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镇戎军是北宋西北军事重镇,它北临西夏,南倚六盘山,是防御西夏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宋王朝对其地守臣的选择便十分谨慎.作者就北宋镇戎知军加以勾稽,列为年表,为宋、夏历史研究提供较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利用森林树木构筑军事防御工程的传统。出于军事防御功能的需要,围绕着与辽、金、西夏、吐蕃、大理等接壤的边境,宋王朝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以及江淮、荆襄地区进行了大量森林植被的培植和保护。从时间和覆盖的范围来看,两宋边防林的形成是宋王朝刻意经营的结果,边防林的建设与保护一直是两宋国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边防林的营建时断时续,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两宋边防的安定,并对边境百姓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都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长安地处西北,是唐朝国防安全体系的核心,是国家长期的战略重心。虽然从军事上看,长安城自身防御存在一定缺陷,但因地处关中,受地势影响,因此长安防御实为关中防御。唐中前期,总体上对周边地区形成了战略攻势。河套、河西、河湟三地是边疆防御之藩篱,唐以此为基地进行西征和北伐,开创了继汉武帝之后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4.
在宋代,厢军是役兵,从事杂役,如修城、铺路、造船等.然而,宋代主力作战部队主要集中于边疆,造成内部兵力短缺.鉴于此,宋廷不得不赋予厢军重要的军事职能.厢军不仅被当作内部主要镇守兵力,执行对内镇压职能,如镇守地方、参与巡检等,还被当作对外防御兵力,执行对外防御职能,如戍守边疆、对敌作战等.厢军正是通过履行以上职能,为维护宋王朝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宋太祖于公元960年代周建宋之后,为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以免重蹈五代覆辙,不仅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而且在社会思想领域也加大了整治力度,比如倡导<孝经>,实行所谓的孝治.宋初孝治实践对后世孝治乃至社会伦理思想的重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建立现代"和谐社会"也是有很大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一 1127年,北方女真人的铁骑渡过黄河,闯入开封,踏碎了东京的繁华,一代名都自此败落。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宋室狼狈南渡,大批文士武将、庶民百姓涌向南方,聚集杭州。汴京侨民,模仿着东京故事,再造着大宋王朝,重温着京华美梦。 南方都市杭州的社会风俗随着这一巨大变化为之面目一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  相似文献   

7.
宋太宗时期,宋朝的对外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对辽主动出击到虚内守外、以防为主。张洎在太宗朝累官至给事中、参知政事,参与了宋王朝的重要政治活动,他几次上奏言边事,表达了其消极防御的外交思想。张洎提出在外交模式上防守勿攻、敌去勿追的思想;在内政与外交问题上,主张把内政放在政治生活的第一位;在西夏对宋边境的战争中,提出弃地妥协的主张。张洎理想主义的消极防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太宗朝及北宋中、后期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8.
宋王朝的政策与土家族土兵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宋王朝军事政策 ,民族政策的分析 ,阐述了它们与土家族土兵形成的关系。认为 ,正是宋王朝的政策导致了土兵的产生 ,同时 ,对土兵的特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我国宋代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纸币的年代。在宋王朝统治的三百年中,纸币一直在流通着。但由于统治者贪婪掠夺,大肆滥发纸币,使纸币价值严重贬值,以至有不少思想家主张废除纸币,改行金属铸币。但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反对,主张改进发行办法,让纸币继续流通。这两种意见一直僵持着。不久,宋王朝灭亡了。进入元王朝后,我国纸币的命运如  相似文献   

10.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李唐以后,历经了五代十国与宋、辽、金的南北割据局面。南有赵宋帝室政权,北有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西北有西夏和畏兀儿,西南又有以兄弟民族彝族为主的大理王朝,各霸一方,相互争雄,战端频仍。大抵与此同一时期,在祖国的西陲西藏地方,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统治集团内讧,二、三十年之后,又爆发了声势浩荡的平民大起义,摧毁了二百余年的吐蕃王朝统治,促进了西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特别是公元十世纪之后,在  相似文献   

11.
宋代县制改良与积困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县制演变中,隋唐是其成熟时期,宋代则是其优化期。宋王朝通过推广知县制度、细化职能体系要求、限定县尉权力等措施,实现了县级主官体制的人事组织优化。但与之紧密相关,北宋后期县级出现冗官强吏问题,南宋县官评价体系的片面突出又导致了其职能偏失,宋代县制因此发生转折并最终形成困境层积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银川城在明朝是西北军事防御重镇,九边重镇之一,有“关中锁钥”之称。然随着中原王朝边疆经略的变动以及地方行政体系的变革,银川由西北军镇进而转变为地方行政中心,并发展成为“西陲一大都会”。由明入清时期银川城市意象不断变迁,这些意象的变化表面看来是对一城市表象表达的改变,实则是城市功能变迁的直接反映,其变迁发展与中原王朝边疆经略政策以及地方军政体系演变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宋代,厢军是役兵,从事杂役,如修城、铺路、造船等。然而,宋代主力作战部队主要集中于边疆,造成兵力短缺,鉴于此,宋廷不得不赋予厢军以重要的军事职能。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厢军不仅被当成内部主要镇守兵力,执行对内镇压职能,如镇守地方、参与巡检等,还被当做对外防御的兵力,执行对外防御职能,如戍守边疆、对敌作战等。正是通过履行以上职能,从而为维护宋王朝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官吏贪赃枉法是建设官僚政体的顽症.正因为顽症,历代王朝都不得不在它危及官僚机器正常运转之时给予惩治.由于赵宋王朝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官吏贪赃枉法现象一直困扰着宋王朝的统治中心.甚至几度使赵宋王朝的统治濒临崩溃的边缘.这种背景,使赵宋王朝不得不对官吏犯赃行为采取严厉的法律对策.本文试就赵宋王朝惩治官吏犯赃行为的主客观原因、对策内容及其效果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河西汉塞是伴随着汉武帝攻伐匈奴的战争而构筑的,在河西汉塞的构筑过程中,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汉王朝建立的边塞防御体系,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推进了欧亚交通及经济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宋王朝推崇道教,宋代道教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道教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内丹论,二是三教合一的思想.北宋著名道士张伯端在融合三教的前提下,初步完成了道教外丹术向内丹术的转变,是北宋道教哲学最杰出的代表.北宋佛家学者中介导"三教合一"、"融道入佛"的典型是智圆、知礼二人,其它宋初佛教领袖都是"融道入佛"、"以道说佛"的个中高人,道教对儒学的影响在北宋五子等理学大家的著述均能看到,以理学大师周敦颐为例略述道教思想对宋代理学的深刻影响.王安石批判地吸取了道家天道自然,无为而治,矛盾发展等思想,又整合了儒道的诸多优势,遂形成了独具特点的"荆公新学",代表着儒道思想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五代十国政权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代十国分裂时期,代表中原政权的后唐以及"十国"中的前蜀、后蜀、楚、南汉等政权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先后发生过、有时还较密切的关系.对唐宋之际这一"过渡时期"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值得重视.本文疏理这一较少为学界关注的史实,从中亦可以看到宋王朝南方边疆民族政策之先导.  相似文献   

18.
辽代武装力量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军事史领域中一块需要大力开拓的园地.公元一00四年,辽宋两王朝在延续多年的武装对峙和冲突之后,订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促成这个和约的主要因素是辽宋双方力量的势均力敌.从此,辽王朝停止了对关内汉族区域的军事进攻,与宋王朝和平相处愈百年.“澶渊之盟”前的百年中,契丹族统治集团在战略上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采取以进攻为主的军事行动,进行民族征服与领土扩张,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本文谨对这一百年间辽王朝军事斗争的经验教训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丽王朝虽然模仿唐律创制了自己的法典,但在实际执行中对唐制多有变通.以流刑的适用而言,首先,高丽王朝把流刑和自己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形成了"配岛"刑的刑罚体系;同时,从高丽中期开始,还出现了将流人罚为贱役、贱民的做法.其次,在高丽,与流刑同时适用的还有另外一套与流刑性质相近但为其所固有的刑罚体系--"归乡刑"和"充常户刑".这种变通实由多种因素所决定,首先是自然地理环境及与之相关的政策使然,其次是由社会结构及与此相伴随的身份制度所决定.  相似文献   

20.
宋王朝在我国封建社会中 ,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经济方面 ,自唐代以来商品经济已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在政治方面 ,处于我国封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从德政史的角度进行研究 ,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但是 ,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辨析 ,才能够客观地把握宋王朝德政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