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发展的目标定位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确长江三角洲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战略重点 ,是推进这一地区持续快速发展 ,并增强其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作用的重要问题。长江三角洲应积极发挥其经济及区位优势 ,使自身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高地和主要增长极、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与强势高地、制度与机制的创新基地、中国的城市化高地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先导区  相似文献   

2.
在明清时代,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苏松地区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始终未能有突破性发展.这里,既有过商品经济发展的高■,也出现过低谷,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留下了意味深长的历史启示.基于此,本文对明清两代五百多年间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曲折与趋势,拟作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提升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能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长江三角洲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并发挥着龙头和“主引擎”的作用。因此提升这一地区的经济能级对进一步带动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文章还就此地区的经济能级状况与中国其它都市圈和美洲三大经济区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如何提升长江三角洲经济能级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经济的起飞,要以长江上的两项“跨世纪工程”特别是浦东的开发开放为契机,沿江各省市相互呼应,密切配合,这是实现经济起飞必须采取的重要步骤。浦东的开发开放,起步良好,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发展迅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省市也及时作出反应,予以配合,但离“一呼百应”、“东西联动”(上、中、下游联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要实现长江流域经济的起飞,使长江流域成为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搞好呼应战略,仍是值得重视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向型城市的判别标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我国外向型城市的判别标准,采用2001年数据对中国24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外向度进行了测算,据此筛选确定了50个外向型城市,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外向型城市的类型和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外向型城市的90%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将近一半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沿海三大经济核心区的外向型城市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国内部有限的地区来说 ,经济开放属于某种二重的开放 ,一重是区际开放 ,另一重是国际开放。本文通过对中国两大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1980 -90年代开放重心变化的比较研究 ,提出并论证了如下观点 :这两大三角洲的经济开放路径明显不同 ,长三角地区走的是先区际化后国际化的路径 ,珠三角地区则反其道而行之 ,先国际化而后区际化 ;但目前的发展趋向表明 ,两大三角洲的区域开放最终将殊途同归 ,达于区际、国际并行开放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上海经济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因素分析与趋势判断厉无畏,王贻志随着90年代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心已从南部的珠江三角洲转移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中央已明确决定将上海其发展目标定为远东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当然,这对于上海来说,是...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一体化构造湖南经济核心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发展既要靠某些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带动,也要靠某些地区的率先繁荣来带动。经济核心区是一定时期内对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有较大贡献的地区,或者说是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依托地区。如同“重点产业”、“支柱产业”一样,经济核心区也可叫做区域经济的“支柱地区”或“骨干地区”.通过加快经济核心区的发展不断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基于“增长极”理论而采取的一种区域开发战略。国内外实践证明,在工业化初、中期阶段,这种区域开发战略有利于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因而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呈现较快发展势头.这一地区新一轮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发展和跨省市合作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就有关问题作一些宏观思考,期望对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和跨省市合作有所裨益。 一、1990年国务院向全世界宣布了上海浦东开发政策,1992年沿江开发战略全面实施,沿江地区经济增长成效显著,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发展和跨省市合作,是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长江三角洲作为中国大陆上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需要加强内部整合 ,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所以 ,在制完我省“十五”规划时 ,应该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确定浙江的定位和作用。本报告以此为依据 ,提出了确定浙江的定位和作用的指导思想 ,并根据目前世界和中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格局和发展前景 ,提出了关于浙江总体定位和一、二、三产业各自定位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推进长三角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亚林 《学术界》2008,3(1):62-69
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重大原则的提出对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从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独特视角,以长江三角洲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和区域内各地区公共服务差异的实际为背景,以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深入研究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以及有效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太湖 ,古称具区、震泽 ,它的周边地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该地区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 ,是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春秋时期 ,吴国、越国的相继称霸说明太湖流域地区的政治、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六朝以降 ,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 ,太湖流域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湖熟 ,天下足” ,宋元以来 ,富庶的太湖流域成了全国经济的重心。近现代 ,太湖流域又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地 ,在国际大交流中发挥对外辐射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 ,太湖流域地区的文化发展引起了国际国…  相似文献   

13.
沿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正在形成气候。这条产业带的形成 ,对于中国北方特别是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东北地区成为又一个经济“热点”的情况下 ,环渤海地区把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作为一个突破口 ,将有利于这一地区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又一个发展较快地区 ,并以其雄厚的科技和制造业基础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的领先地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学界流行的南宋开创中国文化的"江浙时代"和苏杭已形成全国人才轴线,以及明代中国文化重心继续南移等观点,提出了商榷与质疑.作者认为,江浙"人文渊薮"和"苏-杭人才轴线"的形成是16世纪以后的事;明代中国文化空间发展的趋势是由南向北;江浙文运在18世纪进入巅峰状态,19世纪初开始式微,但受百年树人规律的作用,近代乃至20世纪江浙的专家学者,仍独步天下,全国人才产地轴线仍在苏杭.长江三角洲,作为当今中国经济版图上的"闪光点",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其数百年教育中心的回报.  相似文献   

15.
从长三角、海西区、珠三角走向华东南沿海经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长三角、海西区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认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视野看,促进华东南4省1市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之间的经济整合,使之逐步发展为华东南沿海经济区,无论是对该地区以及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论文还讨论了形成华东南沿海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现阶段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新世纪福建省给自己的崭新定位.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的区域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从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这个清代集中了全国35%的科举发达县、近半数专家学者和大半巍科(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会元的统称)人物的地区,至今成了中国经济幅射能力最强、百强县最多、城市化水平最高、最充满活力和发展前途的地区。这在某种程度上讲,是长江三角洲数百年教育中心的回报。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将逐步西移,以致力于缩小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为下个世纪中国经济的全面高涨性发展奠定基础。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是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很正确的。本文旨在从理论上探讨振兴重庆和发展中国西部地区的相辅相成关系。 一、发展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必然要以重庆为支撑点 中国经济的东西部差距是历史形成的。其差距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封建社  相似文献   

19.
程民生 《中州学刊》2007,1(2):168-171
中国古代的河内地区曾是国家的经济重心所在。在北方地区,以地理环境优良,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生产发达,人烟繁庶为特色,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即使在经济重心南移以后,北方地区经济普遍衰弱的大背景下,仍长期保持着富庶地位,稳定性极强。是三河地区唯一没有衰退的地区,在北方经济史中有着独特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北宋前期,鄱阳湖经济圈以核心城市为支点,以传统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新产业的迅猛成长为亮点,成为王朝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在其发展的带动下,该区域的文化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该地区由此逐渐成为北宋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南移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