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民族乐派对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所做的贡献直到现在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在对待民间音乐素材上,两个时期民族乐派的态度和方法是不一样的。19世纪民族乐派将民间音乐素材"规范"和改造,使其符合浪漫主义专业作曲技法的原则;20世纪民族乐派在留声机、录音机等设备帮助下,较完整地采集到原生态的民间音乐,这些民间音乐不仅被直接用于音乐创作,而且也成了20世纪现代作曲技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西方音乐创作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一方面传统的创作技法与风格在延续发展,另一方面新的技法与风格不断产生,大多数作曲家都抛弃了共性的音乐语言,探索、试验个性化的音乐表达方式.很多先锋的、革新性的作品得到学术界、专业人士的重视与赞赏,然而却受到普通听众的冷落.折中主义风格的作品在现代音乐史、教科书与专业音乐教学中长期被忽视,却受到普通听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作为阿根廷最著名的现代作曲家之一的阿尔贝托.金奈斯特拉(A lberto G inastera),其作品并不像20世纪下半叶"拼贴"或是"复风格"技法那样刻意追求音乐材料之间的尖锐对立,而是将传统与现代技法相互融合,技法的使用完全服务于表现音乐形象、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思维。这种既不过分推崇时新的技术,又对已有技术灵活使用的创作理念,应是21世纪音乐创作者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4.
黄自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自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音乐家,其艺术歌曲作品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和朦胧的意境,具有浓厚的精神底蕴和美学内涵。随着20世纪西方音乐文化的渗透,"洋为中用"的文化探索逐渐显现,黄自在此背景下运用西方的作曲技法进行民族化的专业音乐创作探索。其注重民族化风格的创作具有三个特点。包括:对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的节奏有着独到的禅悟,以及以中国传统曲调为基础,传承中国即有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和从歌曲的民族韵味出发,探索民族化风格。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按语:西方当代音乐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个性迥异的音乐创作理念、形形色色的音乐创作素材、各式各样的音乐创作技巧,凡此种种音乐现象与音乐实践以惊人的速度与广度颠覆着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当下的21世纪,对20世纪音乐的认知必不可缺,对西方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作品及其作曲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与研究,将丰富我们对20世纪西方当代音乐发展历程的认知,填补该领域研究的学术空白。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到20世纪后期,是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大破大立、反叛求新、引人关注的特殊时期。随着政治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音乐的创新理念也呈现出一种离经叛道、五彩纷呈的“万花筒”现象。这一时期的作曲家们热衷于拒绝传统,破除束缚,挑战禁忌,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求新欲望,从而给大量的传统音乐元素带来了深度的变革。尽管20世纪音乐常常因为过于“标新立异”而显得“曲高和寡”,令人迷茫,但它毕竟在音乐创作与作曲技法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给人们带来了众多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运用地方、民族素材的琵琶作品在浩瀚如海的琵琶乐曲库中独树一帜.这些用少数民族音乐语言创作的琵琶乐曲,丰富了中国琵琶音乐的艺术天地,拓宽了琵琶音乐作品的创作视野,是中国琵琶音乐民族化、民族多样性的生动写照.主要以琵琶曲《彝族舞曲》为个案,从创作背景、素材来源、结构与旋律发展手法、节奏节拍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归纳,试图描述、总结出运用彝族音乐素材创作的琵琶乐曲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以五位甬籍声乐家,应尚能、赵梅伯、斯义桂、葛朝祉、楼乾贵在20世纪中国音乐的各个发展时期的重要贡献为主要素材,从他们的教学、学术、社会音乐活动等诸方面,阐述其为祖国培养乐坛精英,为20世纪中国声乐在国际乐坛的崛起,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西方音乐和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等时期的音乐相比,呈现出流派众多、技法迥异、风格多样的景象。费鲁乔·布索尼(1866-1924)正是出现在这不平凡的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文中剖析布索尼及其钢琴音乐作品,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0.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作曲家借助古典和现代创作技法的融合,完美展现了前苏联人民与法西斯英勇斗争的历史场景,具备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人类钢琴音乐史上的不朽篇章。在阐述《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和作品主题的基础上,结合钢琴创作理论,从实现古典和声与现代和声的统一,展示出明快流畅的抒情风格旋律,对20世纪作曲技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音乐艺术获得了长足发展,中国钢琴音乐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作曲家们在调试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民族和声的革新与试验;还有一些作曲家立足于对新风格的大胆探索,追求新的音响效果;更有一些作曲家自己独创技法体系,创作了极具个性化的音乐语言。这些作品在创作手法上所体现出的独创性、刻意追求的音乐环境和音响效果,以及借鉴西方技法来表现民族精神风采所做的一切努力,为推动中国钢琴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世纪中叶以来,音乐语言向多元化发展和分化,各种手法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表现得相当错综复杂.这是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是音乐视野日趋丰富的表现,其中勋伯格的音乐学说和他的创作是音乐语言向多元化发展和分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影响最大生命力最强的,是20世纪音乐创作中极其有意义的探索和开拓.介绍序列音乐的形成以及它的各种结构和形式,基本的原则和技法特点.根据其最独特或者说独有的某-种手法,管窥它的魁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期,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经济、文化的急剧变革,许多音乐家受到新音乐迅速发展潮流的冲击,在探求新知识、新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广泛借鉴西方音乐的技巧,采用民间音乐的语言素材,创造了大量表现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青睐。这时,传统戏曲音乐的主导地位明显下降,而新音乐成为20世纪初期音乐的主要部类,这种转折构成了这个时期音乐结构的重大变化,推动了中国音乐向一个新的领域和高度迈进。  相似文献   

14.
潮语合唱是扎根于"潮汕元素"并既继承发扬了潮汕音乐文化的崭新艺术形式。潮语合唱这一新兴的潮汕音乐门类,无论从它的创作土壤、创作素材,到它的艺术特色、演唱风格等方面,都很好地传承了潮汕音乐文化的诸多特质;较好地运用了合唱创作手法,尤其是将传统与现代和声技法相融合,不仅为潮语合唱艺术自身的成长打下了基础,更为潮汕音乐的艺术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拓宽了道路。因此,潮语合唱的兴起对于潮汕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方20世纪音乐是西方古典音乐大树上的一个特殊的枝干,它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也是人们不断地追求"新音响"的产物.对20世纪和声技法的产生和发展,很多作曲家们的看法都是不同的,并形成了两个"派别",即,鼓励派与反对派,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认为无关紧要.但不论怎样,它无法阻挡地影响着我国音乐的发展.而对于中国,在音乐文化方面如何选择其发展的方向是我们必须冷静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文中从哲学、美学以及文化角度出发论述西方20世纪和声及其对我国音乐创作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古筝音乐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20世纪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古筝演奏技法作为筝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快速地发展、革新。现从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引起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演奏"场"及听众的变化、创作阶层的多元化以及传统演奏观念的影响这五个方面阐述引起当代筝乐演奏技法发展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近年来高校的扩招,音乐技法集体课这一教学形式随即产生,在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技法集体课是高师院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是对技法个别课的有效补充,它为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不过,根据笔者对安徽、江苏、陕西、浙江等省5所高师院校所开设的音乐技法集体课的调研,从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暴露出一些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因而本文拟就音乐技法集体课的教学定位、观念、方法、教材等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本土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一方面借鉴了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则更加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契合,将中国诗歌文学、民歌与中国传统音乐技法、欧洲传统音乐技法、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等进行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本文主要从歌词、音乐语言、结构安排等方面入手,管窥中国艺术歌曲极其显著的特征之一--本土性.  相似文献   

19.
<四个四重奏>是一部诗与乐完美结合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品,艾略特的创作理念中早已预设了"四重奏"这一音乐学概念.艾略特这部作品的主题意义,是借助复调、对位、和声、变奏等音乐技法来建构的.只有首先从音乐性主题结构和相关音乐技法切入,才能完整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钢琴音乐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的代表作曲家主要有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等,后期的代表作曲家主要有斯托克豪森、梅西安、凯奇等.20世纪的钢琴音乐已经成为可与古典钢琴艺术相提并论的钢琴艺术,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师音乐院系中开设“20世纪钢琴音乐鉴赏”课,不但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了解世界音乐文化、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音乐创作能力,从而为他们以后的钢琴演奏及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