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民政工作处于什么地位?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 (一) 事物的地位是由其本质的规定性决定的。民政工作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也是由  相似文献   

2.
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能否说一九五三年以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此后是社会主义社会?或者说,这个转变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而国家政治制度(政权)的性质是社会主义?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从什么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呢?  相似文献   

3.
<正> 实践检验什么?人们回答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对于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面来都起了非常好的、积极的作用。在这场讨论中,人们明确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但是,这个提法是否十分确切呢?我认为还有商榷的必要。人们在使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时,概括地讲,无非是要表达两层含义:其一是,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作出结论;其二是,即使是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基本形成的今天,党中央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号召,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全民文明礼貌月”里,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为什么要着力建设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与经济建设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我们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精神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财富,主要是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部分,亦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日益需要,文艺作品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已越来越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中南区戏剧会演的剧目,绝大部分是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作品。这些戏剧对于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促进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有作用的。社会主义文艺在反映和表现人民内部矛盾的时候,当然要充分揭露矛盾,生动地、真实地描绘矛盾的各个方面,才能塑造出各种人物形象,发挥文艺的教育作用。就是说,社会主义文艺在歌颂社会主义,歌颂英雄人物的同时,也要描写其对立面,要描写人民内部某些人物的缺点和错误,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揭露人民内部矛盾的作品和“暴露文学”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中间有什么界限呢?以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为名,而在实际上贩卖资产阶级的“暴露文学”,这种情况过去有,将来也还可能出现,这是我们应当坚决反对和批判的。但是,如果把一些正确的,或者在基本倾向上是正确的反映了人民内部矛盾的作品,误看作为“暴露文学”,对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曾经把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称为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深刻地理解这个命题,正确地掌握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精神,无论在实践上或者在理论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精神,究竟有些什么意义呢?首先这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4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却牵动全球。引人注目。这四十年,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社会主义并没有失败,而是愈益闪耀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光辉 社会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伟大历史运动,社会主义在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大地上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与犯罪的互相联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经济交往如何作用于犯罪?是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是经济基础产生犯罪吗?那么,犯罪又怎么会产生于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之中呢?犯罪对所谓行政命令的社会主义和市场交往都说明了什么?怎样才能在经济交往中减少犯罪造成的各种消极的有害的影响?今天,这些问题和其他类似的问题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问  相似文献   

9.
<正> 《齐鲁学刊》1980年第1期刊登的《现代化与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一文,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同小资产阶级所憧憬的那种假社会主义进行必要的斗争。但是,什么是本来意义上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及其本质特征呢?巴贝夫是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是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一位“代表”?“早期”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派别是“后期”同派别的先辈,还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先驱”?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然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那么,这个阶段的经济特征是什么呢?习惯认为“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显然是这三个方面的不完善性和不成熟性。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实践,这种  相似文献   

11.
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国人民必须集中力量打好的一个大歼灭战。目前各地农村人民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正在酝酿与制定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的建设规划。为什么要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它有什么好处?应该怎样建设呢?这篇短文,就以上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想法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钟沛璋 《学术界》2004,(1):175-177
什么是社会主义 ?这是邓小平一直在革命生涯晚年思考的问题。他说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又说 :“发展是硬道理”。他劝说大家不要去争论“姓社”还是“姓资” ,意思是等经济发展了 ,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邓小平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 ?二十年前我访问过温州 ,见到那里的人们熙熙攘攘地做生意 ,小商品市场十分红火。温州人说 ,我们这里是社会主义 ,我们拥护共产党领导 ,拥护邓小平思想。但是在那里 ,我看不到多少历来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特征的国营企业。二十年后 ,我重访浙江 ,看到…  相似文献   

13.
怎样才能遵循客观依据和科学原则,确定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科学含义和对象呢?首先,必须从半个多世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践出发,对已有的正反经验进行反思才能从中引出它的科学对象。任何一门科学对象的确立,都不是人们的主观推导,而是根源于历史发展的需要,是客观矛盾的理论表现。现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苏联已进行了六、七十年,在中国、东欧也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我们都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经受过各种挫折,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的历史反思,从理论上去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为社会主义辩证法,不正是要从这些活生生的现实出发,揭示出那些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进一步实践的指导吗?比如,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一个尖锐问题,就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应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1990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六条明确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这将对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著作权保护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给予著作权保护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保护呢?本文试对这些问题作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的产生,总要有一定的哲学基础.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序言中,曾特别强调:德国古典哲学的辨证法和英法两国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那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否也有它的哲学基础呢?如果有,那它又是什么呢?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笔者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的,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这是因为: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本身就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处于革命生涯晚年时期的邓小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劝说大家不要去争论“姓社”还是“姓资”,意思是等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邓小平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20年前我访问过温州,见到那里的人们熙熙攘攘地做生意,小商品市场十分红火。温州人说,我们这里是社会主义,我们拥护共产党领导,拥护邓小平思想。但是在那里,我看不到多少历来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特征的国营企业。20年后,我重访浙江,看到浙江…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三十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爱因斯坦在东西方关系不断恶化,麦卡锡主义日渐猖獗,自己多次被指控为“间谍”、“颠覆分子”、“美国的敌人”,甚至在被起诉的情况下,毫不隐瞒自己的社会主义主张,多次公开宣称自己“享有一个无可责备的社会主义者的盛名”。 那么,作为一位曾经做出划时代贡献的自然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对社会主义产生浓厚的兴趣呢?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有什么特点,对当代的社会主义实践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成功 ,是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运筹帷幄的正确决策密切相关的。探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决策思想 ,是把握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的一把钥匙 ,也是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在新阶段的新发展的一大重点课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决策者怎样才能使决策符合实际要求、合乎客观规律呢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立什么样的决策机制、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才能作出把握时代特点、符合中国实际、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决策 ?怎样才能减少和避免决…  相似文献   

19.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总要有一种思想作为指导,用以规定政党和国家的性质,指明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国家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各国共产主义政党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我们党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那么,什么叫做马克思主义呢?马克思主义究竟包括几个组成部分呢?科学社会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之中占居什么地位呢?它与马克思主义其它组成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理论界至今看法并不一致,看来很有必要弄清楚。  相似文献   

20.
1959年,毛主席指示我们要大养其猪,并要求在一至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完成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任务。现在时间过去已近20年了,除少数地区外,总的看来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这是什么原因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到增城县三江公社作了一些粗浅的调查。看来,根本的还是我们的养猪政策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包括价值规律的问题。毛主席早就指出,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实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