事科技事业、罗致和培养近代化军事科技人才等方面,为促进中国军事技术的近代化发挥了开拓作用。  相似文献   

14.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为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大力发展新式煤炭工业,但苦于资金不足,无奈允许商人以"官督商办"的模式参与煤矿的创办。徐州近代化煤矿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起步,在具体经营中煤矿的创始人胡恩燮父子一改惯例,坚持完全商办的原则,从而使企业具有明显"商办"的特点,但却因时代的局限性,最终无法摆脱对封建政治势力的依赖。徐州近代化煤矿的事例,也是中国近代商办煤矿艰难起步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1874~1875年,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奕、丁日昌、郭嵩焘等人纷纷上奏要求进一步推广洋务运动,提出了“练兵、造船、简器、筹饷、用人”等项自强新政的主张,引发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一场论战,这场论战的实质是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近代化之争,进一步表明“西学”与“中学”的冲突已经进入了一个较深的层次,同时也表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中国,洋务运动必然失败和顽固势力随时可以以任何理由抹杀一切变革的萌芽。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五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23日至26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会议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孔令仁主持,着重讨论了“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等问题。一、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与会学者首先对“近代化”的涵义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认为所谓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和与其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具体地说有三个层次:生产力的近代化,主要表现为机器生产取代个体手工业生产;生产关系的近代化,即建立在传统生产力基础上的封建生产关系向已建立在近代生产力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转化过程,上层建筑的近代化,即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的讨论中,有一种在承认洋务运动有进步与积极作用的同时还有一种认为洋务运动存在的反动与消极的作用是基本的主要的一面的观点。一方面,承认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①洋务运动是顺应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化和资本主义化迈进这一历史必然趋势的;②洋务运动实际上是服从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一个运动。③但另一方面,认为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从其本质上来考察,从其主导方面来、并不是一个进步运动。④那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岛暇 《21世纪》2001,(2):49-51
在洋务运动中,留欧学生书写了壮烈而又充满希望的一笔。 与最初派遣留美幼童的动机一样,清朝官吏往欧洲派留学生也是出于办洋务企业的需要,只是更具体而明确地和创办海军联系在了一起。 北洋海军与选派留欧学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船坚炮利”的威胁,为加强海防的需要,清政府急切希望创办一支近代化的海军队伍,1861年,清政府因请英国人李泰国代购军舰失败,决定自己筹办海军。许多清朝官吏要求向欧洲派留学生,李鸿章明确指出,海军“为西国专门之学,非躬亲其事者不能尽悉。”福建船政大臣沈保帧也认为…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务派后期的最大代表张之洞在湖北兴办了一批近代化的官营机器工厂,如湖北炼铁厂(俗称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布纱丝麻四局等.这些近代化机器工厂,就规模和设备水平而言,都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甚至可以与外国企业一争雄长.如汉阳铁厂所用高炉和贝色麻炼钢炉,其技术性能都属十九世纪晚期的上乘设备.而且,象汉阳炼铁厂这样大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连当时的东方强国日本尚不能望其项背,日本的  相似文献   

20.
洋务运动止于何时?史学界的一般看法是,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终结或破产。对于这一看法,当前已有不少论者提出了异议,但专门论述这一问题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仅就某些史实,对洋务运动何时终结的问题略抒己见,以求教于各位同行。说甲午战争的失败意味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这是无可非议的。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到九十年代止,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已进行了近三十年,结果非但没有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