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文化殖民主义为视角,分析从GATT到WTO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说明贸易自由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殖民主义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中国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应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以维护中国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2.
中国成为世界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与统计口径有极大的关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制造业大国及货物贸易大国在文化领域的自然延伸。衡量国际文化贸易大国的维度不应局限于统计层面的规模和体量,合理优化的国际文化贸易结构将直接决定“大国”的高度和水平。关注多元的国际文化贸易动因,客观把握中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以及贸易利益的获得更为重要。将中国由国际文化贸易大国建设成为文化经济强国,需要坚持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从文化制造向文化创造的供给能力转变,促进从文化产品主导向文化服务主导的结构转变,持续加强从传统文化行业向高新特文化行业的升级转型,全面实施以参与全球分工为基础的文化要素合作。  相似文献   

3.
将中国文化贸易细分为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服务贸易,基于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借助C-D生产函数分析固定资产、人力资源数量以及人力资本存量对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贸易主要是文化产品贸易,文化服务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文化贸易和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人力资本对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的贡献很大。要实现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升级应该增加对人力资本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综论(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怀亮  闫玉刚 《河北学刊》2005,25(6):113-119
随着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经济形态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文化经济对于提高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各国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当代国际文化贸易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从地域上看,当前国际文化贸易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性;从文化贸易的主体来看,大型跨国媒介集团垄断着当代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从贸易形式来看,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从法律规范的角度看,WTO成为规范当代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法律文件。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正处于起步阶段,大力发展国际文化贸易,对于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改变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等方面问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的格局没有改变,我国文化服务贸易仍存在较大逆差,文化"走出去"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本文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涵与现状进行了创新解读,提出"走出去"战略的本质是在继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使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转变以往吸收多而输出少的局面,形成双向、均衡交流和传播的新格局。与此同时,本文总结分析了"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模式和途径,将其概括为一种"政府扶持、企业运营、银企合作、利用和建设国际化流通渠道与传播平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模式。鉴于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发展的赶超型和后发型特点,本文强调在"十二五"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应当进一步创新有利于文化产业、文化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传播方式和公共政策,兼顾内需、外需两个市场,发展和完善各类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文化创新和资源整合,在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6.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综论(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怀亮  闫玉刚 《河北学刊》2006,26(1):108-115
随着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经济形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文化经济对于提高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各国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当代国际文化贸易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从地域上看,当前国际文化贸易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性;从文化贸易的主体来看,大型跨国媒介集团垄断着当代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从贸易形式来看,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从法律规范的角度看,WTO成为规范当代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法律文件。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正处于起步阶段,大力发展国际文化贸易,对于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改变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等方面问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要素禀赋、竞争力、技术等因素常常被用来诠释贸易发展的重要缘由,而文化作为影响经济、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作用一直没有被量化且被人们所忽视。利用毕达哥拉斯理论合成方法对中国与41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文化距离进行测度,然后以1992—2009年间中国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文化贸易数据为样本,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检验文化距离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流量产生影响,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文化产品的贸易流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与贸易对象国之间较大的文化距离会阻碍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8.
融入全球化潮流的中国文化,获得了与世界各民族文化平等地进行交流、对话的机会.中国人应能使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大学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镇,应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7,(5):93-102
文化产品生产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具备"目标受众数量最大化"倾向,其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具备需求导向;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规模巨大的国家可通过开放来促进全球资源生产包含该国文化元素的产品并向全世界销售,实现该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本文以电影产业为例论证上述观点,并指明政策启示。认为中国就是为数不多的具备大市场优势的国家之一。虽然通过出口来推动文化走出去是最终目标,但是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文化贸易"进口"来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更为现实的路径,也是达到最终目标的一个阶段。政府应当调整政策思路,从以保护文化产业为主转为以保护中国文化元素为主,通过扩大开放来促进全球文化产品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与上海世博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世博会是和平、友谊的文化盛会,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舞台.中国文化在其问大放异彩,上海世博会是中国文化的"嘉年华".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中国文化得以进行全面和各具特色的展示,外国展馆也力求注入"中国元素",中外合璧、相互交融,体现出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与和谐共生.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在上海世博会成为"亮点"和"看点",既源于对中国文化价值和作用认识的增强,也在于作为东道主的"地利",还由于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世博会在对经济、科技重视的同时也同样重视文化,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值得关注的"人文生态".中国文化在上海世博会的鲜亮登场,不应成为"一时之盛"而应成为"永恒之光",我们应该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在总结已有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让传统文化在城市未来发展中成为厚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的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具备了现实性和必要性.但是,当前中国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在国际化进程中尚存在过度符号化、边缘化、商业化和文化民族主义等诸多弊端.因此,从国家关系视角解读中国文化的国际化战略不仅可以有利于探索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而且有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从而使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为此,中国文化国际化必须制定几项战略原则,采取双向文本解读战略,遵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国际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甫 《理论界》2014,(2):48-5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面对中国的崛起,一些西方国家发出了不良言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新殖民主义论"、"中国傲慢论"等歪曲中国发展模式的论调甚嚣尘上,并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内容。打造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通过文化交流引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理解,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和平发展的中国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回顾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历程,理清了中国文化外交的成果,同时分析了中国文化外交发展中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未来中国必须评估文化外交战略资源,做好战略分层,充分运用中国文化资源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结合中国整体外交布局,构建系统的文化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在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生态状况影响。古代中国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方面优于古代希腊,形成典型的农耕文化,但是相对封闭。相比之下,在经济土壤、社会结构、国际条件等方面古代希腊却明显比古代中国优越,这大大有利于其开放型文化的形成。双方各具特性,各有优劣,从而成就了东西两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国际文化贸易格局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从三个方面透视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即国际贸易与国际文化贸易的对比、国际文化贸易的内部结构、发达国家的产业内文化贸易.在剖析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了当前国际文化贸易格局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就此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国际贸易问题提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日双方拥有广泛的文化贸易基础,但在当下中日文化贸易中,中国却处于逆差地位。通过对中、日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研究表明,中国文化贸易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是文化产品单一、文化人才缺乏、文化创作成本过高、文化政策支持不足。为扭转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弱的局面,我国应开发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产品,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构建完善的融资体系,加强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在全社会营造本土文化情感。  相似文献   

16.
李海亭 《兰州学刊》2008,(5):168-170,173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内容之一,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文化霸权,文化殖民主义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文化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在保持文化发展主权前提下,积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成果,实现中国文化创新发展,为人类文化发展贡献中华民族的新智慧。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利英 《天府新论》2010,(1):114-1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且蕴藏着深厚的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色就是改革开放,其开放战略的基础就是推广国际汉语,以语言推广带动文化传播;同时深化国内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利用高科技传媒手段,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提高中国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与中国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文化产业及文化价值观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化在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影响和挑战 ,并提出 ,正确认识文化发展的规律、真正进行文化创新、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积极实行文化送去主义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入WTO后搞好中国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文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经济主体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一种重要的无形资源,为参与国际贸易竞争主体提供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强劲的发展动力.为尽快摆脱文化贸易竞争力弱的局面,中国有必要挖掘文化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推进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充分利用商品贸易优势,构建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以体制创新积累竞争优势,加强政府在鼓励、支持、推动文化产品及文化企业走向世界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发挥人力资本优势,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与整合,从而使文化贸易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文化的含义,构成要素及其功能,以及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国际文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