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城市公共交通大体经历了兴起、繁荣和衰落三个阶段.1830-1890年为“马拉街车”时代,是公共交通起步阶段,同一时期,地铁、缆车和通勤铁路也发展起来;1890-1920年为“有轨电车”时代,是公共交通的繁荣阶段,有轨电车成为这一时期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公交行业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以有轨电车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开始衰落,美国逐步进入“汽车时代”.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城市发展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进入了以大都市区化为主要形态的新城市化阶段,城市呈现出离心式发展形态,政府对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干预力度进一步增强,开始出现大都市区管理体制的改革. 面对城市发展的转型,城市管理理论也对此作出回应,应运而生的多元主义理论对传统的精英主义提出了批判,推动了城市管理理论的创新. 同样处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转型时期的中国可以从中汲取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由于索尔·贝娄的犹太身份和美国生活的双重背景使得他的作品兼具浓郁的犹太性和美国味。在他6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犹太性逐渐减少,而美国味逐渐增强。对索尔·贝娄三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中主人公进行分析,探索他写作中的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表现了贝娄的跨文化写作特性和世界作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是一门独立自足的新学科并开辟了美国文学新领域。它为美国亚裔研究、美国亚裔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文化和诗学语境层面,对生活在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进行后殖民主义批评研究,目的是使研究者挖掘她们作品中更深刻的表达内涵,以探寻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自美国犹太文学产生以来,一直备受世人关注,其不仅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犹太民族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在经历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美国犹太作家作品的平寂、发展与颠峰时期,"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更加注重犹太性的特征描写与宣扬犹太的伦理道德观念,进入了犹太性的回归阶段,思考犹太人身份建构的历程,无不体现了新生代美国犹太作家对于犹太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后半叶,美国少数族裔文学逐渐繁荣.进入21世纪,美国国家图书奖多次观照少数族裔文学.少数族裔作家在写作上实践着书写和取得种族话语权的双重任务,因此他们的小说主题也呈现出与众不同之处.在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小说中,少数族裔作品的主题主要围绕成长和身份构建展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美国20世纪作家斯坦贝克、索尔贝娄、塞林格、艾略特、菲兹杰拉德、德莱塞等文学巨匠各自特色的介绍与评价,做到把曾经对美国这个时期文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又在已有的文学教材、评论或者其他作品中没有进行详细介绍的重要人物展示在读者面前,丰富和完善了对该时期美国文学的了解.对各个作家在这个时期的独特表现和对美国这个时代文学所做出的独特贡献能够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美国族裔文学研究的兴起,美国印第安文学也渐渐走近国内批评学者的关注视野.不同于国内研究大热的其他印第安作家,女作家琳达·霍根的作品至今还没有特别系统的研究综述分析,对霍根作品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了可以反映本土裔美国文学批评在20世纪的整个发展动态.霍根的作品独跳跃自身特定的部落文化传统,通过对部落历史再次进行文学创作,不断思考部落文化传统认知体系和西方主流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融合.  相似文献   

9.
论"消费主义"在美国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是伴随现代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大众消费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萌芽于"镀金时代",兴起于"进步时代",并在"柯立芝繁荣"时期得到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后现代主义美学与文化、哲学、政治经验相互交织的视域之中,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继承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批判主题,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国家权力和政治制度进行了激烈批判,并且延伸到对于为政治所操纵的宗教、科技的批判.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还表现出其商业化的一面,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解构的同时解构了自身批判的严肃性.这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现代性批判的两面性.在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纳博科夫和品钦等人的作品中,这种现象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以加勒比海裔美国女作家珀尔·马歇尔、胡丽安·阿尔瓦雷斯和艾薇菊·丹提卡为例,评述美国加勒比海裔女性文学.在多元文化和跨国交流的语境下,加勒比海裔美国女作家作为一个群体活跃于美国文坛,美国加勒比海裔女性文学在族裔文学中独树一帜、异彩纷呈.以这三位作家的祖籍代表加勒比海三个不同的地域语言,而她们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不同时代美国加勒比海移民的经历,也呈现出加勒比海文化及美国加勒比海裔女性文学的传统.通过对这三位作家的评介,向读者进一步展示美国加勒比海女性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政府的内部监控是指组成城市政府的各个部门为了有效履行公共管理职责,杜绝营私舞弊、滥用职权、管理不当等行为的滋生和蔓延,而在其内部建立的监控流程、机制与制度等的总称。自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起,美国城市政府开始了内部监控制度建设的历程,其内部监控的有效展开主要是借助于一系列方法来实现的,这些方法构成了美国城市政府内部监控的方法体系。立足当代中国城市政府内部监控的现实状况,批判地吸收美国城市政府内部监控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宋时期,绍兴城走向繁荣,其发展形态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一方面,随着城市空间范围和人口规模的扩大,传统坊市分离格局全面瓦解,街区建设日益完备;另一方面,工商业的兴盛,引发都市经济结构和城乡关系的相应变动.与此相联系,市政管理趋于专门化和系统化,社会保障事业逐渐兴起.绍兴城的发展演变,很大程度上是宋代城市转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裔文学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探讨了美国华裔文学的界定,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家,作品题材等问题。由于美国华裔的特殊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使得美国华裔作家大多具备双重文化身份和视野,这一特点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是美国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城市大量涌现,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由于美国国情特殊,其城市人口的增长模式也很独特:1880年之前,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外国移民奠定了美国城市发展的基础,而本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以及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对城市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因而,在19世纪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美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都迅速增长,美国人口流动趋势呈现出多向性和交叉性.  相似文献   

16.
新城市学派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城市批判相结合的研究,并致力于实现马克思城市解放这一中心议题.随着资本主义城市功能和主题转换,新城市学派批判范式开始由生产到日常生活的转变.其中,列菲伏尔由原来宏观上立足于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交互作用的资本主义生产运作机制基础之上的政治经济叙事批判,转向微观生活领域的日常生活批判;卡斯特从资本和阶级批判转向集体消费和网络社会批判;哈维从以资本积累为理论中轴的生产方式批判转向社区和城市权利批判.总体上,新城市学派城市批判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理论远离宏大叙事,走向微观生活领域;二是远离马克思主义中心议题,但解放议程的价值目标不变.  相似文献   

17.
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开辟了美国城市小说的新纪元。当时的美国社会是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转型社会,传统的农业社会在城市文明的召唤下迅速解体,充满梦想与希望的大批的人们抱着改变命运的幻想涌入像芝加哥和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劳动风景线。德莱塞用独特的视角描写城市生活,分析男女主人公的命运来突出、渲染小说的主题思想。本篇论文从城市空间、家庭观念和城市对人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德莱塞的此作品对美国城市文学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谈存在主义在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情况,探讨了犹太裔作家作品中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民族根源,并通过对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存在主义思想内涵的分析,指出了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中存在主义要素的世界化品性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犹太小说逐渐受到世人关注.分析二战后美国犹太作家的作品,可以了解这些作品中犹太作家对纳粹大屠杀的态度、犹太教教义对犹太民族的影响、犹太民族摆脱"异化"的困境及渴望拥有自己的家园等不同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20.
当前美国城市社会冲突出现阶层政治转向与身份政治、种族冲突相互叠加影响的新趋势,其背后的结构性根源不仅在于经济不平等的日渐扩大与政党政治的意识形态冲突,还在于美国民主制度长期缺乏适应性改革,特别是城市政治与政策因被长期忽视而缺乏实质性改革,难以应对城市发展转型挑战。其中,新自由主义城市政治学及其治理失败、城市空间政策失误、警察系统的种族歧视困境是美国城市社会冲突的三大根本动因。拜登政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包括短期经济刺激与社会发展项目在内的“大基建”计划,虽然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社会内部矛盾,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城市政策层面的较高执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