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货币国际化及离岸金融中心等问题进行文献述评,定性分析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实证分析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能够有效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并以建立离岸金融中心为重点,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深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试验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岸市场是提高货币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金融平台,目前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迫切呼唤离岸市场试验给予支持。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现实条件分析,深港两地是构建这一市场并助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理想之地。香港完全有条件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内外一体型人民币离岸中心,成为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桥头堡;而深圳可以与香港合理分工,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对外人民币业务,打造有特色的内外分离型境内人民币离岸清算市场,发挥人民币"走出去"进程中的风险"防火墙"作用。  相似文献   

3.
内控机制与监管措施是离岸金融风险监管制度中非常重要且联系紧密的两个方面.对于离岸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应进一步强化其质量,并开展全面的内控机制建设.在离岸金融监管措施方面,我国应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离岸金融监管机构体系,并赋予监管当局足够的采取预防性或补救性措施的权力;应在离岸金融市场上推行统一监管模式,建立一个拥有广泛权力的核心监管机构;应对具体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措施在制度上作出改进.  相似文献   

4.
发展离岸金融中心是国际金融竞争新趋势对我国金融业发出的新挑战.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离岸金融中心,具有内地的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其正面影响远大于其负面影响.事实上,内地对把香港建设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早已未雨绸缪,且随着CEPA在金融方面的四大调整措施的完全实施,香港在事实上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5.
离岸金融业务借助于“金融创新”在活跃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并不是离岸金融业务与机构,但离岸金融的复杂性与跨国性确实对现行的监管体制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完善和加强离岸金融的国际监管法律制度势在必行。国际社会除了采取传统的监管措施之外,还应就国际监管合作达成共识,发挥国际组织在操作技术设计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离岸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监管制度。目前,我国离岸金融法律监管出现很多问题.制约着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需要认真面对,妥善予以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可从强化对外资银行监管力度、明确市场模式、明确离岸业务强制退出制度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近来我国国际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则是人民币国际化逐步推进的具体表现.将研究方向聚焦于在岸人民币价格(CNY)与离岸人民币价格(CNH)的互动关系可以反映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定价机制.基于人民币在岸价格和离岸价格的最新数据,通过建立双因素VAR模型,并且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结果显示CNY对CNH的影响要大于CNH对CNY的影响,即现阶段在岸人民币价格对离岸人民币价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离岸市场是经营境外货币存、贷业务的市场,它在推进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走强,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成为必然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虽然会给现存的金融制度带来一定的风险,但其建立已经具有了现实的市场基础和需求,积极作用还是主流,只要监管得当,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将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元是当今国际经济体系的主导国际货币,其国际化的历史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美国在美元国际化的进程中采取了什么策略,有什么样的经验教训与启示值得探讨。美国在20世纪前30年推行的金元外交是现代金融外交的开端。金元外交在推动美元国际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金元外交在拉美建立了美元主导的货币制度,通过海外投资和商业贷款推动了美元的交易规模,推动了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对"去政治化"的对外援助和相对"中立"金融专家的参与使美元更能为国际市场接受和认可。金融外交可以为货币国际化营造政策环境并通过实际推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货币国际化的政治经济条件。金融外交可以推动建设有利的货币制度、扩大本国货币在其他国家地区的使用规模、推动本国国际金融市场建设并提升本国货币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和国际认同度。鉴于美国的经验,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利用金融外交建立有利的货币制度、推动交易规模和加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时以平等互助的方式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形象,争取他国的认可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4年8月1日-2015年4月17日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和香港离岸汇率数据,基于VAR模型,研究了香港离岸市场对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影响的方向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人民币离岸汇率贬值而在岸即期汇率却在升值;离岸汇率波动幅度显著大于在岸即期汇率.汇率的影响方向为离岸市场向在岸市场传递.研究结论对于评估离岸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防范人民币国际化对境内经济冲击风险以及加强离岸市场监管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跨境结算和离岸人民币市场是在资本管制条件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措施,有其自身局限性。受制于内外部条件的约束,我们对人民国际化不可抱有过高期望。只有加快国内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开放,才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盲目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甚至以人民币国际化来倒逼资本账户开放不仅对人民币国际化无益,而且会导致内外均衡冲突,损害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认为不断强大的中目整体经济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金融危机造成的环境有利于逐步有序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面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了以下建议:从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入手,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实现人民币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自由兑换;完善人民币国际化保障制度;以区域化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升值与人民币国际化的互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中国,人民币面临着升值和国际化的两大趋势.稳定而坚挺的人民币币值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而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人民币币值稳定而坚挺.国际经验表明,货币升值和货币国际化是两把双刃剑,必须谨慎利用二者之间的互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可能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从30年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无名小卒,到今天走进越来越多国家的货币兑换地点、AIM机,乃至中央银行储备库,人民币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国际化道路,这直接反映了中国经济在30年间的崛起速度。从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储备货币分阶段逐步过渡,人民币的国际化路线图开始清晰明确。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增强我国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实力;其次,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外汇制度和结算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然而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货币国际化的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这即包括高速增长的经济总量,也包括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充满活力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缺乏一个高效安全的金融体系以及相对应的完善的企业家文化等微观基础,以及长远的战略规划,这些都是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从国际货币体系演化的角度出发,以微观基础与国家战略为框架,探讨了包括英镑,美元,欧元和日元几种货币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进而指出货币国际化中微观基础与相应的国家战略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这些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是衡量离岸市场发展状况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出现较大波动。本文以香港为例,采用VEC模型实证检验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预期、跨境正向汇率差套利和进口增加有助于提升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贬值预期、跨境反向汇率差套利和进口减少会降低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跨境利率差套利对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的影响较为微弱。为促进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的平稳增长,中国应营造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坚挺的环境,渐进推进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缩小境内外汇率差和利率差,并适度扩大进口。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货币发行国激励不相容、美元一支独大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波动以及美国持续的双赤字引发的美元信用危机等。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最终建立具有稳定内在机制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浪潮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选择也是历史趋势,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未来应当遵循与中国金融经济改革相匹配的原则,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经济和贸易大国,但人民币还不是可兑换货币,更不是国际性货币。如何使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以推动我国经济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现存的差距,研究有关国家的货币走向国际化的过程,提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