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09,(10):34-36
神秘现象,就是一些发生在客观世界里,未能完全以科学解释的怪异现象。自有记录以来,地球发生了很多难以理解、却有例证支持的怪事,例如人体自燃、第六感、鬼魂及降头,它们都可归纳作“神秘现象”。  相似文献   

2.
《窦娥冤》和《哈姆雷特》中的鬼魂形象比较张丽生中外戏剧作品中,均有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所谓鬼魂形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称其为“鬼戏”,与宗教迷信相提并论,等同无异,一概加以排斥。其实,这是简单片面的观点。文学不同于科学,它们分别隶属两个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11,(8):46-47
一直以来,总有科学家或者心理学家致力于调查各种超自然的灵异现象,例如与鬼魂交流、预知未来、召唤灵魂,还有意念移物等。然而,这类调查总是无功而返,几乎每一个几乎不容置疑的灵异现象,用科学手段检验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4.
在现存的十八部关汉卿杂剧中,涉及到“鬼魂”的有两部:一是取材历史的《关张双赴西蜀梦》;一是取材现实的《窦娥冤》.由于关、张是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因而,尽管他们在全剧中都是以“鬼魂”出现的,但一般说都还是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并肯定它的悲剧效果;然而历年来对《窦娥冤》中的“鬼魂”却产生了异议,诋  相似文献   

5.
鲁迅文学世界申的“鬼魂”叙事,充分体现了“鬼”文化在语义上的丰富性与形态上的多样性。鲁迅对乡间赛神、社戏这些民间节日中的鬼魂扮演中所显示的“狂欢化”特征的赞美,是因为他深切而独到地看到了底层民众在这些狂欢活动中所获得的心灵感觉的复苏与精神力的张扬,从鲁迅的“鬼魂”意象的描写,可以看到但丁《神曲》等西方文化的影响痕迹,而更多的则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中丰富深厚的鬼魂叙事传统的继承,并在这种继承中体现出五四新文化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鬼文化包括鬼俗、鬼魂观念、鬼魂巫术等子系统,鬼文化对《牡丹亭》情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冥婚风俗是人鬼恋故事原型形成的基础,鬼魂及地狱观念是“梦”、“魂游”、“冥判”等情节单元形成的基础,画像巫术、姓名巫术等通魂巫术对于“玩真”、“叫画”情节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由于远古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鬼魂观念的深远影响,加上迄今为止科学还难于对人体的生命现象及精神现象的奥秘全都进行破释,因而鬼魂故事至今还在蔓延、还在萌生;更由于不同历史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出于不同的政治道德及宗教目的,又对鬼魂传说加以加工利用,因而在众口递相传说中似乎处处都有鬼魂在游荡。这样经过数千年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汉语“打”和英语“hit”的意义领域的比较,以期揭示它们众多义项的隐喻拓展轨迹和隐藏在语义转移现象背后的人类共同的心理和认知规律。我们发现,汉语的“打”的义项沿着几条路径展开的,可谓是在“引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而英语“hit”的隐喻拓展的路径是比较单一的,一直没有远离“打”的本质特点。汉语“打”和英语“hit”这一组对应词实际上存在太多的不对应。  相似文献   

9.
“问题教学法”实践探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问题难以激发人的求知欲,没有问题或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自然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而没有思考的学习最多不过是表层和形式的跌像。那么学生应如何处理“学与思”的关系?教师又应通过怎样的途径帮助学生理清二者的关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这一直是教育科学和教育工作者备受关注和积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文艺规律的时候,文艺民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一些有识之士,早已注意了这一点,莱辛在《汉堡剧评》第十一篇《关于舞台上的鬼魂》中说:不相信鬼魂,一点都不能够也不可以妨碍剧作家来利用鬼魂。他说:“我觉得,莎比士亚剧中的鬼魂真正是从阴间来的,因为它出现在庄严的时刻,令人恐怖的夜的寂静中,并且由许多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却有很大一部分人相信鬼魂存在。当然,这与一些神秘的现象有很大关系,如:餐具、摆设和花瓶等会突然从桌子上掉下来砸得粉碎,挂在墙上的油画、照片等会无端地飞到几米远的地方;有些旅馆的过道、楼梯和客房中经常会出现无人的脚步声和怪叫声;在一些深院大宅、古堡以及普通的房屋内,家具竟会自行移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体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这个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也是包括文化、教育等各个“社会领域”今后发展的指导方针。2 0多年来 ,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也存在的一些不协调、不平衡的“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 ,中小学的“五育”并没有同时受到足够的重视 ,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很多学校并没有作为一项首要任务来抓。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 ,其身体和心理能否得到良好的发育 ,是学生当前能否在学…  相似文献   

13.
一、释鬼、甶《说文》释鬼字:“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所谓“鬼头”,即鬼字所从之甶字。《说文》释甶字:“鬼头也,象形”。今按《说文》释鬼、甶之形、义皆可疑:鬼魂本无形可象,何来“象鬼头”?此可疑处一。鬼魂、鬼物既然虚无,则脱离鬼物而存在的“鬼头”(我们只好姑且理解它是鬼魂的脑袋)更是罕见寡用之物,频频以通假济文字之穷的古人何以特意为之造字?此可疑处  相似文献   

14.
物权行为理论之肯否及定位关系到民法体系的科学、合理构建。本文作者认为“物权行为”确实存在,民法须加以正视,但“物权行为无因性”没有价值,不能给以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9,(5):22-24
好莱坞电影里的鬼魂、吸血鬼、僵尸和还魂尸让人毛骨悚然,在一些民间传说中,这类故事更是被传得栩栩如生,煞有其事,那么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魂、吸血鬼和还魂尸呢?美国的两位科学家从物理学、数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解释了电影和传说中的鬼魂、吸血鬼和僵尸之谜.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现象。20世纪以前,对于《红楼梦》中“矛盾”现象的探索,大都停留在指出“矛盾”的阶段,即使涉及“矛盾”的成因,也都认为是作者的疏漏或失误等。20世纪初至60年代以前,似乎仍然停留在前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从成书角度探讨“矛盾”现象的成因,但大都侧重于将“矛盾”的成因归结为作者没有最后修改好而留下的痕迹,或是两书合成而留下的痕迹。这从大的方面来说,仍属于作者疏漏或失误的范畴。而从多角度探讨“矛盾”现象的成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出路。  相似文献   

17.
看大戏     
子言 《社区》2013,(33):F0003-F0003
看戏.一直是城乡居民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在没有电影、电视的时代,看大戏的号召力更是不容小觑。一旦有剧团来演戏。“十里八村”的人都会跑来“捧场”。几乎人人都是看大戏的“粉丝”。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中国学界呈现出对郭沫若的“两极评价”.这既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术现象,但学界一直缺乏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思考.郭沫若的“两极评价”现象反映出一些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不足,具体表现为主观性和片面性影响了学术评价的科学立场;漠视研究对象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影响了学术评价的科学态度;割裂个体与历史的联系也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对郭沫若的评价,既要贯彻历史主义,也要发掘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虎作伥     
这句成语比喻为恶人服务,帮恶人做坏事。轰{烹蒸蕊 ②然后,对那人的鬼魂说:“再去找个人来给我吃!” ③鬼魂带回一个砍柴人,老虎大吼一声冲上去。叹死了砍柴人,为虎作伥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目前存在着重视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科学在价值上中立性质的分析,强调当代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受教育者学会“正确地做事”,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其明确“做正确的事”,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