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可持续性为价值目标,近几十年来国际社会进入了热切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这是人类对20世纪下半叶开始显现的危机和挑战的主动响应。根据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渐进性的动态协调过程。它为了当代人的利益和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协调的方式组织经济运行,改善环境治理,维持社会进步和健康。它特别关注和重视的是生活质量与人的发展。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是“不要花掉本金!”而人类活动所依赖的除经济资本外,还有以生态能力存在的自然资本形式和社会、文化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活动的“本金”。因此,科学发展观导航下的可持续发展也包含了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四个方面的科学协调和综合。 相似文献
2.
7项环境经济政策当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大国发展需要有个魂,科学发展观就是魂;有了魂就需要有个方向,这便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了方向就需要有行动机制去完成,这便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现行的法律与体制进行的变革:而支撑这一变革、贯彻这一理念的,是一套新政策。 相似文献
3.
《社会观察(上海)》2004,(8):6-7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性是一种动态状况,在这种状况中,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系统融为一体,不仅满足了当今人类的各种需求,而且还保持并增强了传给未来人类的资源和产出能力。由于认识到在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这四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系统的能力都有可能达到突然退化甚至崩溃的临界点,所以社会管理的责任就是必须注意不要越过这样的临界点。对其进行 相似文献
4.
《社会观察(上海)》2004,(8):7-8
21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社会将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经济、政治结构变革,这也是一段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何时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在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如何以协调、综合和可持续方式赶上工业化发达国家,缩小与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5.
节约资源是“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核心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足党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6.
7.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了珠三角外向型经济以沉重打击,也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本文针对《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提出的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增长转型三个问题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并对所实施的政策进行了评论,提出了通过创新的路径选择促进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持续稳定的自然资源供给。在一个开放的区域中,自然资源供给可以借助区域外部来提供,生态环境则必须由区域内部来维持,从这个意义来看,环境质量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环渤海区域是目前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其发展态势强劲,经济增长迅速。但是,在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包容性增长:中国经济从量变向质变切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正当其时。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社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包容性增长”,就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而言,关键是如何将这一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中。倡导包容性增长须去经济增长的GDP化;践行包容性增长必须优先开发人力资本;强化包容性增长需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包容性增长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包容性增长需要始终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1)
随着经济市场的逐步国际化,许多工商管理类的专业人才也要逐步实现人才的国际化来满足企业对自身的要求。工商企业管理是一种常见的和应用性很强的一种商业管理手段,其依据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实现有效的企业管理和具有决策,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目前作为关于管理发展的一个主要环节即工商管理的国际化,在国际工商管理的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国际性通用语言即英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中国这样一个后进国家利用"后发优势",以出口导向型的赶超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但从增长方式来看,仍然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这种模式所依赖的就是低成本优势,实施能源价格补贴从而扭曲能源价格就是例证。然而从2003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开始,能源价格已经受制于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目前,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而且,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模式,使得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与日俱增,可以说中国经济对石油价格非常敏感。而2008年能源价格飙升,必然造成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冲击,甚至会减缓中国经济的增速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不可否认,在中国原油进口依赖度和国际能源价格来断上涨的背景下,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中能源利用的低效率,严重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讨论能源问题与中国经济增长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也是讨论外部冲击和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13.
吴雪明 《社会观察(上海)》2004,(10):16-17
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在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投入确实存在不足现象。这表明,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在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通过社会政策的实施促进社会进步和国民福利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征
2010年2月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并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了8点意见,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思路,全面阐述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朱敏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13,(7):8-13
中国经济从发展速度层面看,今后一个时期要致力稳住"不快不慢"或者"不紧不慢"的增长节奏,这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自觉、战略定力——对话嘉宾王忠明经济学博士,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历任国家经贸委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培训司长、经研中心主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清华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在宏观经济、企业管理、人力资本理论等方面有领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生态文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一)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斐然,但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较高,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表现出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效率产出四大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京津冀区域内城市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有目的地选择和培育若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有利于缓解中心城市的增长压力,有利于推动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目标。笔者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对京津冀若干城市潜在增长能力进行了现实考察,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京津冀区 相似文献
19.
《社会观察(上海)》2005,(6):59-59
高等教育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有多大?南京农业大学宋华明和苏州市委王荣测算了1990—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他们指出,在这十年当中,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81个百分点,其中有1.34个百分点是由教育带来的,所占份额是35.23%。即这期间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年平均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35.23%,但高等教育的贡献率仅为0.354%。可见,1990—2000年我国教育对农业平均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已较大,但高等教育对农业增长速度的贡献是非常低的。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无论是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还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资源和资本竞争的时代都逐步被劳动力的素质以及劳动力素质所决定的科学技术竞争的时代所代替。因此,深入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数量众多、质量相对较低、人均资源量较少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