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其间留下一些宝贵经验,诸如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配合,加强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等。总结这些经验对今后改革避免走新的弯路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政治体制发生重大转折的三十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三十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在于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特征,从政治性质上看,是无产阶级专政;从政治形式上看,是民主共和政体.因此,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策纲领,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的最根本的东西。意识形态一方面支持政权,一方面条理社会,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两层功能,这种思想学说必须在相当程度上为国家和社会接受。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的显现的部分,它看得见摸得着,是意识形态的体现和延伸。中国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倡导民主、公正、公平的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体制向民主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本文从意识形态概念出发,阐明意识形态与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剖析了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以及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细兰 《中南论坛》2009,4(1):49-51
本文通过回顾政治体制的改革发展过程,指出在当前情况下,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主要的任务,明确了中国民主模式已经确立,政治改革的本质在于维护和巩固、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而完善党内民主就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途径。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并力图实现人民的社会权益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6.
7.
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及总方向等方 面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指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体 系,是邓小平总结党在长时期内领导人民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学习、坚持、运用、发展这些思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司法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的选择,理论与实务界提出了不少具体的方案.这些方案与本文中提出的将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具有试验性、风险性、改革成果的不确定性;而后者具有规律性、平稳性和结果的必然性,其收益最大,风险最小.因为司法的独特价值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被无数国家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目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应当是司法体制改革.该项改革的成功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平稳进行,有助于深化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历经重重的坎坷与曲折,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始终是我国50年政治发展的主旋律。值此跨世纪之际,为了积极、稳步地推进新世纪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本文就其50年的发展历程,主要经验教训和未来发展方向展望等作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不少弊病.本文主要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民主与法治,来分析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11.
民主、效率、稳定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三大基本目标,其中民主是首要目标。中国民主政治改革主要是改革完善先举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及人民参与制度。提高效率的主要措施是实行政企分开,实现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年青化,并改革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是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12.
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和积极成果,提出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五方面任务和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章主要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基层民主自治和实行党政分开等四条基本路径入手,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径进行探析,以不断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国内理论界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当成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这一看法并不准确。从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系统论述和中共十六大报告的有关论述来看,实行政治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政治民主化这一根本目标,我们必须从完善党内民主、扩大基层民主、疏通和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加快法治进程几个方面选择综合性改革路径;应当采取渐进式改革战略,以实行党内民主改革为关键,首先从外围突破,为促进党内民主改革、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造条件。综合性改革路径选择与渐进式改革战略相结合是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和民主政治顺利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重规定性:政治文明规定性、社会主义规定性、国别规定性,并通过政治制度的各个层面得以体现。我国政党制度适应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总结这个伟大实践的成功经验,主要是: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革命与建设的关系,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不断自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党、人民与国家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论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作者认为,政治文明及其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就是要使人民当家作主,要使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各项权利得到保障,人权得到尊重,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从而保证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而保证实现这些内容和要求的基本条件是民主制度的创新和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邓小平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双重奋斗目标,即建立防止出现全局性、长时期决策失误的民主政体和建立适应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行政体制;具体探讨了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如何准确地把握改革的紧迫性与渐进性、理想性与现实性,如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又不脱离中国的现实国情,如何科学地把握民主的内容与形式、民主的阶级实质与实现程度之间的关系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