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煜、李清照的后期词作以“愁”与“孤独”为主要抒情基调,这些词作传达出的情感内涵具有宏观上的相似性。但由于词人身份、地位,包括性别的不同,使他们在苦难中各人缺失性情感体验的层次有所不同,因此反映在作品中便体现出同种柔情基调下的不同视点和强度。本文拟从二人在词作中对“闲”“空”二字的使用来研究他们在后期词中所呈现的情感差异。  相似文献   

2.
秦观《淮海词》留存完整词作96首,实际用调48种,从整体上看,具有用调分散、选调丰富的特点。秦观在北宋熙宁、元丰年间作长调较多,元祐、绍圣后却骤然减少,与当时长调逐渐增多的大趋势并不一致。这种情况与秦观的创作内容、生活处境、词作风格有着紧密关联,也受到了苏轼、柳永的影响。秦观颇通音律,有不少自创的词调和体式,依《钦定词谱》,首见于秦观的词调共有6个,这些词调在后世虽然没有广泛流传,但也不乏应和者,存在一些变体。除创调外,秦观尚有创体11种。秦观所创体式,改动之处虽不多,但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后世应和者大多能够遵循秦观的声情和体式进行创作,并在秦词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少变体和别名。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秦观的词坛地位和词作的传唱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词人的改动大多符合音律而受到后世词家的欢迎与响应。  相似文献   

3.
陆游,名游,字务观。他的名字据说是因为钦慕秦观而起的。此说出自南宋人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据《剑南诗稿》,有《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象》,云:“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按秦观,名观,字少游。陆游的名与秦观的字其中一个“游”字“正相同”;而陆游的字与秦观的名其中一个“观”字也“正相同”。说明了他“妄欲步趋”的钦慕之意。所以考察陆诗的渊源和师承,就不能不看到秦观。又,《宋史·陆游传》称其:“不拘礼法,人  相似文献   

4.
简论秦观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省)人。他多才多艺,不仅“博综经史”,工诗能文,娴于音律,精于书法,并且通晓兵书、医术,但都被其词名所掩。在文学史上,他是以一个杰出词人出现在北宋文坛上的。传世秦观词,较可信的是两宋本(宋乾道杭郡本和高邮军学本)《淮海词》的七十七首。此外,《草堂诗余》、《花草粹编》、毛晋本《淮海词》以至唐圭璋编《全宋词》,尚辑有逸词若干首。其可靠程度,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5.
代明午,一个成功的企业家,60年代初期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来到大庆参加油田开发建设.30多年来,从钻井队技术员干起,历任工程组长、工程师、到大队长,一直到钻井公司的经理,其间的心路历程在其被称为“经纶外余事”的诗集中有清晰勾勒.代明午写诗,尽管在他的石油生涯中被称为“余事”,却并非成功人士晚年追忆往事的慨叹,而是对人生拉涉的艺术记录.《杀事集》的开往是三首时六字令·题奔牛图》,力赞奔牛犟首飞位不回头与负重长涉不言愁的精神,以此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这首题奔牛图,既是《余事集》的基调,也是作者人格的基调.…  相似文献   

6.
“江边不见海棠花,两岸垂杨集暮鸦。路上客寻秦氏邸,桥头谁是祝生家。雨声怕向愁边听,风景还堪醉里夸。驷马尚期他日过,题诗聊且记年华。”这是明人黄衷写的《海棠祠》诗。海棠祠,原为淮海书院,在横州(今广西横县)城西海棠桥附近。这是后人为纪念宋代著名词人秦观而建立的祠堂。秦观(1049—1100),字太虛,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二十九岁时,他谒苏轼于彭城(今江苏徐州),苏轼看到他写的《黄鹤楼赋》极为称赞,“以为有屈(原)宋(玉)才”(见《宋史》本传)。三十九岁中进士。不久,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年又由于苏轼的推荐调回京都(今河南开封),任太常博士,迁秘书省正  相似文献   

7.
王微是明末清初的名妓,堪为明妓中诗词大家。她的51首词作多以"愁"为调,是一代名妓自幼沦落风尘,卑贱的出身以及由此衍生的敏感和忧愁的一生心灵烙印的展现。其词作娟秀幽妍、境界阔大,又辅以多节奏的复沓与叠唱、偕调的表现手法,为女性词史、明代词史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秦观《好事近:梦中作》毛水清同志在《瘴雨海棠写归魂——谈宋代词人秦观在广西》(载《学术论坛》1982年第三期)一文中,认为这首词是秦观“放归途中在藤州所作。醉中有欢喜,是真醉。整首词,除了最后两句  相似文献   

9.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孟浩然山水小诗中的名篇,颇堪品味。开元十七年(729),诗人在长安应试落第,深感怀才不遇,遂决定扁舟泛湖,寄情山水,东游吴越,这首诗就写船至浙江建德江遇晚停泊时的情景。日暮欲宿,移舟泊岸,此句叙事,但一个“烟”字,已写尽黄昏沙洲的薄雾轻笼。又是一个孤独的夜晚来临,失意之悲,羁旅之苦,思乡之情,一起全又涌上心头,异乡漂流,人地生疏,所以每一泊舟,“客愁”都会不断翻“新”。下面两句写景,一个是广角远镜头,一个是近镜头特写。明人宋懋澄曾在一封短简里以看…  相似文献   

10.
文学史上称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但他的词风却大异于苏轼,而以婉约著称。黄升《花庵词选》记载,苏轼言秦少游学柳永作词,并戏之曰:“‘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可见秦柳词风很相近。下边我们从《满庭芳》、《雨霖铃》来管窥同属婉约派的秦柳词风之异同(词作略)。 秦观的《满庭芳》写的是与情人离别之绪。开篇三句写别时所见所闻,点出了时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诗词辉煌雄壮、气势磅礴.然而,伟人也有平凡人的儿女情长,《虞美人·枕上》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首词作于1921年,第一次公开发表于1994年12月24日的《人民日报》.原文如下: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相似文献   

12.
北宋的慢词创作经历了一个不断典雅化的过程。柳永、秦观、周邦彦是北宋慢词发展进程中的三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他们的词作分别体现了慢词从初创到走向典雅这一进程中的不同特征。通过对他们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内涵、表现手法布局结构、语言特点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慢词在北宋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闻名中外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江枫”一词,历来把它解释成“江上的枫树”或“水边的枫树”,如王相、晋升注的《千家诗》即讲成“  相似文献   

14.
在宋代词坛,虽然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词作内容各有侧重、风格也并不相同,但其基调大都是感伤的.欧阳修受当时社会环境与文学思潮的影响,其词作虽也有感伤、悲凉的基调,但大部分均清新自然、风格乐观,在以感伤为主调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开一家,体现了词多样性的风格,并促进了豪放词风的形成,在词学史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在辛弃疾现存的629首词作中,涉及女性描写的词作共183首.这些词和辛弃疾的其他爱国词分属不同的范畴,涉及古代各种阶层的不同的女性形象.正是这些关于女性描写的词作,更完善地表现了作者的真性情以及人性美.  相似文献   

16.
清代词坛,词人辈出,词作如林,呈现出中兴的局面。其光辉的成就却长期受轻视。就是与朱彝尊.陈维崧齐名的词家佼佼者纳兰性德,涉猎者也寥寥无几。近几年,虽陆续有人著文论述其人其词,但对其作全面深入研究的著作还没有。最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黄天骥同志的新作《纳兰性德和他的词》,是非常可喜的现象。这是一部深入浅出,立论新颖,较全面评述纳兰性德及其词的专著,它将有助于人们加深对纳兰词的成就和重要地位的认识,推动对清词的研究。本书比较全面深入地探讨和评价了纳兰性德词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和特色。纳兰词现存三百四十八首。论者一般认为纳兰词的主要内容有四:写爱情、悼亡妻、厌仕宦、歌友谊。本书除用四个专题深入分析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外,还增加两个专题:“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古籍整理出版日渐困难的情况下,乔力同志的新作《晁补之词编年笺注》最近由齐鲁书社出版了,这是令人十分高兴的事。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晚年自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为苏轼门人,与黄庭坚、秦观、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是北宋颇有成绩的作家、诗人兼学者.其生性耿介,不事干谒,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其身后寥落,诗文散佚颇多,现尚存的唯有《鸡肋集》七十卷,其中诗赋二十三卷,散文杂著四十七卷。词现存160余首.其诗文,历来没有注释校点本。其词作,则除了龙榆生先生的《苏门四学士·晁氏琴趣外篇》校点本外,罕见他书。对其年谱、著作编年,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情为纲,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李清照有代表性的三首词作,认为李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描写情:以生动形象寓少女之情,以灵巧之笔抒眷恋之情,以平淡之词写沉痛之情。  相似文献   

19.
大概是七十年代,江西九江博物馆在九江市为纪念自居易谪官江州建亭其地,请人书白诗刻石于亭之左近,嘱我书《首夏》五古一首(经手人为九江博物馆王少华)。附来篇幅尺寸,字须径两寸许。我还没写过这样大的字,深怕写不好,加以书案小,纸铺不开,写起来感到局促。记得写了两张,以后一张交卷。后打听确已刻石,向索拓本,迄不可得。今年丁丑,去写时已越二十余年,少华忽以墨拓见寄,喜出望外。字甚拙,且有点画不全者,如虫字缺一点,行款及字之大小甚不匀整。傅青主先生论书,主朴拙,忌纤巧,此书诚拙矣,或能为青主先生所不弃。差幸通幅尚无尘氛俗气耳。  相似文献   

20.
《全清词·雍乾卷》共收词人近1000家,词作35000多首。然由于清代词籍的复杂性,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诗文集及地方志等,为之补录词作50首,以备续编采择之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