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学术界对孔子的伦理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这对于正确评价孔子和开拓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是有意义的。但从已经发表的论文来看,多数着眼于“仁”的结构及“仁”与“礼”关系的探讨,极少涉及孔子“仁”的思想的立脚点。这里,笔者试从这方面作点努力,就孔子伦理思想的一个立脚点——“患不均”经济思想谈点粗浅的认识,向学术界的同志们和广大读者求教。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和批评了牟宗三先生对孔子仁学的本体化诠释 ,然后从一个后现代性的视角予以重新阅读 ,认为孔子的“仁”是一个实践性的、过程性的和无限开放的哲学范畴 ,并暗示正是这样一个“仁”促成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对孔子的研究中,在教育上,多数同志都或多或少地给予一定的肯定;但在政治思想和阶级立场的分析上,还存在很大分歧。有的同志认为孔子是奴隶主阶级的顽固派,有的同志则认为他是新兴地主阶级的革命派。究竟应如何认识呢?我认为,对孔子思想核心的“仁”,全面地深入地进行分析,会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所以,我愿提出自己对“仁”的一点肤浅看法,望同志们指教。一“仁”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关于如何处好人和人关系的思想。孔子对“仁”是如何  相似文献   

4.
应邀前来我国访问的越中友好代表团于10月9日到达广州。10月10日,越中友好代表团孙光阀副团长与广东史学界部分教授和专家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座谈。在座谈会上,广东历史学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杨荣国代表广东史学界,对孙光阀副团长莅临广州访问表示热烈欢迎。杨荣国说,孙光阀副团长是越南有名的历史学家,在近现代史方面都素有研究。通过孙副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刘节先生连续发表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问题”、“孔子的唯仁论”、“谈史料学和史学史”、“墨子的兼爱和实利思想”、“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等几箱论文,曾经引起全国各地历史学者的批评。刘节先生对于这些批评和意见没有严肃认真的考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对于刘节先生的人性论,超阶级观点,已有不少文章作了评论,本文仅就刘节先生的“天人合一说”进行剖析,因为这是刘节先生的历史观。刘节先生早年在《古史辨》第五册的序文  相似文献   

6.
《羊城晚报》《学术》专页最近就孔子思想中若干具体问题展开了讨论。该刊23期、24期、25期连续发表了谢振民的《怎样理解孔子‘张公室’的主张》、林琳的《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李荫农的《论孔子对劳动的态度》、马采的《孔子的美学思想》等文章。这一讨论是由杨荣国在《学术研究》第一期上发表的论文《论孔子思想》所引起的。谢振民不同意杨荣国关于“孔子张公室是为了挽回种族统治的颓势”的论点,认为“应从历史发展的要求来考察,当时各国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大都张公室而抑私家,且取得了伟  相似文献   

7.
福建学者近十来年已发表20余篇研究孔子的论文,涉及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文学等思想领域。述评如次。(一)孔子的政治思想。评价孔子政治思想,学术界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孔子的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先驱,是进步的,其说以郭沫若先生为代表;另一种认为孔子的思想是维护奴隶制,是落后的、反动的,此说以杨荣国、赵纪彬为代表。而福建师大历史  相似文献   

8.
杨荣国先生的《论孔子思想》一文(见《学术研究》1962年第一期)的中心论点就是:孔子的思想是维护那日趋崩溃的种族奴隶制统治的,是保守反动的。这个中心论点好比一根色彩鲜明的线,贯穿着杨先生论述孔子思想问题的全部著作(从解放前出版的《孔墨的思想》一书、到解放后出版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书、再到最近发表的这篇《论孔子思想》一文,其中心论点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任何改变)。  相似文献   

9.
仁在儒学中的地位问题,近年来在学术界争论颇多,本文就蔡尚思先生关于孔子学说中礼高于仁的观点质疑,充分肯定了仁在孔子学说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0.
《论语》中的“仁”字不是孔子的创造,以仁学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却是孔子建立起来的,是孔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伟大贡献。本文首先探讨了仁的产生,继而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文化背景等,阐述了孔子的仁学思想的建立;然后又以《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有关仁的言论为依据,分别从仁的基本含义、仁的历练、孔子本人对仁的态度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而论证了仁不仅是孔子的道德理想,也是其社会理想,是二者的统一,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内圣外王特征。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有四处孔子对于管仲的评价.关于四处评价之间是否一致,学界多有争论,而最大分歧则在集中在孔子是否肯定管仲为“仁”.单纯从字句本身,以及整书的行文特点和孔子的言语习惯,都很难对此做出完全合理的判断.只有将孔子仁学的多维性特点一并纳入,形成三位一体的考察,方可对孔子的评价做出正确的解读.孔子并没有直接肯定管仲为“仁”,他是有意向弟子传达仁学多维性的理论特点.当然,四处评价之间也并无矛盾,他承认管仲的功业与才能,但至于“仁”,孔子进行的则是多维评价.直接认为孔子肯定或否定管仲为“仁”,都是简单化和呆板的.  相似文献   

12.
从"仁""礼""和"的关系看孔子的和谐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影响也不如“仁”“礼”那样广泛,但它却是孔子强调“仁”、推行“礼”的目的之所在。在孔子思想中,“仁”、“礼”、“和”是一个整体,“仁”从个体道德修养角度促进“和”,“礼”从社会制度和规范方面保证“和”。“和”既是“仁”“礼”之目的,也是“仁”“礼”结合之结果。本文分析了孔子和谐思想的表现、本质,并对“仁”、“礼”、“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中的“仁”,是研究孔子仁学的基本素材。以往或不知今本《论语》多处“仁”字有误,或误解部分“仁”字之义,对孔子仁学内涵的归纳发生偏差。排除不正确的材料与误解,《论语》中的“仁”虽从词义上可分为四类,但其实质皆是“爱人”——关爱他人,孔子仁学的真正内涵,只有“爱人”一项,而没有其他。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学说里强调最多的是“仁”,“礼”其次。在《论语》中讲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5次。难怪有些同志说:“几乎为大多数孔子研究者所承认,孔子思想的范畴是‘仁’而非‘礼’”。本文亦以“仁”学作为重点,对孔子的伦理思想提出一点浅见。关于“仁”、“礼”的关系,长期以来争论纷纭。在我看来,从伦理学角度而论,“仁”是指人与人关系间的思想原则,“礼”则是具体的行为规范,前者是伦理,后者则是道德。故本文论“仁”不论“礼”。  相似文献   

15.
仁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 “孔子对中国思想之贡献, 即在阐明仁的观念。”那么孔子所阐明的仁究竟包括哪些内涵呢? 孔子论仁, 常因对日常生活行为的体证而发, 并因人因时因地而别。由于孔子对仁之概念并无思辨性的界定, 所以我们无法从知性的角度来严格地把握它; 又因为仁在孔子的学说中是全德之称, 所以根本无界可定。虽然孔子的仁之范畴不存统一之界定, 然而它却显具统一之特征。通观《论语》一书, 便可察见孔子仁之范畴诸多内涵中所共具的尚情特征。孔子仁学所尚之情, 既包括生命的本真之情…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对孔子的何谓“仁”谈了个人的理解,在深入思考中探寻孔子“仁”的本来面貌,力求使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益于现代人生。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出现“仁”有109处,而“创”仅一处。长期以来人们视孔子创立的儒学为泛伦理学,对其“创造”思想鲜有关注。虽然孔子没有明确提出“创造”一词,但我们可以从《论语》重“生”的思想中发掘出孔子哲学的创造性。本文从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和境界论四个层面来审视孔子的创造性思想,以期为中国新哲学建设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没有给后代留下直接的著述,他的言行主要由他的学生收集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两千多年来,它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仁”的学说与佛道二家的消极遁世学说共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封建统治者、知识分子和底层人民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运用和发展“仁”的学说,致使孔学原貌难辨。因此,有必要以《论语》为直接依据,对孔子的“仁”重新加以述评,以便概括地理解它的原意。  相似文献   

19.
论仁     
仁,是孔学的最高成就,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对仁的考察和剖析,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正因为如此,两千多年来,关于仁的争论不计其数,关于仁的著述汗牛充栋。但直到今天,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仁究竟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时代意蕴?本文力图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些较为合理的解释。《论语》中言及“仁”字达109次,但孔子本人从未对其进行过完整明确的界定。孔子的有关论述,大多数是在不同场景下对弟子提问的相机指点,因为对象不同,孔子的解答因人而异,这就更增加了人们理解的困难和歧义。正因为如此,学术界对“仁是什么”这…  相似文献   

20.
<正>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学说的核心是“仁”。对于“仁”,孔子作过多种解释,但最能说明孔子仁学本质的,是他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这两个命题。为了探讨“仁”的本质,特对上述两个命题进行剖析。一、什么是孔子所认为的礼之本“克己复礼为仁”这个命题源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对其得意弟子颜渊的答问。后来,这一命题成为人们引起争论的议题。争论的中心是“礼”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只有弄清这一问题才能理解“仁”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也才能对“仁”的本质作出符合事实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