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各界对医保一体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鉴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制度之间的差异较大,率先整合城居医保与新农合制度成为了学界与政府部门的共识。文章立足山西省情,认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一体化适合山西发展需要,并从经济发展、城乡差异、管理体制等角度分析制约一体化的具体因素,提出山西省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的对策建议,为山西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运用概念操作化方法,从空间可及性、时间可及性和经济可及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以1993—2003年陕西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和我们采集的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新农合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时间可及性和经济可及性的影响程度;并从提升基础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救助体系、逐步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三个层次,提出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陆续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但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未被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近一年来,各省相继出台政策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中,尽快实现“全民医保”。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大学生受惠不少,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处于这两大制度之间的大部分城镇居民却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因此建立一种针对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通过对城镇居民特点的分析,指出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制度选择,提出了建立城镇合作医疗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城镇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城镇居民的门诊费用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切实减轻城镇居民的医疗负担,甘肃省从2011年开始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试点工作。通过对甘肃省兰州、武威、金昌、临夏、定西等地的实地调研,分析了甘肃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实施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新农合与医疗保险二者竞争与合作的存在条件后,从被保险人的行为选择为出发点,在期望效用分析框架下,通过分析扩展的保险需求理论模型后发现:新农合与商业医保之间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互补关系。在商业医疗保险的最优价格下,其购买量随新农合报销率的提高而增加,其决定因素表现为农民发生重大疾病的概率、农户的风险偏好和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后的净收益比较。该文同时从新农合筹资增长机制、商业医疗保险价格制定和保障力度的角度提出了发展商业医疗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以城镇职工、新农合和城镇居民为三大支柱,以城镇医疗救助为辅助,逐步实现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河北省医疗保险模式在保障国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统筹制度本身具有的缺陷,在现实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加强医保管理监控,扩大基本医保覆盖范围,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制度吸引力;建立财政投入保证机制;强化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2013数据,可分析非农就业、基本医疗保险以及两者交互项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从事非农工作、就业于离乡的大城市能促进农地流转,而且非农就业时间越长、非农就业工资越高对农地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程度越强,越能增强农民的流转意愿。农民选择参加不同类型的基本医疗保险会对农地流转产生不同影响:参加新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新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农民会倾向于流转农地,但影响不显著;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会在新农合"枷锁效应"的作用下"锁定"在农村生产活动中,从而显著地抑制其流转农地。非农就业与基本医疗保险的交互项表明,非农就业会有效缓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民的"枷锁效应",而且随着非农就业收入增加,农民向省外大城市转移,使非农就业压力缓解的作用就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乡医保体系的制度性分割,割裂了城乡的统筹发展,破坏了社会公正的基础.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涵盖对象、缴费模式、筹资模式、支付模式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具备融合的基础.在制度整合中,应坚持社会正义的基本理念,解决户籍制度、管理体制、强制缴费、合并药品与诊疗项目目录等制度性前提.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医疗供方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医疗供方与参保城镇居民患者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之间的博弈分析,提出从加强医疗供方职业素质教育、弱化医疗供方道德风险利益驱动、建立有效的道德风险监督与激励机制、建立信息公开透明机制等方面规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中医疗供方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实现我国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目标的重大措施.为了将这件大事、好事、难事做好,必须对相关问题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本文对与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思路,将有助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居民购买商业性医疗保险的影响因素。我国城镇居民商业性医疗保险覆盖率较低,仅14.5%购买了商业性医疗保险。城镇居民是否购买商业性医疗保险主要受工作状态、教育水平和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其中工作状态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弥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难以覆盖全体城镇居民的缺陷,国务院于2007年4月正式展开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的工作。然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部分试点城市的开展中存在着难以实现全民覆盖、缺乏吸引力、资金筹集机制尚未完善、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政新知     
《社区》2013,(18):6-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5月25日召开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经验交流会”。参会人员认为,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整合制度、弥合待遇差别、保障基金安全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医疗保险为例,公费医痕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缴费标准、报销比例、统筹层次、管理部门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山西老年》2012,(9):65-65
《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近日公布。《纲要》将我国未来五年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完备,体系比较健全,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规划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将实现基本覆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研究制定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参保人员遗属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办法,以及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力参保人员领取病残津贴办法。各项社保待遇水平将继续提高。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将稳步增长;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所有统筹地区,稳步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规划提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继续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并计划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继续通过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准备。规划还特别提到,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完善和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老年奖励政策,建立奖励扶助金动态调整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2012年横截面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个体医疗资源及可及性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拥有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健康自评较好,参加商业医疗保险、需要儿女照料的老年人健康自评较差;需要所在社区提供医疗服务、生病时由儿女照料的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较差;能够及时获取医疗资源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提出扩大新农合覆盖面、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医疗资源可及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区医疗保障是整个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基础性工程,在农民的基本卫生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新医改背景下,城镇社区医疗服务机制已经建立,绝大部分城镇社区医疗机构都被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而农村乡镇社区医疗服务虽然有了新农合制度覆盖,但微型的自然村社区医疗却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农民的社区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体系的矛盾对于农村社会质量的提升造成了巨大威胁。社会融入是研究个体能否融入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指标,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时期,用社会融入的价值诉求来引导农村社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08,(34):6-7
中央政府部门开始部署将大学生纳入医疗保险体系的具体工作。11月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大学生将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和政府补助标准,将按照当地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应标准执行。但考虑到目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般实行地市级统筹,  相似文献   

19.
新政新规     
《山西老年》2012,(4):66-66
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将提高到360元以上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3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  相似文献   

20.
基本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是我国医改的难点与焦点,将影响到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持续发展。本文对三种不同医疗保障管理体制从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力求找出最适合我国基本医疗保障管理体制的模式,为整合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职责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