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意 《社会工作》2010,(5):51-51
美国通用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是属于弱者的.因为弱者最懂得适应”。乍听起来有些与理不合。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早已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也许对于强者来说.弱者的天地更为广大辽阔。才有了更容易达到的要求和梦想.有更多的选择。就因为懂得适应.懂得因势利导.就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2.
王晶雄 《社科纵横》2012,(10):149-150
讲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但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诚信受到严重挑战,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诚信程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这种状况令人担忧。诚信缺失具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之一在于我们缺少作为市场经济重要基础的理性主义文化。逻辑学是理性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青年学生中加强逻辑教学,有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理性精神、规则意识和诚信品德。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规范,证人拒绝出庭作证行为其实是对诚信原则的背叛.在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背后存在着利益驱动,证人出庭作证和拒绝出庭作证行为的选择其实是一个利益权衡的结果.解决证人拒绝出庭作证问题,既需要完善相应法律制度,也需要制定操作性强的诚信规则,对证人拒绝出庭作证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商标法第13条、第15条、第32条及第44条第1款是诚实信用原则类型化条款,可以用来规制绝大多数的非诚信商标注册行为.但是,实践中非诚信商标注册行为花样百出,前述条款的规制范围也有局限性.在此情况下,商标法第7条诚实信用原则条款具有个案适用意义,可以和上述类型化条款形成完整的规范体系,以全面规制各种非诚信的注册行为.商标行政机关和法院面对个案中的非诚信注册行为,若无具体法律规则可供适用,可以解释诚实信用原则,将其具体化为法律规则并适用于个案中.  相似文献   

5.
王杏飞 《唐都学刊》2005,21(6):103-107
诚信原则在民法与民事诉讼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民事证据法领域的适用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所体现。现行立法关于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证人真实义务、举证责任分配与证据审查判断的相关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诚信原则之精神,但远非完善。为了促进民事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不仅应该确立诚信原则在立法上的原则地位,而且要将其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具体规范,以建立完善的诚信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6.
法律诚信与道德诚信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诚信是指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 ,要求人们言语真实、恪守诺言 ,强调的是行为人的操守和自律 ;而法律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 ,是指当代各国在法律上尤其是在私法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 ,它强调的是规范与监督。违反道德而失信于人 ,可能会遭受舆论的谴责和良心的诘问。法律诚信和道德诚信并非同一范畴 ,研究分析诚信问题的时候不可简单地将二者混为一谈。我国市场经济中诚信缺失问题日益突出 ,道德诚信的基础不断被削弱。对诚信的期望已不能再仅停留在道德层面 ,而应该提升到法律层面去构想。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不是道德诚信的再教化 ,而是建立、健全一套市场经济法律规则 ,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市场经济秩序 ,并进而建立起人们对法律诚信乃至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7.
论民间规则与司法能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发生在中国的司法能动与西方国家的司法能动并不相同.这种司法能动通过"姜堰模式"、"东营模式"、"陇县经验"、"河南模式"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四种主要模式都是民间规则进入司法的具体经验.民间规则进入司法的条件有两种:一是在法律有漏洞时;二是当法律调整不能时.但在这两种情形下,民间规则进入司法不属于司法能动.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民间规则作为司法能动前提的可能条件有五种情形:其一,法律虽然赋予其法源地位,但没有规定其是否适用于司法或明确规定其适用范围的情形;其二,尽管没有规定其法源地位,但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规定了其作用的情形;其三,法律上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其法源地位的情形;其四,法律上否定其法源地位,并排除其在司法上的适用的情形;其五,因当法律调整不能,用其替代国家法的情形.中国目前开展的能动司法活动是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民间规则的重视,甚至可以说民间规则是这种能动司法的最重要的规范前提和依凭.民间规则作为人们交往行为规范的事实不可能被消灭,这就决定了以习惯为核心的民间规则在司法能动中所具有的特别地位和作用,也就决定了研究民间规范与司法能动之关系的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8.
彭汉琼 《创新》2010,4(2):94-97
诚实守信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规范,既是一种做人的德性要求,也是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保证机制。我们亟待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诚信资源,找回和重建失落的诚信,建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配套的诚信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重要道德品质,事关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然而,作为国家建设者和生力军的大学生却存在着普遍认同诚信价值、但实践还有提升空间,忽视日常诚信行为、诚信带有功利化倾向,将网络作为精神依托、冲击原有诚信道德观等问题。这需要从提高学生自律意识、发挥家庭基础引导作用、转变学校诚信教育方式、健全诚信法律制度保障体系以及营造社会诚信氛围等方面来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为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张艳新  袁会敏 《创新》2013,(4):39-42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历史经验表明,每次社会转型都伴随着社会诚信的重大考验。当前出现的一系列政务诚信危机虽然令人担忧,但这是转型期我们必须经历的"阵痛"。我国的政务诚信危机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公民参政意识提高的挑战。新媒体的兴起更是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社会转型期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营造有利于推进政务诚信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违约损害分为所受损害与可得利益,司法实践当中二者获得赔偿的程度并不相同.在我国,所受损害一般都能较为顺利地得到赔偿,而法院却很少判决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原告实际得到的赔偿通常只是其要求的一部分,使得非违约方的损失不能得到完全赔偿.这一局面的形成既有实体法上的原因,也有证据法上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在实体法上对于违约可得利益的性质及其赔偿规则加以探讨,另一方面也需要研究违约可得利益在证据法上的特殊性.就后者而言,我们认为违约可得利益的根本特点是相对确定性,由此决定了应当区分违约可得利益损失的事实与数额,从而适当降低其数额的证明标准.另外,德国与日本等国的<民事诉讼法>关于损害赔偿数额认定的自由心证制度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铁男  才华 《学术交流》2005,(12):140-143
作为美德或个人修养、伦理规则或公共道德的现代诚信范畴,最终要通过社会的制度安排体现出来.黑龙江省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及其衍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使其诚信社会建设较之发达省份存在着严重的体制性障碍.鉴于此,扭转诚信缺失现象,构建"诚信龙江",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社会诚信管理评价体系框架,并借助现代信息化的力量,构筑有效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府的管理规则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完善的政府管理规则系统是政府管理自身的基本工具之一.中国政府管理的规则系统包括正式规则系统和非正式规则系统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与政府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党内法规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领导力量,虽然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主要在法律和行政系统规则规定的框架内运行,但中国共产党的规则对政府尤其是政府中的党员领导干部起着约束作用.非正式规则可分为与正式规则相客和与正式规则相悖两种:与正式规则相悖的规则又称"潜规则",它是非正式规则系统中产生负面作用的一方;有些非正式规则也能发挥正面作用,如有时能提高执政效率,弥补正式规则的不足等.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正式规则应该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行为规范,以保证公共行政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但非正式规则也在无形之中发挥着引导和制约的作用.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把那些符合公众利益的有积极作用的非正式规则上升为正式规则,并且限制非正式规则负面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制约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从民族精神、市场经济规则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必须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民族精神这一论题,并从以德治国、建立诚信政府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诚信建设,最后落脚点是让诚实守信成为国民和企业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5.
合理使用是诚信原则对著作权的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诚信原则在各国的立法当中不仅保留了形式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原则而且把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具体化为公平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等等,体现为实质意义上的诚信原则。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规则就是一个具体化的诚信原则,是合理使用规则的法理依据。用诚信原则解释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具有充分的说服力。诚信原则指导下的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有效地平衡了使用者、权利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为法官对合理使用案件的司法裁量提供了准则,因此论证了合理使用是诚信原则对著作权施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园的诚信缺失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洁 《唐都学刊》2006,22(5):45-47
诚信是一种伦理德性,也是一种经济伦理原则和社会责任信念。但在现代社会功利、利益等因素的冲击下,大学校园的道德诚信出现了下滑,导致了“诚信缺失”,请“枪手”、考试舞弊、假文凭假学历等屡见不鲜。这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大学人文主义精神、大学生理想人格是相背离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现象,要深入探究诚信缺失背后隐藏的经济的、伦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原因,并从教育改革、提高个人素质、建立信用档案、加强法律机制的建设等方面寻找其解决对策,使诚信回归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7.
WTO是世界上惟一的全球性的永久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是由各种协定和协议形成的一个复杂的规则体系,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WTO规则体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成员国必须健全和完善本国的经济贸易法律。加入WTO后,我国的经贸法律必须与WTO规则体系全面接轨,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在经贸立法方面的进程,重点应该加快修订《对外贸易法》、制定统一的《外资管理法》、加快服务贸易立法步伐和继续完善知识产权法。  相似文献   

18.
试论传统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代以来,诚信却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国民意识,造成了信用的缺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要求人们具有诚信意识和诚信观念。因此,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充分挖掘传统诚信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内容,对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不对称理论主要研究经济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公务员非诚信行为中,表现为政治委托人(公众)和政治代理人(公务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关系.信息不时称理论的政治学意义就在于作为分析的工具,在诚信政府的建设中,在控制公务员非诚信行为中,我们的思路会更加科学,行动会更加理性.信息不对称与公务员非诚信行为的关系表现为公务员录用前的"逆向选择"和公务员在工作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公务员非诚信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同时给人民群众带来损失.以制度约束力矫正公务员非诚信行为,即弥补正式制度缺失和发挥非正式制度积极作用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一种重要的新的资本形态,是一个企业精神财富和生命所在。不守“诚信”,或许可“赢一时之利”,但一定会“失长久之利”。无诚信就无成功。财富品质的核心是诚信,诚信立业,诚信致富。诚信乃做人之根本,有诚信才有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