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齐美尔的思想实际上直接联系到他对"社会学"的根本观念界定。一方面,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必须经由经验认识来实现;另一方面,这种经验认识并不意味着对人的最终目的的放弃。因此,他的理论从具体的社会学分析上升到一种关于生命历程的哲学,并返回来设置了社会学内容:个体生命与抽象生命之间的关系就如社会行动与社会形式之间的关系一样。但对这个复杂路径的分析只有通过齐美尔关于艺术对象的哲学化的社会学分析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身份政治、认同政治以及承认政治的日益受重视,文化社会学的意义凸显.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齐美尔与布迪厄文化社会学的主要思想内容,并对之进行政治哲学解读,以期实现对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的更加深入的把握.从金钱文化出发,齐美尔看到了文化对于政治的刚性影响力;从文化生产场出发,布迪厄则看到了文化对于政治的软性影响力.因而,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齐美尔与布迪厄的思想实际上是具有互补性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是一件艺术品--西美尔的"社会学美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美学"是西美尔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它既具有社会学内涵,又有美学内涵.西美尔将社会形式作为社会学美学的审美起点.西美尔认为,社会形式具有艺术的视觉性、自主性、抽象性、距离性和愉悦性.冒险、进餐、交际都体现了社会形式的美学特征.西美尔通过揭示日常生活的审美结构,力图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解.西美尔的社会学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观有四条脉络:以审美反映论和整体性思想为基础追求形式结构整一性(卢卡契、戈德曼),在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关系中揭示非中心的结构(阿尔图塞、马舍雷),弘扬审美形式(技术)作为艺术和现实的中介所起的否定性超越性的作用(本雅明、马尔库塞、阿多诺),用辩证思维将艺术形式和政治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詹姆逊)。其总体特征是抛弃传统思想的内容和形式两分法,或在整体性框架内,或在审美活动的中介意义上,致力于形式和内容、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形式、结构不但是重新思考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的突破口,更承担了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恢复人性和谐的审美救赎的历史重任。对形式与内容的相互转换关系、形式的独立审美价值和认识论价值、形式作为幻象世界具有的疏离否定现实的社会学政治学意义、形式构造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的精到论述,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5.
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 --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学术史角度观察,社会学领域的一种新兴分支学科-空间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而齐美尔、列斐伏尔和吉登斯分别是这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学者.通过展示空间社会研究从古典社会学到现代社会学的演变,表明了空间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对于社会学来说,从空间观察社会是推动社会学发展的一种新颖且有力的前沿方法,值得学界的关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旭曙 《学术研究》2012,(12):153-158
数理形式、绝对理式、实体形式是西方哲学美学形式观念的三大精神元型。古代哲学美学的形式观念与本体论问题密切相关,其总体特征是一元论的,即探求统摄宇宙万物存在的终极原因、根本原则、统一的基础。古代世界美的概念总与某种形式要素如数、比例、对称、光联系在一起。古代世界占主导地位的两种审美范式是模仿和象征,其实质关乎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即多样复杂的质料和统一单纯的形式之间的关系。最高、最美的和谐形式,在古希腊是"存在",在中世纪是"神",在文艺复兴时期是"自然"。  相似文献   

7.
司武林 《人文杂志》2005,(3):150-152
自社会学产生之日,宗教问题就进入了社会学的视野。针对宗教和现代社会的关系问题,孔德和迪尔凯姆致力于秩序和社会团结,希望寻找到宗教继续存在的理由;齐美尔和韦伯则着眼于现代社会特征,探讨宗教的现代性问题,但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宗教问题其实是现代人与现代社会的矛盾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8.
蒋晓平 《天府新论》2014,(4):108-113
制度与行动关系是社会学制度研究的重要议题,社会学中的一般行动理论与实践行动理论分别构成了社会学早期制度研究和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微观社会学基础。社会学早期制度研究特别强调制度中的规范与价值观要素,制度通过个体人格系统对调节性规范或规则体系的内化来对行动发生作用,在制度与行动关系问题上,行动者遵循的是"话语理性"。相反,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将认知因素上升至核心地位,制度凭借制度环境中生成的合法性机制通过行动者的制度认知、意义建构对行动选择产生影响,在制度与行动的关系问题上行动者遵循的是"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贫困社会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在经典社会学研究中,恩格斯和齐美尔开启了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研究的大门.沿着恩格斯和齐美尔的思路,学者们从人文生态学、社会地理学、新城市社会学和空间不平等社会学展开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并进行了综合尝试,对当代西方城市贫困聚集区如内城区和贫民区的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对于研究我国目前的城市贫困空间聚集趋势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古典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中,就已经蕴含了对于社会行动及其意义的深切关注,而胡塞尔现象学则通过为哲学建立科学基础的尝试,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方法论的指导.在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启发下,人文科学中也开始出现现象学的思考,而舒茨关于日常生活实在的现象学分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现象学社会学有着远远早于舒茨的多重传统.而现象学社会学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是时代的必然,是学科知识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詹姆逊力图超越形式主义批评与社会学、历史学批评之间的静态对立,同时着力构建能够调和内部与外部、现在与历史的辩证批评.而形式与内容的适合是这种理想批评中的一个重要的衡量优秀文学作品的标杆,但詹姆逊提出的另外一些命题--无论是引发一系列问题的"内容的逻辑",还是值得詹姆逊本人进一步理论阐述的"形式的失败"及"文本的形式可以与内容保持一定距离"说一都使得该标准染有很大程度上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2.
韦伯的政治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后人多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认识他的政治理念.在韦伯的"政治社会学"中,他着重论述了统治的"正当性"或"合法性"问题,其中韦伯尤为重视法律与政治或统治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正当性"问题的探讨,韦伯揭示了现代"自由社会"中惟一的正当统治形式"法治"的特征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传统"形式"美学的研究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以西律中"的思维惯性,因此需在梳理原典的基础上建构传统"形式"观念的研究范式。作为"群经之首"、"三玄"之一的《周易》自是无法绕开的源头文本。由形而上与生命两角度分析,前者可探察"形式"生成的根本原因;后者则意在突破二元对立思维,探讨文学艺术形式的生发与目的,并以此归纳出《周易》"形式"观念:在"生生"循环之间,推崇善与美的统一。形上之"道"通过圣人运筹,将"物象"转化为"卦象",启益思想言行,以实现"形式"与"生命"的合一。最后,以画学为例,略论《周易》"形式"论对传统艺术"形式"美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炎 《河北学刊》2012,32(5):75-80
艺术的目的是要表达情感,而艺术的情感又不是抽象的概念和范畴所能够穷尽的,恰恰相反,具体的感性形式往往能够承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内容。于是,"形式"与"情感"便成为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从符号学的角度上看,"形式"与"情感"犹如"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但二者的关系又不是约定俗成的,而是建立在人生经验的基础之上。这种"准符号"的特点既为艺术作品的理解造成了多义性、模糊性的麻烦,又为艺术作品的欣赏提供了超越民族和地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从诗歌的情绪意蕴与形式的关系入手,分析《再别康桥》一诗的旋律特征和旋律发展,以此探析该诗在音乐性上的独特性,并简要分析该诗形式与意蕴实现完美统一的奥秘。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与悖论:空间、空间形式与空间叙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弗兰克提出空间形式论以来,学术界对这一理论就存在诸多的争议.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空间形式"一词本身的隐喻性,它很容易使人难以区分空间与空间形式两个概念,进而把空间的特征移加到空间形式上,把对空间的研究混同于对空间形式的研究.这样就导致在空间形式论与空间叙事学关系上的悖论性认识:空间形式既属于又不属于空间叙事学.  相似文献   

17.
张艳霞  李犁 《理论界》2010,(2):150-151
吴冠中和莫兰迪是中西绘画界运用灰色格调极高的艺术大师,本文就他们的油画作品进行分析,从色彩与形式的统一、色彩与意境的统一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寻求出二者的差异,并总结出二者的作品都融合了东方的艺术精神,做到了形式与意境的完美统一,再加之各自的灰色语言,创造了独特的"灰色美"。  相似文献   

18.
以关系嵌入说与社会资本论为主要理论传统的新经济社会学力图从关系理性视角出发,超越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理性与人类经济行为的认知,彰显关系网络对个体经济社会行动的意义。但由于它信守个人主义价值信念,其所强调的关系嵌入,本质上是一种形式嵌入,并未放弃对经济理性的承诺,不可能实现对政治经济学的超越。应从理论硬核、知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层面对新经济社会学进行范式反思。范式反思的目的,在于培养"范式自觉"意识,并以此推进中国自身经济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卢文超 《学术月刊》2023,(10):117-124
当代艺术创作越来越强调对社会的介入,其采用社会学方法探究社会学问题,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学转向。在此过程中,艺术家成为社会塑造者,变得越来越像社会学家;他们的作品形态转变成以项目和计划为主;他们依据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创作。尽管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明显,但艺术家的独特地位却无法被社会学家所取代,因为他们致力于探索观念与形式之间的契合。这给我们带来启示:艺术家可以广泛汲取社会学的观念资源,将此与自身对形式的精深把握相结合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20.
社会实践的本质是人类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为对象来满足自身需要,创造自己历史的感性历史活动。实践的形式有内容形式、时空形式和关系形式。实践有客观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统一,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能动的主体对象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相统一;超越性和社会历史性相统一;以及社会意义属性这四方面基本特征。实践还具有客观决定主观,主观适应客观并通过主体的能动作用来支配客观;社会实践力决定社会实践方式,社会实践方式决定实践的关系形式,实践的关系形式作为实践条件又反作用于实践;根本性实践决定其他实践,各种实践又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影响等多种规律。各种实践规律的综合构成历史的总规律或总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