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鼓,作为中国南方尤其是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若干民族古典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既反映了这一广阔范围各民族文化的某些特色,也反映了他们之间通过铜鼓文化的传播和影响的相互关系。一、古代中原华夏族对西南各族的影响与铜鼓的起源就古代铜鼓的分布而言,以中国西南地区最为广泛。在中国境内。铜鼓的分布包括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在国外,印度支那的铜鼓较多,缅甸、泰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甘尼安岛、卡伊群岛、土瓦岛、新几内亚的奎岛亦有铜鼓的使用或出土。古代铜鼓的分布如此广泛,说明锕鼓文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追溯铜鼓的传播史,与这一广阔地区远古文化的相互影响与结合直接相关。笔者认为,古代铜鼓的产生和广泛传播是东亚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与  相似文献   

2.
分析哲学对知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首先在于它改变了哲学的提问方式,因为在分析哲学家们看来,在问"什么是真的?"之前,我们并没有回答我们能否对这样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即"我们能否正确地表述真?"同样可以问的是:在问"什么是因果关系之前",我们能否正确地表述因果关系?因此分析哲学要求我们首先去考察对因果关系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广西东兰铜鼓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璀璨之星,其传承保护可以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促进乡村和谐安定,提升乡村生活水平,对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东兰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多重困难,应当通过转变发展观念,树牢铜鼓文化传承保护意识;完善基础设施,加大铜鼓文化村落建设力度;动员各方力量,凝聚铜鼓文化传承保护合力;落实必要投入,增强铜鼓文化影响力号召力;出台专门政策,提升铜鼓文化吸引力知名度等路径,多措并举传承保护,促进民族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铜鼓是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历史文物。它从公元前七世纪左右产生,一直流传至今,上下贯穿2600多年。铜鼓的足迹遍及我国云、贵、桂、粤、川、湘6个省(区)及东南亚许多国家,覆盖了一大片民族成分相当复杂的土地。研究铜鼓,无异于研究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世界上保存铜鼓最多的国家,也是拥有铜鼓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我国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注意搜集和研究铜鼓了。但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运  相似文献   

5.
研究辽宁跨向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最重要的是要彻底弄清并明确回答:1.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我们的优势和潜力在哪里?3.未来的目标应该是什  相似文献   

6.
则鸣同志的《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载《社会科学》80年第2期)反对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指责它导致唯心主义的产生,其论据是不足的。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个命题是否正确?我们的观点是和《驳文》截然相反的。关于什么是实践,《驳文》说:“有人要我们来回答什么是实践,如同要我们来回答‘什么是吃饭’,‘什么是穿衣’一样地  相似文献   

7.
《格萨尔》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广泛流传在我国藏族和蒙古族地区,在这两个民族的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蒙古族学者们把《格斯尔》与《蒙古秘史》、《江格尔传》誉为蒙古族古典文学的三大高峰.然而蒙藏两个《格萨尔》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它们是怎样互相影响的,这是一个研究史诗的人普遍感兴趣的问题,也是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从中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对于弄清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史、了解蒙藏两个兄弟民族源远流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人口中,相信宗教的只是少数人。如果把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信教群众全加在一块,最多也不超过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或者连这个数字也达不到。但在兄弟民族聚居的地区,情况就有不同。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大都有一个全民信教的历史,所以,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的问题就不是人口当中百分之十的问题,信教人数的比例比全国平均数要高得多,宗教活动的现象也就特别集中,成为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果我们认真考察一下每个兄弟民族的历史,就会发现宗教是各个兄弟民族历史文化中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现状如何?出路何在?这是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繁荣和进步的实际问题。为了鼓励和表彰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和研究,振兴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加快广西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广西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理论刊物《社会科学探索》编辑部联合有关学会和单位,共同举办“发展广西民族经  相似文献   

10.
论创作客体     
如果有人问:文学创作的客体,即文学创作的对象是什么?许多人可能会这样回答:客观现实。猛一看,这个回答似乎是正确的,“唯物主义”的,天经地义的;而且几十年来我们也一直这样看待。然而事实上这个回答是非常笼统的,是很不确切的。“客观现实”,这几乎就是人类社会、外在自然、小至无内、大至无外的一切事物,难道它们都是文学创作的对象?天体运动的规律也是客观现实的一部分,但就它本身来说,是文学创作的对象吗?爱兹病毒的活动情况也属于客观现实的范畴,文学要写它吗?相反,人的情绪、情感、感觉、  相似文献   

11.
当爹的智慧     
父爱同母爱一样无私,不求回报,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在父亲节到来之际,我们祝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在大学作讲座时,有同学幽默地问:至今为止,你经历过最奇妙的事情是什么?我立即回答:20年  相似文献   

12.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关系我们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根本大计,而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搞得怎样,又关系着国家四化建设这个大局的成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有几千万,居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0%。如果民族地区的“四化”搞不好,全国的“四化”也难得实现。怎样把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迅速搞上去呢?综观建国30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自治,保障民族自主权,让少数民族享有充分的(而不是形式的)自主权,以发挥各民族的特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具有“山”(山区)、“边”(边疆、边远地区)、“穷”的特点,经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历史性的新契机 ,有效利用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广西的民族特色、区位环境 ,整合优势资源 ,进一步建设广西 ,发展广西的民族经济 ,是我们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什么是社会主义?它的基本特征和客观标准是什么?有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经历社会主义的实践,因此对这些问题不可能有确切的回答。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欠妥当的。诚然,马克思和恩格斯确实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最犀利的思维武器,在研究资本主义客观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形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对它的回答,既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头等重大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走过了曲折的路。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华国锋同志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楚历辨正     
以长江为轴心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为轴心的北方(亦即中原)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两枝奇葩;而长江文化中的荆楚文化则更是一朵璀灿夺目的鲜花。对楚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少专家做过专论。我这里只想就其历法问题谈点意见,以就教于海内外方家。 楚国用的是什么历?有人说是周历;有人说是夏历;有人说是颛顼历;也有人说前期用周正,后期改用夏正;或开始用周正,尔后行用颛顼历。以上诸说谁是谁非,我们将以客观事实来加以辨正。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三苗九黎为主体的古民族在荆州、江淮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地区所创建的一个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7.
铜鼓文化的传播、传承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铜鼓的创造者百越族群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因为西南和岭南的越人在先秦时期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造就了秦汉时期岭南经济的繁荣;铜鼓文化的传播是海上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案例。铜鼓文化在传播中交流互鉴,在传播中创新发展。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海上丝绸之路内通外联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中国-东南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壮丽图景;放眼新时代,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意义重大,其传承发展可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民族文化复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鼓楼文化、坡会文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从产生、发展、传承、演变,经历了历史沧桑,发展到今天,它与现代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是否适应?它对我们整个民族都在追求的“现代化”是促进还是阻滞?必须从民族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探讨着手,才能看得比较透彻。 为了避免泛泛而谈,本文拟拮取较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俗文化来进行剖析。鼓楼文化、坡会文化是柳州北部地区极具典型的民族民俗群众文化现象,在我国南方的民族民俗文化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剖析一下它的历史发展渊源,也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铜鼓及其纹饰》 ,云南科技出版社 2 0 0 0年 8月出版 ,李伟卿著。这是一本老老实实的著作。说它老实 ,主要是作者走遍中国南方五省 ,实测过大量的铜鼓 ,进行了 2 0多年的认真考索 ,提出有别于前人和今人的独立见解 ,成一家言。全书 30多万字 ,含通论 ( 1至 4题 )、专论 ( 5至 1 1题 )、余论 ( 1 2至 2 1题 )三个部分 ,涉及铜鼓的起源、分类、断代、族属与功能等问题 ,并重点探讨铜鼓纹饰的母体含义、形式演变规律 ,以及蕴含于其中的民族文化信息。在学术观点与研究方法上 ,都有新的突破。1 作者认为铜鼓是地域性的文化现象 ;是中国南方以…  相似文献   

20.
天津向自由港发展,大家觉得很有希 望,能够做到。但自由港的概念并不都很清 楚。北京搞了一个电视剧《情系毛泽东》, 其中有段毛泽东在延安作报告,会议快开完 了有人递条子问:什么叫自由?什么叫自由 主义?毛主席说,自由就是自由,自由主义 就是自由主义,散会。我认为,什么是自由 港?自由港就是自由港。现在看起来我们自 由得程度很不够,而且我们不管是从概念上 还是实际上,离自由港还相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