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最根本基础是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关键环节上来把握和推进.宁夏作为西北的一个小省区,就是要在追赶跨越中构建和谐,就是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在加快追赶、奋力崛起的大局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构建和谐校园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也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实践证明:人是衡量校  相似文献   

3.
周明  周武  张跃林 《科学咨询》2007,(12):30-3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一个宏伟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在教育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是培养和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阵地,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旨在提高整体人文素质,促进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作为基础教育一线工作阵地,我们认为:和谐校园并非是束缚极多看似"稳定"的平安局面,而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协调和默契.如何构建和谐校园?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只要各个层面达到一种"学校为我,我为学校"的境界,就会推进一种真正的校园和谐.  相似文献   

5.
裴光辉 《决策探索》2008,(10):90-90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所以,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  相似文献   

6.
张成 《科学咨询》2006,(24):7-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并强调把建设和谐社会摆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作为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着力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和谐稳定与学生的和谐成长。在高校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不仅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诉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成为加强新时期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8.
李绍鹏 《经营管理者》2009,(21):178-179
随着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做好粮食系统的平安创建工作,更是我们粮食人的责任,其重中之重是粮食的安全生产(防火)管理。如何抓好粮食安全管理:即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着重抓好安全管理,全面开创粮食平安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构建和谐校园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也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并非是校园人"你好我好"式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面利益。一、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1、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  相似文献   

11.
社会是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人,学校作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我们大力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所以,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那  相似文献   

13.
郑哲 《决策探索》2005,(11):85-8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中国社会由关注经济发展全面转向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社会走向协调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目标。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构架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中国社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考虑高职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性、协调性,不仅是关系到培养与社会和谐共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在国家社会发展战略走向和大目标、大战略发展方向指导下,学校自身可持续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并强调把建设和谐社会摆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作为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校,在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教育就是要把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协调并优化,创设出和谐的育人氛围,从而获得教育整体最大效应,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而建设和谐校园则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建设和谐校园呢?我们认为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建设好学校领导班子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在科学发展观这一层面上是一致的。按照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巩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有效进行和谐校园构建中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干预。  相似文献   

17.
和谐校园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实现学校全面和谐发展,使学校成为有文化,有内涵、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整体效应.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需要;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教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将促进构建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教育体系的和谐、校园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高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和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仅就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与如何建设高校和谐校园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高效和谐校园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工会是根植于学校的一个组织,是学校的政党和学校群众相联系的重要桥梁,能够推动校园工作的开展,保障教职工的利益不被侵犯,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学校的工会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本文结合校园内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分析其原因,浅谈学校工会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